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千里送京娘
- 殺穿諸天從笑傲江湖開始
- 梓楓紫燚
- 2975字
- 2025-04-21 09:24:00
“前頭就是黑松林。”
趙匡胤突然低喝,濃眉下的虎目閃過一絲警覺,“契丹人最喜在此設伏。”
話音未落,林中突然傳來寒鴉的驚啼,成片烏黑的羽翼掠過樹梢時帶起簌簌雪沫。十余支狼牙箭破空而來,箭簇上幽藍的毒光在暗夜里閃爍著妖異的光澤,箭矢破空的尖嘯聲中竟夾雜著細若蚊蚋的金屬震鳴。
重劍未出鞘,狄云已覺掌心傳來玄鐵的嗡鳴。他手腕微翻,劍指在虛空中劃出玄奧軌跡,九陽真氣自丹田涌出,在身前凝成半透明白色氣墻。箭矢撞上氣墻的瞬間,幽藍毒光驟然熄滅,鋼鐵與真氣碰撞的悶響中,箭桿寸寸斷裂,碎片如雨般墜落在積雪上,竟在冰層上砸出細小的裂紋。
“好功夫!”
趙匡胤的大笑聲驚飛了林間棲息的夜梟,他突然策馬沖入林中,蟠龍棍橫掃處,積雪如浪般翻涌。三名契丹射手尚未來得及搭上第二支箭,就被裹挾著千鈞力道的棍影砸中。
弓弦斷裂的脆響與人體撞擊樹干的悶響幾乎同時響起,鮮紅的血花濺落在積雪上,瞬間將冬日的素白染成觸目驚心的嫣紅。
林梢突然掠過一道白影,慕容燕然的一襲白衣在風中揚起如展開的蝶翼。他的折扇在月光下泛著冷冽銀光,扇骨與扇面交界處暗藏的三寸魚腸劍已悄然出鞘,寒芒直取趙匡胤后心。
狄云神念微動,玄鐵重劍破空而出,劍身破開空氣時帶起尖銳嘯聲,與折扇相撞的剎那,火星如流星雨般炸開,將林間飄落的雪絮瞬間點燃。
“又是你這小白臉!”
趙匡胤怒喝聲中帶著興奮,蟠龍棍突然變招。原本剛猛無儔的棍法中竟詭譎地融入靈動機變,棍影在半空劃出的軌跡竟與狄云的劍意暗合。
慕容燕然的折扇急轉,扇骨上暗藏的十二枚毒針盡數射出,卻盡數被趙匡胤棍影絞碎,碧綠色的毒液在空中散成細雨。
林間突然騰起八道灰影,灰衣人手中的奇門兵刃在月光下泛著各異的寒光:鋸齒鐮刀、三股鋼叉、鏈刃鐵錘……
為首的蒙面人突然發出梟鳥般的長嘯,八件兵刃在空中交織成詭譎陣型。
“八荒六合陣!”
狄云瞳孔驟縮,這正是慕容世家傳承百年的鎮國陣法,他掌中重劍轟然出鞘,劍身上的玄紋突然綻放出與月光截然不同的赤紅光芒。
劍勢初起時樸實無華,卻如春蠶食葉般將八荒六合陣的破綻逐一撕開。趙匡胤的蟠龍棍在狄云劍意引導下,棍端龍紋突然活泛起來,竟在月光下化作實質金龍纏上灰衣人的兵刃。
兩聲悶響過后,兩名灰衣人的兵器寸寸斷裂,斷口處泛起詭異的焦黑,竟是被狄云劍上的內力震成了齏粉。當最后一縷月光被林木遮蔽時,黑松林重歸寂靜。
慕容燕然的折扇插在積雪中兀自旋轉,扇面上的血跡正迅速凍結。他以扇掩面,露出半張蒼白的臉頰,上面還凝著未干的血痕。
“小子,居然多次壞我慕容家好事,此等大仇,我銘記在心!”
話音未落,人已消失得無影無蹤。
“走。”
狄云突然開口,玄鐵重劍突然發出低沉嗡鳴,劍身上的赤紅光芒驟然熄滅,取而代之的是令人心悸的幽藍。
最險惡的一戰終在黃河渡口爆發。
契丹國師蕭天佐率領的“幽冥十六騎“自霧氣中浮現時,連奔騰的河水都似凝滯了半分。蕭天佐手持的哭喪棒在月光下泛著森然綠芒,棒頭骷髏的眼窩中,兩點幽綠火焰隨著他的呼吸明滅不定,恰似兩顆墜入塵世的鬼星。
十六騎結成的圓陣緩緩轉動,馬蹄踏在浮冰上的碎響與哭喪棒的嗚咽聲交織成詭異旋律。每名騎手的面甲下都垂著黑紗,隨風飄動時露出的獠牙面具,與他們手中兵刃上滴落的暗紅血珠,在月光下織就一張攝人心魄的血色蛛網。
“狄兄弟,護住京娘!”
