張大人這話一出,酒桌上頓時安靜了下來,氣氛變得有些微妙。
幾位大臣都默默地放下了手中的酒杯,目光齊刷刷地投向了朱常洛。
朱常洛微微一笑,舉起酒杯一飲而盡,朗聲道:“張大人所言極是,‘隱忍’二字,本王謹記于心。不過……”他話鋒一轉,“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間,有所為有所不為。有些事,可以忍;有些事,忍無可忍!”
他這話擲地有聲,如同平地一聲驚雷,震得在場眾人心頭一顫。
“好!說得好!”一位大臣拍案叫絕,“殿下真乃性情中人!我等愿追隨殿下,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赴湯蹈火,在所不辭!”其余幾人也紛紛附和,一時間,群情激昂。
朱常洛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氣,看來,自己這番“真情流露”,效果還不錯。
他要的就是這種效果,在這個時代,光靠隱忍是不夠的,還得有血性,有擔當,才能真正贏得人心。
幾日后,早朝。
金鑾殿上,文武百官分列兩側,氣氛莊嚴肅穆。
萬歷皇帝高坐龍椅之上,卻顯得有些心不在焉。
朱常洛一身蟒袍玉帶,站在文臣隊列的前排,顯得格外引人注目。
他深吸一口氣,努力平復著內心的緊張。
這是他第一次正式上朝,也是他展示自己才華的絕佳機會。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太監尖細的聲音在大殿內回蕩。
“臣,皇長子朱常洛,有本啟奏!”朱常洛上前一步,朗聲說道。
此言一出,大殿內頓時一片嘩然。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朱常洛身上,有驚訝、有疑惑、有期待、也有幸災樂禍。
萬歷皇帝也微微抬起了眼皮,看了朱常洛一眼,淡淡地說道:“講。”
朱常洛清了清嗓子,開始闡述自己的改革方案。
他先是分析了大明當前面臨的種種問題,如土地兼并嚴重、賦稅不均、財政空虛、民不聊生等等。
“……這些問題,若是不及時解決,長此以往,大明江山,危矣!”朱常洛的聲音鏗鏘有力,擲地有聲。
“因此,臣以為,當務之急,是進行改革!臣這里有一份改革方案,請陛下過目!”說著,朱常洛從袖中掏出一份奏折,雙手呈上。
太監接過奏折,轉呈給了萬歷皇帝。
萬歷皇帝翻開奏折,粗略地瀏覽了一遍,眉頭微微皺起。
朱常洛的這份改革方案,內容十分詳盡,涉及到方方面面。
其中最核心的幾條,便是:
1.清丈土地,重新核定賦稅,打擊豪強兼并,增加財政收入;
2.推廣高產作物,如紅薯、玉米等,解決百姓溫飽問題;
3.設立“皇家科學院”,招募天下能工巧匠,研發新式武器、農具,提高生產力;
4.整頓軍隊,淘汰老弱病殘,加強訓練,提高戰斗力。
這些措施,若是能夠得到有效實施,大明朝的國力,必將得到極大的提升。
然而,改革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必然會觸動到某些人的利益。
果然,朱常洛的話音剛落,立刻就有人跳出來反對。
“皇長子殿下,您說的這些,都是紙上談兵!根本行不通!”
“是啊,清丈土地,談何容易?那些豪強地主,哪個不是手眼通天?豈會乖乖就范?”
“還有那什么‘皇家科學院’,簡直是聞所未聞!純粹是浪費錢財!”
“……”
跳出來反對的,大多是鄭貴妃一派的大臣。
他們自然不希望朱常洛的改革方案得到實施,因為這會損害到他們的利益。
面對這些人的質疑和攻擊,朱常洛并沒有慌亂。
他早就料到會有這樣的局面,心中早有準備。
“諸位大人,你們說的這些,本王都考慮到了。”朱常洛不慌不忙地說道,“清丈土地,確實會遇到阻力,但只要朝廷下定決心,嚴懲不貸,那些豪強地主,也翻不起什么大浪!”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至于‘皇家科學院’,諸位大人可能不太了解。這‘科學院’,可不是什么擺設,而是能夠實實在在提高生產力的地方。就拿紅薯來說吧,這東西產量極高,畝產可達數千斤!若是能夠在大明推廣開來,百姓何愁吃不飽飯?”
