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粒想制造一種能把人送上天的飛車,這種想法由來已久。因為只有人能在天上來去自由,就能保證戰爭無往不勝。他跟新婚的妻子素搬來了許多木頭,打算把這些木頭先解成木板,然后按圖索驥,打造能把人送上天的風車。雖然是新婚,看得出素從心眼里喜歡自己的丈夫,對于丈夫的一言一行她都表示無條件支持和極力配合,同時素又謹遵中國古代女人的優良傳統,男人們說話時女人絕不插言。所以當天外天大學的風教授田園和力教授何川來跟米粒討論有關怎樣把風學和力學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的理論時,素一句也不插言,只是坐在一邊,手支著下巴,瞪著兩只美麗的大眼睛靜聽。
素雖然出身名門,少年時代念過幾年私塾,身上保持著知識分子的那種素質和女人特有的嫻靜,但是比起這些名校出來的大牌教授們,素的內心里還是自愧弗如,她如饑似渴,從教授們的言談吐語中吸取知識營養,那些知識對素來說是非常新鮮和新奇,她從來都沒有接觸過風學和力學這些高深學問,意識里對風學和力學有一種非常強烈的求知欲望。
正在這時洞外突然有人高喊:髯翁來訪!
大家趕忙迎出洞外,只見髯翁帶兩個護衛,風塵仆仆,好像剛從訓練場下來。相互間作揖,互致問候,米粒和兩位教授把髯翁迎進洞中,大家坐在木墩上,素給髯翁獻上一杯熱茶,髯翁問道:你們洞里堆放這么多的木頭干啥?
風教授回答:米粒想做一種能把人送上天的風車。
髯翁說:我還正為此事而來。當年諸葛亮六出祁山伐魏,使用的一種運輸工具叫做“木牛流馬”,為解決當時的糧草運輸問題出了大力,可惜制造工藝已經失傳。每次打仗運輸糧草的兵馬占到全部參戰部隊的三分之一,只要你們三人能把那“木牛流馬”復制出來,將會極大地提高部隊的戰斗力。
力教授何川說:諸葛亮使用的正是力學的原理。原來我們人類只會背著東西朝前走,后來有人發明了扁擔,感覺用扁擔挑著東西走路比背著東西走路輕松。木轱轆車的發明是人類的一大進步,它的出現徹底地把人類從背扛肩挑這一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木轱轆車的發明是利用力學的原理把物體的重量由大地承受,人類只需要付出少量的力把車向前拉就行。馬拉車又前進了一大步……
髯翁聽不下去了,打斷了力教授的話頭:我問的是“木牛流馬”的制造方法,誰來聽你背書。
力教授回答:人類發展的過程可以歸結為一句話,就是逐漸地從簡單的體力勞動向復雜的機械化勞動過度。關于木牛流馬的制造工藝,我認為需要解決的問題只有一個,就是怎樣用力學的原理使木牛流馬動起來,在路上行走自如,為我們運輸戰爭物資……
髯翁有點不耐煩了,又一次打斷力教授的話:你能不能說簡單一點?用一句話說完?比如說,制造木牛流馬需要多少經費?
米粒插了言:髯帥,科學就是科學,來不得半點虛偽,這里邊有個原理問題,你把木牛流馬的原理還沒有弄清,何談制造?我們急也沒用,只有等力教授把木牛流馬的原理掌握了,我們才能申請經費。
髯翁終于聽明白了:我懂了,就是說這木牛流馬你們還不會制造。你們連地上走的東西都造不出來,何談制造天上飛的飛車!
風教授插話道:髯帥,我猜想您老人家可能是心太急,急于打敗蠻夷,收復疆土。但是,欲速則不達,我們現在必須冷靜,怎樣做對我們最有利?老實講東京之敗需要總結的經驗教訓太多了,我們只看到蠻夷強悍的一面,看不到他們長途跋涉,異地而戰,天時地利人和哪一樣都不占的劣勢。我們的失敗主要是失敗在主要領導誤判形勢,組織不當,用人失誤上。童貫、蔡京、張邦昌、郭藥師、徐秉哲這些漢奸賣國賊們哪一個不是曾經得到朝廷賞識的重臣?而那徽宗、欽宗皇帝關鍵時刻偏聽偏信……
素用手戳了戳米粒,米粒一看那髯翁早已呼呼大睡。風教授也停止了形勢演講,大家想把髯翁抬到床上,無奈髯翁身子太沉,幾個人用盡全力也抬不動。素只得拉來一條被子蓋在髯翁身上。米粒突然想起大家說了這么長時間的話,還沒有吃飯,吩咐素給大家做飯。素有些為難,說鍋太小,一鍋飯只夠兩個人吃,問米粒該怎么辦,米粒說不用怕,飯做好了先讓客人吃,咱倆最后吃。
誰知髯翁猛然間醒來,問米粒:我怎么睡著啦?
米粒回答:髯帥可能太累了。
髯翁揉揉眼睛,嘟囔著:我本來是請兩位教授到我那里吃飯的,馬車就在外邊停著,不知怎么搞的睡著了。走吧,不要做飯了,我今天設宴招待大家,田教授和何教授難得來我們莫宇一回,髯翁我也該盡一下地主之誼。于是大家一起出了洞,洞口果然停一輛馬車,那兩個衛兵正在馬車上打瞌睡。米粒把那兩個衛兵搖醒,大家坐到馬車上向兵營走去。
走著走著力教授發覺有點不對勁,感覺馬拉著車走路非常吃力,下了馬車觀察,果然發現了問題,原來車轱轆跟車軸一起轉,再仔細一瞧,車轱轆跟車軸在一起連著,馬拉著馬車向前走時,車軸在車兩邊的鐵槽里滾動,就是說,車轱轆本身不轉動,而是靠車軸的滾動來帶動車轱轆轉動,加大了馬車跟車軸的摩擦力。
這種馬車源于秦代最初設計,現在早已經被淘汰,卻不知髯翁出于何意,到現在還在使用這種最落后的運輸工具。
髯翁看出力教授正在研究他的馬車,問道:何教授是不是看我這輛車太破舊?這輛破車載著我南征北戰一千三百多年,還從來沒有出過什么毛病,現在人造的那種車軸不轉的車看起來輕巧,車轱轆容易出軸,上一次西夏兵敗就是吃了那種車的虧,我的戰車輪子跑掉了,害得我下了車步行,結果受了傷。回來以后馬上換了原來的舊車,這種車看起來笨點,卻結實耐用。
力教授說:髯帥,我幫你改造這輛車,保證讓車輪子不掉下來,還要讓馬拉著車感覺輕松。你這車太笨重,肯定跑不快,戰時容易貽誤戰機。
髯帥搖頭:不行,我身體太重,一般的車載不動我。
力教授說:這沒關系,我改造好了,你先試試,如果不行,再改過來。
風教授插言道:咱干脆幫髯帥重新造一輛車得了,那輛舊車說不定以后還有用。
米粒說:正好我那山洞里有許多木頭,我的飛車研究可以向后推,先幫髯帥把馬車造好再研究飛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