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遼闊已經超越了人類的想象,物理學成文人類探索宇宙的工具之一,也奠定了宇宙物理根基。
航行在宇宙中,時間空間仿佛永恒,萬年的生命也只是滄海一粟。阿爾法星系,是家園星系中最近的一個星系,也是故事中的家園駛向宇宙的開端。
基地研發如火如荼。賽博坦星系的建設并非想象的那么簡單,在眾多的施工圖中找到一個適合的就像是在大海撈針。神武研發基地,現在在正面臨著這樣的問題。首先被確定的是,生產制造基地,飛船研發基地,這決定了船員是否能夠返航,在最初的設計中,并沒有考慮船員返航的問題,每一個出發的船員,就意味著要么在去往賽博坦星系的路上消亡,要么永遠待在賽博坦1號行星。經過1個恒星年的航行,探索者007號已經抵達賽博坦星系,準備進入賽博坦1號行星軌道。在進入賽博坦星系后,發現大量未知現象。因為賽博坦星系有多顆恒星,有時行星亮如白晝,有時昏暗到伸手不見五指。耳邊不時傳來的幽深的悶哼。像是宇宙深淵中隱藏的巨獸“轟隆隆,轟隆隆”,探測器接收到的波狀信號就有十多種,這已經是現有技術能夠達到的極限。探索者007在航行途中就發現多個隕石撞擊,發出劇烈爆炸,比煙花更加絢爛,有些近距離的碰撞產生的能量波,導致探索者發生劇烈震動。
抵達賽博坦1號行星軌道后才稍微安頓一些。映入眼簾的是一個龐大黑色星體,在恒星照耀下泛起淡淡的光芒,“黑曜石”其中一個船員觀測到這些反光竟然是透過黑曜石反射到飛船探測器上,這一發現另船員欣喜不已,賽博坦1號行星存在大量黑耀石。訊息很快傳到家園衛星,經家園衛星核查后轉發至天河指揮中心行星勘探部。探測者007,準備進入賽博坦1號行星,路亞盆地,經科學研究,盆地形成是由小行星撞擊形成,一些地質結構由于撞擊露在表面,便于研究。
探索者號在外圍軌道航行3個恒星日,之后選擇,登陸軌道,準備登錄工作,再次之前,多次投遞無人機勘探,選擇合適著陸地點,部署軌道衛星,以便與家園取得聯系,并且避免登陸后遇到嚴重危險,賽博坦星系地質活動并不劇烈,但難免發生未知情況。
衛星部署完成,3搜無人機全部墜毀,因為大氣壓力過高,無人機在賽博坦星系外層,被大氣風暴直接卷碎。繼續派發無人機,經過探測外層大氣壓在1000Mpa以上,以示無人機探測極限,高速導致直接點燃,化作一團灰燼。這和之前的探測數據有很大區別,家園遠程衛星探測數據環境沒有這么殘酷。第4搜無人機同樣在大氣外層被外層大氣風暴撕碎。
船員焦急等待,在這種情況,返航是不可能的,但是不返航,強行進入賽博坦大氣層可能導致全員犧牲。羅輯發出指令,派出小型逃生艙,由探索者007遠程控制進入。這雖然探索者逃生艙足夠十名船員使用,但是少一個逃生艙意味著出現危險必須拋棄一名船員,這種決定是非常殘酷的,但在這種情況看來,這是目前唯一的方法。
雖然了解到危險,但是只能這么做,技術人員對接逃生艙系統,由探索者操作臺操控。準備:10,9,8,7,6,5,4,3,2,1.發射簡單倒計時后,逃生艙從探索者號滑落,開啟數據監測,打開壓力測試。進入賽博坦大氣風暴,信號斷斷續續,從探索者號上看到逃生艙外圍燃起了金屬火光。在賽博坦大氣壓下堅硬的鎢鋼表面燃燒泛起火光。信號完全中斷,電磁干擾,大氣層中竟然有強烈的電磁渦流。船員們感到非常絕望,一個逃生艙意味著一個船員的逃生通道被關閉,竟然也沒能進入賽博坦行星。這可能不是一個船員的危險,可能導致所有船員要在賽博坦行星軌道上直至死亡。這個消息一出,全體船員陷入絕望。忽然信號臺上傳來逃生艙的訊息。探測儀器已經損壞,信號是通過衛星傳遞到探索者007號,說明能夠通過衛星進行信號傳遞,但是要保證能夠通過電磁渦流。船員泛起一絲希望,忽然逃生艙傳遞出重力報警,極速下墜,近地3000km,近地2000km,近地1000km,這速度太快了,已經是家園重力的5倍不止。近地500km,近地100km,近地50km打開降落傘,再高速下落的情況降落傘被打開,只短短幾秒,降落傘損壞,逃生艙直直撞向低面。信號消失。
從逃生艙傳來大量數據,之前家園星系探測的重力大約是3倍家園星系重力,現在傳遞的信息卻有5倍重力,這相當于一個100斤的人忽然變成接近300斤。如果換做人已經成肉餅了。
羅輯保持冷靜分析進入大氣的數據,大氣風暴壓力數據,電磁物流數據,賽博坦外圍數據并不穩定,可能不是最高壓力區,電磁渦流的強度可能會更強,在沒有信號的這段時間長達30s,在這期間不知道逃生艙經歷了什么。接到信號后大量設備已經損毀,只有氧氣艙重力系統還能維持運行。只能祈求最好不要遇到更加劇烈的大氣風暴和電磁渦流。