“畝產數千斤?這怎么可能?!”一位大臣驚呼道,“皇長子殿下,您莫不是在說笑吧?”
“本王豈會拿這種事情開玩笑?”朱常洛微微一笑,“諸位大人若是不信,可以派人去試驗一下嘛。事實勝于雄辯!”
朱常洛這話一出,那些原本還想反駁的大臣,頓時都啞口無言了。
畢竟,畝產數千斤,這實在是太誘人了!
若是真的能夠實現,那可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啊!
一直默不作聲的李尚書,此時也緩緩開口了:“皇長子殿下,您說的這個紅薯,老臣倒是略有耳聞。據說,這東西是從海外傳來的,確實產量極高。不過……”
他話鋒一轉,“不過,這東西對土壤和氣候的要求比較高,不是什么地方都能種植的。”
“李尚書所言極是。”朱常洛點了點頭,“所以,我們需要‘皇家科學院’來研究如何改良紅薯的種植技術,讓它能夠在更多的地區種植。”
他頓了頓,目光灼灼地看著李尚書,說道:“李尚書,您是朝中老臣,見多識廣,深謀遠慮。您覺得,本王的這個改革方案,可行嗎?”
李尚書捋了捋胡須,沉吟片刻,緩緩說道:“皇長子殿下的這份改革方案,雖然有些地方還不夠完善,但總體來說,還是很有見地的。若是能夠得到有效實施,對大明朝,確實是一件好事。”
他這話一出,大殿內的氣氛頓時又是一變。
要知道,李尚書可是朝中的中立派,一向不偏不倚。
他的話,很有分量。
連李尚書都這么說了,那說明,朱常洛的這份改革方案,確實有可取之處。
一些原本還搖擺不定的大臣,此時也開始動搖了。
朱常洛心中暗喜,看來,自己這番努力,沒有白費。
“陛下……”李尚書轉向萬歷皇帝,正要開口,突然一人厲聲打斷了他。
“慢著!”“慢著!”
尖銳的聲音劃破大殿微妙的平衡,鄭貴妃從側殿緩緩走出,鳳眼含煞,直逼朱常洛。
她身后,跟著一群噤若寒蟬的宮女太監,更襯得她氣勢逼人。
“李尚書,您可真是老糊涂了!”鄭貴妃冷笑一聲,語氣中帶著毫不掩飾的輕蔑,“皇長子年紀輕輕,懂什么國家大事?他這所謂的改革方案,不過是嘩眾取寵罷了!您可千萬別被他給蒙蔽了!”
李尚書眉頭微皺,卻并未動怒,只是淡淡地說道:“娘娘,老臣只是就事論事罷了。”
“就事論事?”鄭貴妃提高了音量,“我看你是老眼昏花!這改革方案,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胡鬧!清丈土地?這是要動搖國本!設立‘皇家科學院’?這是要勞民傷財!推廣什么紅薯?簡直是異想天開!”
她越說越激動,聲音也越來越尖銳,仿佛要把所有的不滿都發泄出來。
“諸位大臣!”鄭貴妃環視四周,厲聲說道,“你們可都是大明的棟梁之才,可不能被這黃口小兒給騙了!這改革方案,萬萬不能實施!否則,大明江山,危矣!”
她這話,明顯是想拉攏更多的大臣,站到她這邊來。
果然,她的話音剛落,立刻就有幾位大臣站了出來,附和道:“娘娘所言極是!這改革方案,確實不妥!”
“是啊,皇長子殿下還是太年輕了,考慮問題不夠周全。”
“這改革方案,萬萬不能實施啊!”
