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位卑未敢忘憂國
書名: 回到唐朝當反派作者名: 長安小書生本章字數: 3185字更新時間: 2025-03-21 10:58:43
示意高仙芝給秦忠倒了盞茶,秦佾疑惑的看著對方。
“忠叔,別著急,慢慢說,出了什么事?”
秦忠將茶盞中的水一飲而盡,這才一口氣將他聽說的事情告訴了秦佾。
原來,今日一早,秦忠便聽從秦佾的安排,準備再去一趟草店子村。
可沒想到剛一走到通化門的城門口之時,忽然聽到那里的百姓喧嘩起來。
原來是今日一早,朝廷便頒布了武曌的圣旨。
十三年前,被罷黜了皇位,貶謫到房州的廬陵王李顯,終于要返回長安了。
“大郎,”秦忠的臉色十分難看,“廬陵王當年,就是因為與你外祖父發生了爭執,這才有此一劫。”
“我也常聽人說,這些年廬陵王殿下在房州,日子過的很是落魄。”
“這次他返回長安,恐怕不會對二爺和您善罷甘休。”
“大郎,此事您還是要早做打算呀!”
李顯終于要回來了嗎?秦佾在心中暗暗盤算著。
這個消息對他來說的確算得上是一個噩耗。
雖然李顯性格比較懦弱,而且在武曌執政期間,也基本上是韜光養晦,謹小慎微。
但他的王妃韋淑清,卻不是一個好相與的人物。
她一生中做過的蠢事不少,但其中最讓人不齒的主要是兩件。
一是與武三思穢亂宮闈,已經囂張到當著李顯的面公然私會。
第二便是受武三思和安樂公主李裹兒的蠱惑,想要效仿武曌稱帝,竟然毒死了與她相濡以沫半生的李顯。
而當年李顯與武曌發生矛盾,也是她慫恿李顯拜自己的父親韋玄貞為門下省侍中引起的。
因此在歷史上對她的評價只能用‘貪婪無恥、愚蠢淫蕩’這八個字來形容。
由不得秦忠聽到李顯要返回長安的消息會驚慌失措,因為他知道一旦韋淑清重新得勢,秦府的好日子就算到頭了。
想通了這中間的前因后果與秦忠的擔心,秦佾絲毫不以為意的搖了搖頭。
“忠叔,如今朝廷只是頒下召廬陵王殿下返京的詔書而已,你也不必太過于憂慮。”
“想必廬陵王殿下從房州返回,不僅路途上的耽擱,即便是前面的籌備,也要花費不少日子。”
“這么算來,等到廬陵王抵達長安,至少還要三五個月的時間。”
“這三五個月的時間之內,誰知道會發生什么變化?”
秦佾說到這里,端起面前的茶盞喝了口水,又思索了片刻才接著說道。
“再者說來,廬陵王返京之后,不僅有武氏諸王對其虎視眈眈。”
“即便是當今的太子殿下與他之間的關系,也勢必十分錯綜復雜。”
“廬陵王殿下驟然返回,必定會讓長安原本錯綜復雜的情況更加波詭云譎。”
“像我們歷城縣公這樣的小角色,一時半會恐怕還入不了廬陵王府的法眼。”
秦忠也知道秦佾這是在安慰自己。
雖然他說的這些話都有些道理,但自己心中的擔憂始終還是揮之不去。
心中惦記著秦佾交代的事情,向秦佾匯報完之后,眼中帶著深深的憂慮,秦忠便重新離開了秦佾的小院。
看著秦忠離去的背影,秦佾忽然一拍腦門。“壞了,差點將大事忘記了!”
“大郎......大郎你的朝食還沒吃!”
一溜煙的從院子里沖了出去,顧不得腦后紅薇焦急的喊聲。
半個時辰之后,秦佾急匆匆的來到朱雀門外。
并未走進自己在這里租下的鋪子,甚至連看都沒看一眼,秦佾卻在聚精會神的打量著從朱雀門內走出的每一個人。
之所以秦佾此刻會站在這里,是因為他忽然想起,在這個時期任起居舍人的張說,曾經在《起居注》上的一段記載。
武曌在召回李顯的同時,將自己次子李賢的雍王府賜給了他。
然而李賢被丘神績逼令自殺已經十二年了,曾經的雍王府早就破敗不堪。
李顯畢竟也是武曌的親子,他的府邸誰敢馬虎?
所以宗人府一收到詔令,立刻便大張旗鼓的操辦修整王府之事,結果卻將一件大事給耽擱了。
那便是廬陵王的嫡長子李重潤。
自從十三年前李顯被罷黜皇位之后,年僅三歲的李重潤便被武曌囚禁在了掖庭宮。
因此,在張說的《起居注》中,記載了一段十分荒唐的事情。
那便是掖庭的總管得到了李顯被召回京的消息之后,便將李重潤放了出去。
可宗人府的官員忙中出錯,卻忘了這件事。
導致廬陵王世子,竟然在朱雀門外的廣場上無人接待,被人晾了整整三個時辰。
然而對秦佾來說,這三個時辰,便是他難能可貴的機會。
想象一下,一個三歲便關進監獄,直到十六歲的少年。
他剛一出獄卻發現自己沒有地方可去,那種手足無措與茫然無助的心情自然可想而知。
在這個時候出現在他的面前,替他指明方向的人,在對方心中能夠占據什么樣的位置?
