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節
攝影藝術和攝影題材
攝影發展到現在,題材類別較多,攝影藝術和攝影題材的關系可分為以下三類。
第一類,攝影題材不適合用攝影藝術的形式出現。如科學研究類、自然考察類、測量類、證據留取類、新聞報道類等攝影作品的關鍵在于真實,基本不考慮攝影藝術的表達技巧,有時還要盡可能回避藝術性,因為這類攝影不能模糊不清,不能夸張,不能變形,不能隨意進行后期處理,不能片面,更不能造假。
第二類,攝影題材可以運用攝影藝術的技巧,也可以不具備攝影藝術效果,如人像類、靜物類、建筑類、工業類、農業類、社會紀實類、商業類等。在這些領域如果是因為工作或生活的需要而拍攝,可以不具有藝術性;但如果有意識地運用了攝影美學技法,上述門類的攝影作品也可能具備藝術效果。以人像類作品為例,在照相館拍的證件照,就是一個簡單的人像拍攝,拍攝者只是出于工作需要,因此這張證件照不具有藝術性;但通過一些攝影美學技法,如運用特定的光線、選擇特別的角度、展現出人物特殊的神情和姿態,就屬于人像攝影藝術作品,如加拿大攝影家卡什的人像攝影作品就屬于人像攝影藝術作品,是公認的國際攝影藝術的經典之作。
下面請看一幅建筑類的攝影作品《北海畫中畫》(如圖1-9所示)。

圖1-9 北海畫中畫
此作品攝于北京北海公園,畫面前景是五龍亭的局部,主體是白塔,二者都屬于建筑物。由于作品采用了框式構圖,還利用了燈光效果,并在取景構圖時避免了雜亂物體的干擾,于是作品就具有藝術效果。而商品住宅推銷廣告上的照片雖然也是建筑物,但只是直白地再現,就不屬于攝影藝術作品了。
第三類,攝影題材必須應用攝影藝術技巧,風光類攝影就是如此。風光攝影大都是為了展現美的意境,故大多采用攝影美學技法拍攝,屬于藝術作品。如本章的章首圖片《波羅的海風光》就屬于此類。
再請看風光攝影藝術作品《晨曲》(如圖1-10所示)。

圖1-10 晨曲
本作品攝于瑞典的斯德哥爾摩峽灣,清早的晨光將樹梢照亮,從“海盜號”游輪的頂層向岸邊望去,一幢幢小別墅隱藏在樹影之中,而這一處水邊的白色小屋特別引人注目。樹林與白色小屋形成關系美,在光影效果的配合下,呈現出獨特的美感。此作品中,光影的運用起了重要作用。作品特殊的地點、特殊的光影,使其具有特殊的美感。
藝術是人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攝影藝術是藝術的一個分支,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也具有重要作用和意義。正如美學家王令中所說:原始社會的神話時代,封建社會的宗教時代,現代社會的科學時代,都不能替代藝術,藝術是人類真正的精神補償,是人們精神的最好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