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醫生團隊服務與管理
- 邱德星主編
- 745字
- 2025-03-15 08:22:50
序言
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全面建立成熟完善的分級診療制度,形成基層首診、雙向轉診、上下聯動、急慢分治的合理就醫秩序。實施分級診療制度,關鍵是“大醫院舍得放,基層接得住,群眾信得過”,其突破點是推進符合中國國情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制度,推動衛生與健康工作重心下沉、資源下移,促進社區首診,使家庭醫生成為居民健康的“守門人”。
近些年,國內各地區為履行好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職能,相繼開始探索具有區域特色的家庭醫生服務模式。在服務推進過程中,家庭醫生制度逐漸被居民了解、接受,但家庭醫生團隊如何管理、如何績效考核以及如何評估服務效果等問題仍困擾著政策制定者、實踐探索者。
深圳市羅湖區在全國率先進行基層醫療集團改革,推出12個“量化”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包,探索讓居民少生病、少住院、少負擔的醫療衛生服務模式,成為全國醫改的標桿。深圳市光明區自2012年以來,率先在深圳試點家庭醫生服務,設立第一張家庭病床,建立第一家公立醫養結合護理院,不斷優化家庭醫生團隊管理與全科醫生預約就診服務模式;特別在完善家庭醫生簽約激勵政策方面,他們從提高工作待遇和績效考核兩方面入手,切實提高了家庭醫生的服務積極性,為提升居民獲得感和幸福感打下基礎。
《家庭醫生團隊服務與管理》一書便是對以上工作實踐的提煉與升華。本書詳細回顧了國內外家庭醫生的起源和發展,重點闡述了家庭醫生團隊的服務內容、績效管理,并對績效指標體系的建立給予詳細的指引。書中還闡述了建立美好的共同愿景、明確可及的目標、團隊的分工與合作等內容,討論如何打造高效、協作的家庭醫生團隊。
本書語言通俗易懂,內容科學全面,希望能幫助想要了解家庭醫生團隊管理的廣大基層衛生健康工作者。
中國科學院院士 南方科技大學講席教授
2022年10月于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