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我覺得母后你更適合當大明的陛下,我爹他不行!
書名: 崇禎五年:開局就喊大明要亡了作者名: 太子何故造反本章字數: 2322字更新時間: 2025-03-10 06:20:54
象征性地打了幾下屁股,朱慈烺看到他爹不打了。
也是道:“不打了?不打了,那我穿上褲子了!”
才剛剛提上褲子沒過一兩秒。
只見他爹便道:“你確定你的這些話,都不是別人教的?”
朱由檢只是想確認一下。
別到頭來,給他白高興。
朱慈烺也是道:“這些全都出自兒臣一人,與他人無關。”
然而朱由檢的心里還是有點打鼓。
便給朱慈烺扶正了,站著,雙手夾著朱慈烺的手臂,一臉認真地問道:“那你為何知道那么多的東西?”
朱慈烺知道不拉個墊背的,是不行了。
也是道:“這道理,都是我想的,可知識嘛,都是王承恩教的。”
朱由檢當下便也不再懷疑了。
只是道:“我要好好地賞賜賞賜王承恩這人。”
其實現在朱由檢跟王承恩,也并非是很熟。
只是因為朱由檢要重用曹化淳,而王承恩又是曹化淳手底下的太監。
恰好,朱慈烺一歲過后,就喜歡到處亂跑。
宮里幾乎每一個角落,都被他去過了。
為了能有一個人看著朱慈烺,別搞丟了,這才從曹化淳那里要來了為人看著忠直的王承恩。
然后讓王承恩去專門盯著對方而已。
而且說起來……
朱慈烺特別喜歡去看《永樂大典》。
那里面什么都有,經、史、子、集,乃至于天文地理、陰陽醫術、占卜、釋藏道經、戲劇、工藝、農藝都有。
所以真讓對方學到點什么,也并不奇怪。
可即便是看《永樂大典》,也需要一個引路人。
王承恩作為常常跟在太子身邊的人,那充當這個引路人,也再合適不過了。
什么‘斷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
像是這樣的話,應該便是從王承恩的口中學來的吧?
因此……
說不定太子還跟王承恩討論過貪腐這樣的事。
只是沒成想,王承恩的年紀,跟他的年紀,也差不多大,卻能有這等見識,能把太子給教得這么好。
朱由檢原本還打算,再讓朱慈烺再玩個一年,就給他找一些名師。
日夜陪著對方讀書。
現如今看來……
好像都不太需要了。
又或者說……
如果能給對方再去找一些名師的話,那他說不定會變得更加地聰明。
對!
接下來必須得好好地給對方物色一些名師了。
然而……
如今這朝中,又有誰能成為太子的老師?
看他爹想事情,想出了神,朱慈烺也是趕緊把他爹給拉回現實,道:“爹,這第一道題,我回答完了。”
“第二道題,我想了想,恢復疆土,就別想了,因為你連一支聽你話的軍隊都沒有,那與建虜打起來之時,必然是陽奉陰違。”
“這樣的仗,是絕對不會打贏的。”
頓了頓后,朱慈烺又接著道:“更別說如今軍隊的貪腐之風,也十分嚴重,不先解決這些問題,這仗永遠都不可能打贏。”
朱由檢也是道:“那你說,接下來應當怎么辦?”
朱慈烺便道:“先把孔有德勸降了再說。”
……
事情終于是回歸到了根本。
可讓朱由檢猶豫的是,你讓別的人去勸降孔有德也就算了。
你讓太子,一個才堪堪四歲的小孩子,去勸降孔有德。
要知道……
朱慈烺長這么大,可從來都沒有出過宮去。
現如今你讓他同意朱慈烺不但出宮,而且是去到離大明皇宮至少一千二百余里的登萊之地,去勸降一個叛軍。
這下朱由檢,卻覺得怎么想,都有點不靠譜。
萬一路上出現了意外怎么辦?
還有……
太子是怎么親自勸降?
要到陣前么?
萬一讓敵人使詐,把太子都給抓了怎么辦?
要知道朱慈烺的身份可是太子,要是讓叛軍給抓了,那就是動搖國本的大事。
然后……
朱由檢便道:“烺兒你親自去勸降,這會不會太冒險了點?”
“而且……你此前可是連皇宮的宮門,都沒有出去過。”
“你可知山東在什么地方?”
“即便是坐馬車,沒有一個月的時間,都不可能去得到。”
周氏也看著朱慈烺,實在不敢想,這樣的事情,是怎么發生在自己面前的。
因為這樣的事,不管怎么想,都會覺得很荒謬。
朱慈烺便看了他母后一眼,然后道:“每個人,都會有第一次。兒臣又不是三歲小孩了,兒臣已經四歲了!足以應對任何的困難。而且……爹跟母后你們若是不放心的話,可以讓王承恩跟著。”
朱由檢也是難得冷靜地回道:“可孔有德憑什么一定要向你投降?他難道不能在山東割據?你又要如何說服他?”
朱慈烺便道:“山東自古以來,就沒什么險隘的關口,誰都能去攻打它,典型的四面漏風。”
“要割據,要選關中陜西。再不濟,還可以選巴蜀。”
“我四歲小孩子都知道,孔有德怎么可能不知道?”
“不過確實!如果朝廷無能,派出的軍隊讓孔有德輕視,甚至覺得朝廷的軍隊只不過是一群土雞瓦狗。”
“那孔有德一定不會投降,甚至,還會在山東慢慢地做大做強后,再兵鋒直指京師。”
“只不過……孔有德不會有那一天。”
朱由檢:“為何?”
朱慈烺:“民心啊!試想想,山東百姓根本不待見孔有德的遼東人,而且孔有德還軍紀敗壞,士兵偷人家的雞,管束不住士兵。”
“試問,像是這樣的流寇,誰又愿意成為對方的同黨?”
“由于孔有德屠殺山東百姓,攻陷山東城池,已經讓山東百姓天怒人怨。”
“打仗,要的是有糧食,還要有源源不斷可以補充的兵力。”
“有民心,才有兵力。”
“而孔有德已經民心盡失,士大夫們,也不會去投靠對方。”
“對方這支叛軍,注定了只會越打人數越少,而且越打,越為天下所不能容。”
“試問,他的前途又在哪?”
“因此,只要我去了,跟他說明這樣的利害關系,相信他自己也清楚,只有向大明,向我投降,方才有出路。”
“爹!不能再猶豫了,若真讓孔有德投降了建虜,關寧軍也未必能夠再抵擋得住孫元化所造的那些火炮。”
“兒臣食君之祿,擔君之憂,再說,這皇位遲早也是我的,我冒點險,又怎么了?”
“這大明要是真亡了,我也得去上吊。”
“母后!你也快點贊成!”
說著,朱慈烺也是把目光投向了他母后。
講道理!
女人不得干政。
作為民間出身,無權無勢的周氏,自然更清楚這樣的道理。
可周氏也是個明事理的人。
她會分清,什么時候應該干政,什么時候,不應該干政。
而如同現在這般情況,就是她必須要干政。
相比起他爹的磨磨蹭蹭,他母后顯得更加地直接,問道:“烺兒你真有把握?”
朱慈烺便道:“你看!我覺得母后你更適合當大明的陛下,我爹他不行!”
話說完。
朱慈烺便又挨了朱由檢一頓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