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編者前言

一千多年前,玄奘法師曾遙望過一片名叫“印度”的土地,并立誓西行求法;一千多年后,這本書或許會引起你我對那片土地的再次遙望。

印度與中國同屬文明古國,印度河、恒河像黃河、長江一樣,滋養了源遠流長的燦爛文明。盡管中國和印度遠隔重山,但溝通的熱望卻讓兩大文明之間交往不絕,商人、僧侶和使者的萬里行走促進了物品、信仰和技術的遠距離傳播,進而豐富了彼此的物質和精神生活。印度文化曾經如此深刻地影響了華夏大地,例如,“世界”“智慧”“平等”,這些早已融入漢語的詞匯便來自喜馬拉雅山那邊的哲思,可以說,顯示著兩大文明的心心相印。

近代以來,中印兩國又遭遇了相似的命運,先是淪為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半殖民地或殖民地;后又掀起波瀾壯闊的民族解放運動,再度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發展,成為中印兩國共同面對的問題。我國經過曲折探索,堅持改革開放,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奇跡。印度也不斷尋求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其成果亦可圈可點。兩個文明古國的崛起吸引了世界的眼光,“龍象之爭”也一時成為人們討論的熱點。

觀彼可知己,鑒往以知來,作為中國最重要的鄰國之一,印度的發展歷程能給我們提供諸多的借鑒和啟發。王紅生教授的這一本《印度會崛起嗎?》就以歷史學的思維,為我們厘清印度發展諸方面的源流脈絡,如清光之鏡,其輝光也能明朗我們的思考空間。

王紅生教授是北京大學歷史學系資深教授,他先后就讀于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和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廣受東西學術之滋養,又兼具歷史學和社會學背景,并且,他還曾在印度進行田野工作,是少數能將書齋里的學問和腳踏實地的調查結合起來的歷史學者。

王紅生教授專研印度問題40多年,而這40多年,也正是中印兩國進入發展快車道的時期,可以說他既是研究者,也是目睹者,他的思考始終與時代同頻共振。

40多年的所聞所見、所思所想,凝結為琳瑯珠玉,串起珠玉,便有了這本書。本書收錄了王紅生教授學術生涯中的代表性論文15篇,編者將其厘為四個篇章:“從土地出發”聚焦于印度的農業和農村;“精英與大眾”反思印度發展的主體;“民族之重構”關注多民族國家的整合;“發展之探索”則細察印度經濟、社會諸方面的變化歷程。四個篇章如四根柱石,有助于我們構建對現當代印度的宏觀印象,而“印度會崛起嗎”這個疑問,也當在閱讀之后,引發我們的思考。

因王紅生教授的諸篇文章是在各個時期陸續成文,故本書也有了年輪般的意義,從中我們可以見到一個國家的崛起和一位學者的思考是如何在時空間互動。而這些思考的理論生命力將在更遼遠處依然蓬勃。

印度,玄奘以為即梵文“月”之音譯,并稱這片土地“圣賢繼軌,導凡御物,如月照臨”。而文明起伏,亦如月之陰晴,中印文明皆歷數千載之演進,雖曾有衰微,終必復振。那么,站在中華民族復興的歷史節點上,觀照另一個文明的演進,便有了別樣的意義。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伦市| 柞水县| 永年县| 汨罗市| 白玉县| 涿州市| 靖远县| 汕尾市| 宜川县| 九寨沟县| 四会市| 萝北县| 巫溪县| 拜泉县| 彭泽县| 日土县| 两当县| 江山市| 安仁县| 波密县| 攀枝花市| 筠连县| 肃北| 诏安县| 遵义市| 巫山县| 林州市| 沾益县| 田东县| 名山县| 徐闻县| 曲阜市| 平度市| 门源| 西峡县| 景德镇市| 霍林郭勒市| 卢湾区| 鹤庆县| 阳曲县| 屯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