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五節 社會公平保障體系的構成

為了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必須完善基本公共教育、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基本住房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務體系,以及社會救助、社會保險和社會福利等社會保障制度。

一、基本公共服務體系

基本公共服務通常是指由政府主導提供,滿足全體公民基本需求的公共服務。1 完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的目標是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2,其核心是促進機會均等,重點是保障人民群眾得到基本公共服務的機會,而不是簡單的平均化。享有基本公共服務是公民的基本權利,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務是政府的重要職責。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題中應有之義,對于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增強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的獲得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國家“‘十三五’基本公共服務清單”包括公共教育、勞動就業創業、社會保險、醫療衛生、社會服務、住房保障、公共文化體育、殘疾人服務等8個領域的81個項目。在這8個領域中,公共教育、勞動就業創業、社會保險、醫療衛生和住房保障對人民生活的影響較大,本節將著重評估公共教育、醫療衛生、住房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務體系的公平正義性,分析造成這些體系不公平、不正義的原因,探討構建公平正義的公共教育、醫療衛生以及住房保障的路徑,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同時,本書還將基于公平正義綜合指數,對國際基本公共服務體系的公平正義程度進行比較,考察國際基本公共服務體系的演進、模式與經驗。最后,本書借鑒國際社會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改革與發展的經驗,結合中國的具體國情,提出我國未來完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基本原則、總體思路、戰略構想、戰略重點、約束條件和實施路徑。

二、社會保障制度

社會保障是為公民基本生活提供經濟保障的制度安排。我國社會保障制度主要由社會救助3、社會保險4、社會福利5、優撫安置6等組成。

在我國的社會保障體系中,社會保險制度居于核心地位。在社會保險制度中,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覆蓋的人群最廣,籌資規模最大,與大多數人的生活關系最為密切,公眾對其公平性的訴求最為強烈。此外,社會救助是國家和社會對依靠自身能力難以維持基本生活的公民提供的物質幫助與服務,是實現底線保障和維護公平正義的基礎性制度安排。因此,本書將著重評估養老保險體系、醫療保險體系以及社會救助體系的公平正義性,探討構建公平正義的養老保險體系、醫療保險體系以及社會救助體系的路徑,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同時,本書還將基于公平正義綜合指數,對國際社會保障制度的公平正義程度進行比較,考察國際社會保障制度的演進、模式與經驗。最后,本書將借鑒國際社會保障制度改革與發展的經驗,結合我國的具體國情,提出我國未來完善社會保障制度、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基本原則、總體思路、戰略構想、戰略重點、約束條件和實施路徑。

本章參考文獻

[1] 巴爾.福利國家經濟學[M].鄭秉文,穆懷中,譯.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3.

[2] 布坎南.自由、市場與國家[M].吳良健,桑伍,曾獲,譯.北京:北京經濟學院出版社,1988.

[3] 程立顯.論社會和諧與公平正義[J].江蘇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3):1-5.

[4] 郭于華.社會生態自救與重建之道[J].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12(36):51-57.

[5] 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M].鄧正來,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7.

[6] 康德.實踐理性批判[M].關文運,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60.

[7] 羅爾斯.正義論[M].何懷宏,何包鋼,廖申白,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

[8] 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9] 諾齊克.無政府、國家和烏托邦[M].姚大志,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10] 桑德爾.自由主義與正義的局限[M].萬俊人,等,譯.北京:譯林出版社,2001.

[11] 森.貧困與饑荒[M].王宇,王文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

[12] 森.正義的理念[M].王磊,李航,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

[13] 孫立平.公平正義的實現必須基于法治[J].北京日報,2014-3-24(17).

[14] 孫祁祥.市場經濟與競爭機會的平等[J].經濟研究,1993(8):53-57,76.

[15] 王建勛.“積極自由(權利)”的迷思[J].交大法學,2013(2):78-79.

[16] 亞里士多德.尼各馬可倫理學[M].王旭鳳,陳曉旭,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

[17] 亞里士多德.雅典政制[M].日知,力野,林志純,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59.

[18] 亞里士多德.政治學[M].吳壽彭,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65.

[19] 趙進斌.全面深化改革與公平正義的制度建設[ EB/OL].( 2015-10-19) [ 2019-09-20].http://www.aisixiang.com/data/92999.html

1 基本公共服務一般包括保障基本民生需求的教育、就業、社會保障、醫療衛生、計劃生育、住房保障、文化體育等領域的公共服務,廣義上還包括與人民生活環境緊密關聯的交通、通信、公用設施、環境保護等領域的公共服務,以及保障安全需要的公共安全、消費安全和國防安全等領域的公共服務。

2 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是指全體公民都能公平可及地獲得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務。

3 社會救助是指國家和社會對由于各種原因而陷入生存困境的公民給予財物接濟和生活扶助、以保障其最低生活需要的制度。社會救助作為社會保障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其目標主要是反貧困與緩解生活困難。我國社會救助主要包括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醫療救助、臨時救助、農村五保戶社會救濟等。

4 社會保險是一種為喪失勞動能力、暫時失去勞動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損失的人提供收入或補償的一種社會和經濟制度。社會保險計劃通常由政府執行,強制某一群體將其收入的一部分作為社會保險稅(費)形成社會保險基金,在滿足一定條件的情況下,被保險人可從基金獲得固定的收入或損失的補償,其目標是保證物質及勞動力的再生產和社會的穩定。社會保險的主要項目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以及長期護理保險。在我國,社會保險是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整個社會保障體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5 社會福利是指國家依法為所有公民提供旨在保證一定生活水平和盡可能提高生活質量的資金及服務的社會保障制度。在實踐中,主要為生活能力較弱的兒童、老人、殘障人士、精神病人等提供社會照顧和社會服務。

6 優撫安置是指國家對從事特殊工作者及其家屬,如軍人及其親屬予以優待、撫恤、安置的一項社會保障制度。在我國,優撫安置的對象主要是烈軍屬、復員退伍軍人、殘疾軍人及其家屬;優撫安置的內容主要包括提供撫恤金、優待金、補助金,創辦軍人療養院、光榮院,安置復員退伍軍人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梓潼县| 汾阳市| 出国| 滨海县| 广河县| 齐齐哈尔市| 徐州市| 江津市| 延庆县| 安丘市| 稻城县| 奇台县| 铜陵市| 长武县| 紫阳县| 九龙城区| 玉田县| 泰州市| 襄汾县| 古田县| 闽清县| 新干县| 乌拉特后旗| 泰兴市| 广宗县| 都江堰市| 芦山县| 潮安县| 太仓市| 九江市| 新乐市| 赫章县| 中山市| 辉县市| 台东市| 海阳市| 六枝特区| 长葛市| 门头沟区| 潮安县| 墨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