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時代,三國鼎立。
啟國,滄國,陵國逐鹿中原,紛爭不斷,暗流涌動。
國與國之間的博弈是明面上的刀光劍影,國家內里,也是腐殖土下的暗涌——不是爭,是蛀。
遣妾一身安社稷,不知何處用將軍。
世道悲愴,不是陸元伶一人能影響的。
“維啟國永熙三年,歲在景寅,孟秋吉旦。皇帝制曰:
天地定位,邦家綏寧,必資柔嘉之助;人倫攸序,宮闈穆清,當備椒房之選。茲有滄國長公主,名諱謹遵舊典,其性溫婉,秉德恭良。昔滄啟構兵,黎元苦鋒鏑之擾;今公主遠來,愿化干戈為玉帛。跋涉山川,心誠可鑒;恪守禮儀,容止端凝。
朕嘉其明識大體,慕其淑慎之儀,特沛殊恩,冊封為“和妃”。賜居昭純宮寶光殿,欽哉。
爾其承休命,懋修內德,協(xié)睦六宮,以輔君德之不逮;宣和中外,永固邦交,以慰兆民之祈安。勿負朕望,欽此。”
徐公公宣讀完了詔書,陸元伶忙跪接了過來,指尖微顫,卻未敢讓帛書沾半分褶皺。
只見那單薄的身軀,緊緊地貼在地面上。
陸元伶攜合宮上下伏身叩首。
鬢邊金飾輕碰地磚,聲音卻分外冷冽。
只聽她聲線壓得極穩(wěn),只尾音帶了絲難察的澀:
“臣妾領旨,謝恩。”
芍藥要扶,她輕輕擺手,隨后直了直脊背。
縱是階下客,陸元伶也沒讓脊梁彎得難看。
三叩九拜過,轉身往內殿走去時,袖角擦過了殿柱。
這一切都被徐公公看在眼底。和妃陸元伶,是個得體的,只是末了才泄出半分倉促,到底是才十六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