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眾生平等與人人平等
書名: 西游之我是沙和尚作者名: 愛作夢的懶蟲本章字數: 2039字更新時間: 2025-03-31 12:01:00
“竊取后人智慧罷了,當不得如此稱贊?!苯窊u頭,不愿搶后人之功。
“河神過謙了。”
金蟬子只當姜宸謙虛,淡泊名利,沒把他的話當真。旋即,就見他雙手合十,誠懇的請求道:
“敢問河神,此物能傳入大漢否?我大漢億兆黎民,也需此物解渡苦難?!?
金蟬子果真慈悲,知曉這機器的作用后,第一反應就是將其傳入大漢,以方便億兆黎民。
然而,他想的挺美,可姜宸卻給他潑了一盆冷水:“沒用的,此物就是傳入大漢,也沒幾個人能用得起?!?
“催動此物全靠靈石,可靈石何其珍貴,自己修行都不一定舍得用,何況是拿去催動機器?!?
“而與之相比,人力就低廉許多了,近乎沒有成本?!?
“所以,就算將這機器傳入大漢又如何,你能指望那些世家大族放棄使用低廉的人力,改用消耗靈石的機器?”
“不是所有的地方,都如我流沙國一般不缺靈石?!?
很現實的問題,大漢人口太多,以至于人力不值錢。
可靈石不一樣,人口多就意味著修士多。而修士一多,靈石就變得供不應求,自然越來越珍貴。
放著低廉的人力不用,改用珍貴的靈石,那不是有錢燒的。
“這……”
金蟬子聞言,愣在了原地,這點他確實沒有想到。
“佛說眾生平等,可現實是,連簡單的人人平等都做不到,何況蕓蕓眾生?!?
“法師,一步步來吧,先做到人人平等,讓所有人都能挺胸抬頭的活著,之后再談眾生平等。”
“佛祖所在的境界,離我們太遠。他眼中是眾生,然我等眼界狹小,眼中只有天下黎民?!?
走到金蟬子身邊,拍了拍他的肩膀,姜宸說道。西牛賀州為何妖魔橫行,根子就在眾生平等上。
一切有情生靈,皆為眾生。也就是說,在佛祖眼中,人是眾生,牲畜是眾生,妖魔也是眾生。既然都是眾生,那便沒有區別。
人可以吃牲畜,妖魔自然也可以吃人,都是在苦海中爭渡,有何不同?
所以,佛門放任妖魔肆虐,任由他們把西牛賀州搞得烏煙瘴氣,民不聊生。
可又因佛門講究緣法,你信我,便與我有了緣。是故,在信徒面對妖魔的威脅時,佛門還是會出手庇護一二的。
但是,這個庇護是有限的。
倘若出手的妖魔也是佛徒,那完蛋了。有緣者只能渡,不能殺。所以佛門并不會將其擊殺,而是抓起來關上一陣子,然后再放出來。
如此,便陷入了惡性循環。
妖魔因吃人被抓,后放出,再因吃人被抓,然后再放出,再再因吃人被抓……
在此過程中,佛徒只會看到每次有妖魔到來,佛門都會派人將其鎮壓,救他們于危難之際,信仰自然愈發的堅定。
對于這等手段,姜宸自然是看不上的。還是道門好,直抒心意,不分眾生,只分善惡。
管你是人是妖是鬼是仙是神,只要為惡,那就該殺。
姜宸和金蟬子說這些,就是要告訴他,佛門這套在大漢是行不通的,你就是去西天取回真經,也是沒用。
你擱大漢玩眾生平等這一套,說他們與禽獸牲畜是一樣的。你看諸子百家的傳人干不干你,傳教就傳教,怎么還罵人?
佛門想要在大漢傳教,眾生平等這套一定要改,最少也要改成人人平等,不然沒人認這套。
因此,這西天的經不取也罷,反正取了也沒用。還不如結合自己的經歷與見聞,編寫一部契合本土理念的佛經,這樣才有受眾,佛道才能大興。
這可不是姜宸胡說,后世佛道能大興,全是吸取了儒道兩教的理念,完全本土化的緣故,否則早就被淘汰了。
姜宸直接把后世佛門的先進經驗告訴金蟬子,真的是對他仁至義盡了,他要是不聽,那只能說,佛道大興之機未至,活該他受十世輪回之苦。
“人人平等!”
“對,河神說的對,路要一步步的走,飯要一口口的吃。連人人平等都做不到,談何眾生平等?!?
金蟬子得姜宸點撥,眼睛越來越亮,似有無數靈感在腦海中爭相涌現,催促他寫一本東土佛經。
他有此離經叛道的想法并不奇怪,只能說本性如此。莫要忘了,金蟬子可是因輕慢佛法之罪,這才被貶下凡間的。
何為輕慢?看不起是也。
身為佛祖的弟子,卻看不起佛法,這是何等的離經叛道。也難怪佛祖一點師徒情義也不講,直接將他貶下凡間,受那十世輪回之苦。
看不起如來所傳的佛法,那說明金蟬子有更好的。
姜宸所言,只是激發了他前世的執念,要將心中的佛法寫出,以證明他是對的,佛祖是錯的。
“西天還是要去的,不取得真經,如何能完善我的佛經,畢竟我對佛法的領悟還不夠高深,要編寫佛經,需得真經之助才行?!?
冷靜下來后,金蟬子說道。雖然他西行的決心仍然未改,但目的已經變了,不再視真經為唯一,而是拿來做參考,編寫自己的佛經。
這變化不知是好是壞,但姜宸知道,他往后再教導百姓時,一定會更加用心。欲求人人平等,需先身體力行,為世人作表率!
“操縱機器之法我已傳下,靈石我也已經備好。現封法師為護國法師,代我教化國民。”
閑話聊的差不多了,姜宸說起了正事,督促金蟬子盡快行動起來,教人使用這些機器,以之耕地挖渠。
另外,因金蟬子是外國人,為方便他行事,姜宸還給他封了個護國法師的名號。
畢竟已經建國了,不能再像之前那般胡來,該有的規矩還是立起來比較好。
“是!”
金蟬子道了聲佛號,便離開了。他不排斥姜宸的安排,因為只有與人交流,他才能解剖人性,知世人所求,完善自己的佛經。
“耕田挖渠可以用金蟬子,但傳法這種事,一定得我親自來?!?
金蟬子走后,姜宸回到神廟,盯著自己的神像,開始思考要傳給信徒什么功法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