一時間,大殿內又是一片嘈雜。
鄭貴妃臉上露出一絲得意的笑容,她就是要讓朱常洛知道,在這朝堂之上,誰才是真正的主宰!
面對鄭貴妃的咄咄逼人和眾大臣的質疑,朱常洛卻顯得異常平靜。
他微微一笑,朗聲說道:“娘娘,諸位大人,你們的擔憂,本王都明白。但是,你們有沒有想過,如果大明朝繼續這樣下去,會是什么樣的結果?”
他頓了頓,語氣變得沉重起來:“土地兼并越來越嚴重,百姓流離失所,餓殍遍野;賦稅越來越重,百姓不堪重負,怨聲載道;財政越來越空虛,國庫入不敷出,捉襟見肘……長此以往,大明朝,還能支撐多久?”
他這話,如同重錘一般,敲打在每個人的心頭。
“本王知道,改革會觸動到一些人的利益,會遇到很多阻力。但是,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為了天下的黎民百姓,本王,義無反顧!”
朱常洛的聲音鏗鏘有力,擲地有聲。
他的眼神堅定而執著,仿佛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他前進的腳步。
“娘娘,諸位大人,你們口口聲聲說本王的改革方案是紙上談兵,是異想天開。那么,本王就拿出一些實際的東西,讓你們看看,本王的改革方案,到底是不是紙上談兵!”
說著,朱常洛從袖中掏出一疊厚厚的資料,遞給身邊的太監。
“這是本王從海外引進的紅薯、玉米等高產作物的種植方法,以及產量數據。你們可以看看,這些作物,是不是真的能夠解決百姓的溫飽問題。”
朱常洛一樣一樣地展示著,每一樣,都讓在場的大臣們震驚不已。
那些原本還質疑朱常洛的大臣,此時也都閉上了嘴巴。
他們不得不承認,朱常洛所說的,都是事實。
這些數據和例子,都是朱常洛憑借現代知識整理出來的。
在這個時代,沒有人比他更了解這些東西的價值。
一些原本還搖擺不定的大臣,此時也開始改變立場,站到了朱常洛這邊。
“皇長子殿下所言極是!這改革方案,確實可行!”
“是啊,這些數據和例子,都足以證明,皇長子殿下的改革方案,是利國利民的好事!”
“我等愿追隨殿下,推行改革!”
鄭貴妃看到這一幕,氣得臉色鐵青。
她萬萬沒有想到,朱常洛竟然能夠拿出這么多的證據來反駁她!
她精心策劃的拉攏行動,竟然就這樣失敗了!
“好!好!好!”鄭貴妃怒極反笑,“皇長子殿下,你真是好本事!不過,你別以為這樣就能讓本宮屈服!本宮告訴你,這改革方案,只要有本宮在,就休想實施!”
朱常洛微微一笑,說道:“娘娘,您這話,未免說得太早了吧?這改革方案,最終能否實施,還得看陛下的意思。”
他轉向萬歷皇帝,躬身說道:“陛下,臣的改革方案,雖然還有很多不足之處,但臣相信,只要不斷完善,一定能夠為大明朝帶來新的希望。臣懇請陛下,能夠給臣一個機會,讓臣為大明朝的未來,貢獻一份力量!”
萬歷皇帝看著朱常洛,眼神復雜。
他沉默了許久,才緩緩開口說道:“此事……容后再議吧。”
朱常洛心中雖然有些失望,但也知道,這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
畢竟,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他不能急于求成。
“臣等遵旨!”
“臣,謝陛下隆恩!”朱常洛向支持自己的大臣們拱了拱手,以示感謝,轉過身,目光掃過那些依舊面色陰沉的反對派,嘴角微微上揚:“諸位大人,咱們來日方長。”
說罷他拂袖而去,只留下金鑾殿上眾人神色各異,心思翻涌。
曾虎和曾豹緊隨朱常洛身后,護衛他離開了皇宮。
走出宮門的那一刻,朱常洛回頭望了一眼高聳的宮墻,眼神深邃而堅定,像極了一只回望戰場的孤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