這或許也就是那些黑社會大哥出獄的時候,小弟們要到監獄門口搞個歡迎儀式的原因吧。
三月下旬的陽光,已經頗有一些威力。
秦佾只是在太陽底下站了不到一炷香的工夫,便覺得渾身被曬的暖洋洋的。
忽然,一個面容清秀,身形清瘦的少年,神色彷徨的從朱雀門內走了出來。
這少年身上穿著一件稍顯肥大的翻領袍服,清秀的臉龐臉色慘白,眼中閃爍著茫然的目光。
廬陵王世子李重潤,應該就是他。
這種呆傻的氣質,只有被關了十幾年的人才能表現出來。
秦佾連忙大步流星的迎了上去,走到少年的面前躬身行禮。
“請問尊駕可是廬陵王世子殿下?”
“啊?”那少年似乎是被秦佾嚇了一跳。
他有些疑惑的抬起頭,一臉警惕的看著眼前這個比自己大不了幾歲,雖然面容俊俏,但笑容卻十分狡黠的郎君。
他媽的,秦佾這才反應過來,這孩子是被關傻了。
也難怪他聽到自己的話沒有反應,一個從三歲起就成了犯人,到現在為止才三歲的少年,腦子不夠用也實屬正常。
于是,秦佾便不打算對他有禮貌了,主要是有禮貌的問話對方也聽不懂啊!
“你是不是叫李重潤?”
那少年又是一陣沉默,隨后似乎是恍然大悟一般連忙點頭。
“在下正是李重潤,不知貴人找在下有什么事兒嗎?”
果然是他,秦佾心中大喜,一把抓住了李重潤的手臂。
“世子殿下,我是冀國公的孫子秦佾,聽說你今天從掖庭出來了,特來此地接你。”
李重潤聽到秦佾這一番話,心中的戒備稍微放下了一些。
說實話到現在為止,他還對發生的一切有些莫名其妙。
他原本在掖庭之中過的好好的,每日只需要刷上三五百個從宮中送出來的馬桶,其他的時間也算閑暇。
每天幾個胡餅,一盆子菜羹,運氣好的時候宮中貴人還能賞賜些肉食點心。
再加上還有其他幾個同為犯官子女的小娘子,閑下來的時候能聚在一起嬉戲一番,這日子過的倒也是逍遙自在。
然而誰曾想,今天一大早,宮中便來了一個氣度不凡的老中官。
這老中官一定是個了不起的大人物,就連掖庭總管見了他都是畢恭畢敬、滿臉諂笑。
老中官只是宣讀了一封旨意,自己便被客客氣氣的送出了掖庭。
這件事情到現在為止,還讓李重潤感到有些恍若夢幻般不可思議。
思索了許久,李重潤的腦子里依然是一團漿糊。
不過總算搞清楚了眼前這個人應該不是壞人。
畢竟冀國公秦瓊可是保著大唐江山的忠臣良將,他的后人想必也是李氏一脈的忠臣。
“多謝秦家郎君相迎,你知道這到底是是怎么回事嗎?”
李重潤一臉誠懇的向秦佾行禮道,他十分想弄清楚眼下到底是什么情況。
看著這位在史書上被描述為豐神俊朗,仁孝有加的未來邵王,秦佾的心中卻略微有些失望。
眼前的李重潤雖說長相也算清秀,可怎么看都讓人覺得有些癡傻捏呆。
不過這也難怪,畢竟這孩子三歲就起就進了掖庭,年僅十六歲的他,人生絕大多數的時間都是在那個暗無天日的地方度過的。
不過說起來這孩子的人生也算是可憐,被放出來以后沒過幾年好日子,就被如今秦佾的狗腿子張易之構陷而死。
“唉......”
嘆了口氣,秦佾摸了摸李重潤的頭頂,將當下的情況給他敘述了一番。
“秦家大齡,我......我以后便不用再回掖庭了?”
李重潤臉上帶著不敢置信的驚喜,一把抓住秦佾的雙手,焦急的追問著他。
秦佾笑而不語的點了點頭,李重潤這才相信這一切都是真的。
“那我接下來該怎么辦?”
終于搞清楚了當下的狀況的李重潤,看到秦佾便如同抓住了救命的稻草。
秦佾沉思了片刻,抬起頭看著李重潤道。
“在下曾聽聞,‘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
“我輩來此世上一回,即便是一介匹夫,只要活著,必定要心懷社稷黎庶。”
“世子殿下貴為天潢貴胄,圣皇嫡孫,自然更是重任在肩,要將我大周錦繡萬里的江山,抗在身上。”
“這......”
李重潤雖然自幼便被囚在了掖庭,但有宮中宦官的教導,總算還是粗通文墨。
秦佾順口念出陸放翁的那兩句感人至深的詩句,頓時也讓他的心情激蕩起來。
“秦家大郎,您說的我記下了,可我從未學過治國理政的道理,如何才能做到你說的那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