部分信息傳遞到家園星系探索者號遠程基地,經過分析,最佳解決方案是尋找大氣風暴弱的地區避開電磁渦流。這意味著可能不能夠在預定地點著陸,著陸的危險增加。
繼續駐留1個恒星日,經過探索者科研團隊的努力,尋找到新的著陸地點,凱亞山脈。林凱山脈是賽博坦行星一個比較小的山脈。地勢崎嶇,著落危險指數5顆星。有可能導致探索者號直接墜毀在山脈上。
羅輯果斷下達指令,“動力引擎準備,開啟飛船護盾,準備進入賽博坦行星”在一系列指令發布,全體船員打起12分精神。飛船偏離固定軌道,從家園指揮中心給到的貼如點,進入大氣風暴,沒錯這是一個比較小的大氣風暴,最危險的地方往往最安全。飛船外部傳來咯吱咯吱的聲音,一團火光在飛船外部升起。隔著飛船熱浪把船員臉烤得通紅。這要比家園星系的壓力高數十倍,飛船不停顫動,各種警報聲此起彼伏。現在只能祈禱避開電磁渦流。船員們剛意識到,整個飛船系統全部關閉,信號全部斷開,一陣電磁鉆進大腦的聲音,讓船員痛苦不已,飛船像是一顆隕石墜入賽博坦星星,不知道過了多久,信號慢慢恢復,但是讓船員感覺到惶恐的是連接不到家園指揮中心,甚至連接不到賽博坦軌道駐留的衛星信號。
家園星系,在確定賽博坦有大量黑曜石之后,神武研發基地,礦物開采基地已經在建設當中,宇航船,運輸飛船,護衛艦。已經在研發制造過程中。不出10個恒星日即刻出發,同樣是1個恒星年的航行。
賽博坦行星,有多名船員在電磁亂流中喪失意識,還在恢復中,羅輯較快恢復過來,檢查飛船設備,和逃生艙一樣探測器損壞,外層遮罩一片漆黑,看不到外界的情況,飛船還在急速下墜,動力引擎由于信號干擾沒辦法系統操作,羅輯打開手動控制,動力引擎啟動,最原始的功能在這時體現出了可靠性。引擎啟動,引擎反向推進,關閉飛船內部重力系統調整到五分之一倍重力。緩解賽博坦重力,飛船動力引擎慢慢恢復,飛船外殼金屬部分被化開,防御擋板在高速狀態下有些許損毀。
控制飛船恢復平穩,著陸地點凱亞山脈。
家園星系,神武研發基地,礦物開采基地,A01組裝車間,3米高的礦車正在組裝當中,工人操縱巨大的機械手臂,安裝動力發動機,車斗,儀表盤,安裝過程長達15個恒星時,10輛礦車同時安裝,神武研發基地指揮中心指揮官攜帶一眾技術人員,做最后檢查,是否存在問題。再檢查結束后,礦車被送到神武發射中心,同時,能源儲備,物資儲備,礦物開采裝備同時被裝載到洛神號運輸飛船。洛神號擁有100名船員,駕駛艙擁有10名員,其他負責搬運維護,以及操作其他功能。
賽博坦行星,凱亞山脈,飛船成功著陸到凱亞山脈山糜,這里到處都是亂石聳立,各種凸起的怪石,有些石頭鋒利無比,能夠輕易割開鋼。著陸后有兩名船員依然昏迷狀態,負責衛生醫護的船員打開衛生艙,為船員輸送氧氣,檢查身體狀況。
其他船員跟隨羅輯穿戴好宇航服,出艙小型無人機勘探周圍地形,因為著陸速度較快。
因為速度過快三一研發基地還在督促跟進,一個恒星年要做的工作,相當于過去十個恒星年的工作量,這讓大部分工人望而卻步。三一研發基地以冶煉,鑄造,建造生產車間為主,大部分飛船的制造組裝,都有三一研發基地的身影。起技術人員巧奪天工的技藝需要比較長的時間打磨。但在很多方面都能夠創造常人難以企及的層次。以人工建造飛船,可能只有三一研發基地能夠勝任。但是一個恒星年搭建車間模塊,送到賽博坦行星組裝,這個任務還是異常艱巨的。在賽博坦星上開采制造組裝,這需要較高的知識基礎和基礎技能,至少要了解物質的類型,以及制造工藝。而且能夠操作各種設備,進行搭建。傳統工藝應該不能夠到賽博坦星系,只能在家園進行飛船的組裝和生產制造。
三一研發基地:指揮中心做出了一個艱巨的決定,重新組織人員,進行基礎技能學習,以及裝備操作的學習,以滿足一恒星年的制造任務。任務分成兩個模塊,制造成型裝備,運抵賽博坦行星;制造組裝機器,運抵賽博坦行星進行當地制造組裝。每一組學員配給一名高技能教師。
賽博坦行星,地形勘探結果已經出來,這里大部分礦物質是焦石,少部分黑鐵元素,六邊形硅結構礦物,以及未知顆粒物。因為在強大重力環境黑鐵內部結構重組,形成更加堅固鋒利的外形,如果操作不慎,飛船可能都要被這些礦石劃破。重新換上防御型宇航服,繼續勘探。
探索者號搭載了行星探測車,無人機,手動探測儀,以及可再生植物基,礦物質粉碎攆磨機,這是在賽博坦行星上獲得能源最方便的方式。
行星探測車可能沒辦法在,凱亞山脈使用。
行星探測的任務艱巨,探測者號將重新前往路亞盆地,進行行星基地建設的準備工作。
(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