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仙姑祖籍浙江附近農村,臨安城破后回到故居,鄉親們都不認識她,日子過得拮據。不過老嫗一輩子闖蕩江湖,總有一些看家本領,首先會算卦,還會用一些偏方驗方治療疑難雜癥。一開始沒人相信,感覺這個老嫗不會有什么真本領。那天突然有人在大街上暈倒,何仙姑撥開眾人拿出一包銀針,選擇穴位為暈倒之人扎針,一會兒那人醒來了,周圍的人嘖嘖稱奇。
那個暈倒之人也是一個老者,家道殷實,家里老婆兒孫都有。老人的兒子看何仙姑救活了他爹,自然感激不盡,當下把何仙姑請到家里,盛情款待,何仙姑吃飽喝足之后,收取了主家一小部分酬銀,她言道初來乍到,目前在土地廟里寄宿,生活沒有著落,要不然不會收取酬銀。
被救活的老者為人和善,收留何仙姑住在他家。豈料何仙姑堅持要走,她言道人要知足:“你們對我已經很好,我不能成為你家的累贅。”
何仙姑依然住在土地廟,不過生意漸漸有了起色,算卦的形式多種多樣,并不全是預卜未來,結婚合日子,宅院看風水,下葬選墓地,甚至出行、動土、祭祀都要選擇吉日良辰,那不容易,必須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不能出現偏差。所以占卜學也是一門科學,切不可滿不在意。
土地也是神仙界最小的官,跟灶君平級,嚴格說起來何仙姑也是神,這些神仙雖然不被重視,但是卻夯實了神仙界的根基。“九層之臺、始于壘土。”任何宏偉建筑都是由并不起眼的黃土堆積,可以這么說,大神們的蓮座是由灶君、土地以及何仙姑那些小神的肩膀支撐。
土地也是一個善良的老頭,常常收留那些無家可歸的窮人,對于何仙姑的到來土地老人未置可否,說不上喜歡不喜歡,可是憑感覺土地老人意識到,何仙姑行為做事與眾不同,骨子里有一種仙氣,土地老人不敢有任何不切實際的想法,只是感覺到跟何仙姑在一起有些亢奮,有時何仙姑晚上沒有回來居住就感覺失落。
那天何仙姑回來很晚,給土地老人帶回一些吃食,其中還有大肉,這些小神經常饑一頓飽一頓,一般不忌口,有啥吃啥,沒有人監督他們的行為。土地老人看見大肉片子兩眼放光,敞開肚皮大嚼大咽,吃完后打了個飽嗝,這才問道:“哪來的?”
何仙姑把救助一個老人的過程說了一遍。土地豎起大拇指嗟嘆:“你今天救助的那個人叫做郭善人,郭善人在咱們這一帶很有名氣,我常常跟上灶君去郭善人家里蹭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我看你心慈面善,會有貴人幫助。”
何仙姑吭哧一笑,調侃道:“土地同志你也把人活精了,知道恭維巴結就能沾光,可是咱們都是一些名不見經傳的小神,有時吃一點好的互相惦記就行。”
土地正色道:“非也,你知道閻王為什么能當玉皇大帝?關鍵是處事公平,不貪不腐,受到了神仙界的一致好評,我們這些小神只要潛心修煉,說不定哪一天也能飛黃騰達。”
何仙姑摸摸土地的額頭,體溫正常。于是有點惺惺相惜:“你老人家不要大白天說夢話,咱們這些小神就是做得再好也不會引起那些大領導的注意。不過我也相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行為做事必須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花喜鵲飛來,落在土地廟對面的樹上,嘰嘰喳喳討論了許久,可能打算搭建新房。土地和何仙姑并排站在一起,對喜鵲夫婦表示祝賀,并且說:“歡迎你們做鄰居。”
喜鵲姑娘有點羞澀,說:“我們剛認識不久,還沒有確立戀愛關系。”
何仙姑立刻表示:“有緣千里來相會,老嫗看你倆有緣分。如果不介意的話,我倆愿為你們證婚。”
喜鵲小伙繞著大樹飛了三圈,然后大聲唱歌:“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
當晚,喜鵲夫妻相擁而眠,聽得見風在竊笑。
南方的風帶著血腥,戰爭依然在繼續。沒有人在意喜鵲夫妻喜結連理,沒有人關心奈何橋上的守望,昨天剛剛送走一個命歸黃泉的老人,今早茅草屋內又傳來嬰兒降生時的哭聲,妻子為丈夫穿上鎧甲,將軍們的馬蹄聲刺破黎明前的寂靜,相濡以沫的老夫妻站在村前的歪脖樹下守望,田野里播種歲月的全是一些女人,丁夫們一生下來就注定要去打仗。君王的野心無休止地膨脹,累累白骨堆積成皇帝的寶座。
何仙姑依舊去擺卦攤,為凡夫俗子排憂解難,大家懷揣一點渺茫的希望,期盼遠征的親人歸來,結果等來的,幾乎全是噩耗,只有少數失去戰斗力的傷殘者互相攙扶著回歸故里,即使那樣也比馬革裹尸強許多,傷殘者最起碼能夠在父母床前行孝,能夠跟妻子溫存。女人們幾乎沒有選擇,撂荒的土地需要耕耘,一群光屁股孩子在田間戲耍,沒有人關心他們的命運,他們被稱作蟻族,跟螞蟻一樣卑微,不知道什么叫做尊嚴,從出生到死亡都默默無聞。
他們也有思想,最大的奢望就是夫耕女織,在茅屋內燃起煙火,互相恩愛度過一生,他們相信神仙相信命運,常常找何仙姑算卦,預卜未來,甚至生兒育女都要預測,他們非常善良,根本不去思考人為什么要互相殘殺,當然也不去質疑統治者的行為,所有的說教都圍繞一個主題展開,那就是對君王要絕對忠誠。
何仙姑的工作越來越忙,大多數善男信女都來何仙姑那里尋找精神支撐,有時,何仙姑的預測非常準確,因為所有的事物都有一定的規律,何仙姑總是盡量給人們以祝福,大家從何仙姑那里得到了希望,增加了生活的信心。
一連幾天不見何仙姑擺攤,人們心下生疑,去土地廟尋找。只見何仙姑睡著了,土地守候在何仙姑身旁,沒有悲戚沒有憂傷。土地說得平靜:何仙姑升職了,擔任了更重要的工作。
人們集資在村子旁邊修了一座仙姑庵,仙姑庵香煙裊裊,香火不斷,人們去仙姑庵抽簽拜佛,祈禱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