趙匡胤的怒吼震得河面水霧翻涌,他將蟠龍棍舞成金色光幕,棍影破空帶起的烈風竟將積雪卷成旋渦。狄云橫劍當胸,玄鐵劍身突然綻放出與之前截然不同的赤紅光芒,劍鋒所指之處,空氣竟泛起波紋般的扭曲。
蕭天佐的哭喪棒率先揮出,骷髏口中噴出的綠焰化作實質龍卷,所過之處河水瞬間凝結成青黑色的冰晶。狄云重劍迎上時,神念突然洞徹棒身暗藏的七處氣孔,玄鐵劍尖精準刺入第三處氣孔,九陽真氣順著劍身灌入。
轟鳴聲中,哭喪棒的綠焰突然逆卷,骷髏眼中的鬼火竟被震得熄滅半邊。幽冥十六騎的陣型突然加快旋轉,兵刃碰撞聲在陣中匯聚成震耳欲聾的轟鳴。
狄云的劍光在陣中穿梭如游龍,玄鐵重劍每一次揮出,都能在灰袍騎手的兵刃上留下焦黑裂痕。趙匡胤的蟠龍棍則如定海神針,每次砸下都在冰面上留下深達數尺的巨坑,將試圖偷襲的騎手連人帶馬砸入冰層。當東方泛起魚肚白時,河面上漂浮的黑袍殘片已足可拼湊出數具完整的法衣。
蕭天佐噴出的綠焰在晨光中顯得格外刺眼,他盯著狄云劍身上重新亮起的幽藍光芒,枯槁的臉頰突然浮現詭異笑容:“中原武學……果真博大精深……”
話音未落,他突然噴出最后一口綠焰,整個人化作漫天綠霧消散在晨風中。狄云收劍而立,玄鐵重劍上的幽藍光芒漸漸隱沒,只余劍身玄紋中流轉的赤紅。
趙匡胤挑開京娘身上的狐裘,女孩蒼白的臉頰上還留著淚痕,卻正用發抖的手指緊緊攥著那染血的兵符。
遠處,第一縷晨光穿透霧氣,照在三人身上,竟在他們身后拉出三道筆直的影子,像是插在河灘上的三面戰旗。
月夜篝火旁,趙匡胤撕下衣襟為狄云包扎肩頭劍傷。火光映照下,這位未來的大宋開國君主眉宇間已現帝王之氣。
狄云望向滿天星斗,重劍平放膝頭。這一路血戰,他見識了趙匡胤在絕境中仍不棄弱者的肝膽,也悟出了“神御之劍“需以仁心為鞘的至理。而慕容世家屢次出手搶奪虎符,恐怕另有所圖...
“明日就到河東地界了。“京娘捧來熱酒,青絲上的玉簪在火光中閃爍。她望向兩位英雄的眼神中,既有感激,又暗藏著一絲難以言說的情愫。
夜風掠過黃河水面,帶著金戈鐵馬的氣息。遠處義軍的篝火連天,宛如一條火龍。屬于趙匡胤的傳奇,才剛剛拉開序幕。而狄云知道,自己的武道之路,也將因這段際遇而走向新的境界。
晨霧未散時,三騎人馬已踏入河東地界。
趙匡胤勒住韁繩,望著前方連綿起伏的蒼黃丘陵,突然長嘯一聲。那嘯聲穿云裂石,在群山間激起悠長回響,驚得林間宿鳥撲棱棱飛起。狄云按住因主人動作而輕顫的玄鐵劍,劍身玄紋中流轉的赤芒驟然收斂,宛如蟄龍歸淵。
“狄兄弟,看!”
趙匡胤突然指向官道盡頭,那里正揚起沖天塵土。
馬蹄聲由遠及近,混著金鐙相擊的清脆聲響,恍若春雷滾動。
當先一騎通體烏黑的駿馬揚蹄奔來,馬上虬髯大漢手執丈八蛇矛,矛尖懸著的銅鈴叮當作響,正是義社之首楊光義。其后九騎各持不同兵刃,或槍或錘或狼牙棒,每件兵器上都染著未干的血跡,卻在晨光中泛著令人安心的暖色。
“大哥!”
九騎齊齊滾鞍下馬,單膝跪地揚塵拜倒。為首的楊光義突然抬頭,豹眼圓睜:“大哥身后這位……”
話音未落,趙匡胤已大笑著將他拽起:“這是我兄弟狄云,若無他,你等怕要給契丹人做送葬人了!”
楊光義虎軀一震,身后九人同時變色,持錘的王審琦已將鐵錘握得發亮。
狄云見如此大軍前來迎接趙匡胤,又熟知歷史,知道義社十兄弟對趙匡胤忠心耿耿,是他未來成就大業的左膀右臂。到了這里,他也就不用再擔心趙匡胤和京娘的安危了。
狄云待趙匡胤與眾位弟兄抒完重逢之情,這才伺機將其拉到一邊,拿出事先準備好的梁武王藏寶圖,塞進他的手中。
“兄弟,這是什么?”
趙匡胤有些納悶地打開卷軸,卻發現上面只寫了“江陵城南偏西天寧寺大殿佛像向之虔誠膜拜通靈祝告如來賜福往生極樂”一行字。
狄云淡然道:“大哥,這就是梁武王藏寶所在位置,“他的聲音平緩如冬日寒潭,“荊州江陵城外的天寧寺大佛就是一尊金佛,里面更有無數奇珍異寶,價值超過萬萬貫,可助大哥成就大事,平定戰亂,讓天下恢復和平安寧。哦,差點兒忘了,那些珠寶上面涂著讓人神智發狂的劇毒,取的時候一定要帶著手套。”
趙匡胤聽完心中大驚,只覺掌心一沉,那羊皮紙竟似有千鈞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