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清明,梧桐巷的槐樹抽出新芽。林小滿蹲在父母墳前,將自制的紙鳶輕輕放在墓碑旁。紙鳶上用熒光涂料畫著心電圖的波折線,在暮色中泛著溫暖的光。
“又偷偷停藥了?“顧明哲的聲音從身后傳來。少年穿著剪裁得體的西裝,袖口還沾著實驗室的環氧樹脂。他將新型心臟監測儀別在她領口,金屬外殼上刻著“20250226“的專利號。
林小滿望著遠處的創業園區,那里“顧氏醫療科技“的霓虹招牌正在暮色中亮起。三個月前,他們的柔性電極貼片通過了FDA認證,此刻正被裝進運往非洲的醫療援助箱。
“非洲兒童基金會的回信。“顧明哲展開一封手寫的信,“他們說電極貼片讓327名兒童擺脫了定期手術的痛苦。“林小滿摸著心口的電極,感受著它隨著呼吸微微震動,突然想起十二年前那個總在急診室徘徊的自己。
“向陽哥的賠償金...“她剛開口,顧明哲已將支票塞進她掌心。泛黃的紙張上印著“農民工法律援助基金會“的字樣,金額欄寫著“500萬“。少年指腹的繭子摩挲著她的手背:“用哥哥的名義成立的。“
深夜的實驗室亮著孤燈。林小滿看著顧明哲調試第三代可降解電極,突然想起去年今日他在急診室組裝呼吸機的模樣。“這次的材料能在體內存活五年。“他摘下護目鏡,眼底的血絲里跳動著代碼的綠光,“足夠等到心臟再生技術成熟。“
窗外傳來收廢品的三輪車鈴聲。林小滿望著樓下的老李頭,突然想起十二年前那個總叼著煙斗的修車攤老板。此刻,老人正在分揀廢舊的醫療設備,準備送往非洲援助點。
凌晨三點,他們在天臺放飛紙鳶。熒光涂料在夜空中劃出綠色的軌跡,與實驗室的數據流形成奇妙共振。林小滿摸著心口的電極貼片,感受著它隨著呼吸微微起伏,像極了哥哥強健的心跳。
“小滿!“巷口傳來張主任的呼喊。心內科專家抱著一疊論文沖進來,白大褂上還沾著機場安檢的標簽:“《自然》雜志要專題報道你們的基因編輯技術!“
顧明哲的手機突然震動。屏幕上跳出父親的號碼,背景音里傳來香檳開啟的脆響:“兒子,董事會同意將專利收益的30%投入醫療公益...“他的聲音被禮花聲打斷,林小滿看見遠處CBD的天際線正綻放著藍色妖姬煙花。
黎明時分,林小滿在實驗室的折疊床上醒來。顧明哲趴在她腿上睡著了,手里還攥著未完成的博士論文。她輕輕抽出被壓皺的稿紙,看見最后一章標題:《論醫療科技的溫度——從紙鳶到心臟的生命對話》。
窗外傳來麻雀啄食的聲響。林小滿打開哥哥的舊手機,2018年4月15日的備忘錄刺痛雙眼:“今天小滿又住院了,包工頭說下個月漲工資,等攢夠錢就帶她去BJ看病...“
顧明哲突然驚醒,抓住她的手:“我夢見你心跳停了。“林小滿笑著指了指窗外——他們研發的智能路燈正在晨曦中漸次熄滅,就像無數顆規律跳動的心臟。
“該去機場了。“她晃了晃手中的登機牌,“非洲兒童醫療援助團還等著我們。“顧明哲看著她頸間的電極貼片,突然想起十二年前那個蹲在槐樹下數三葉草的女孩。
“等等。“他從西裝內袋掏出個絲絨盒子,里面躺著枚鉑金戒指。戒圈內側刻著微縮的心電圖:“這是用你第一次手術取出的金屬夾做的。“林小滿望著他無名指上的婚戒,突然明白為何最近總在他袖口聞到焊錫的味道。
機場安檢口,顧明哲將紙鳶小心放進托運行李。彩虹色的風箏尾巴掃過安檢儀,在X光屏幕上形成奇妙的生物電信號圖案。林小滿摸著心口的監測儀,聽見它發出規律的滴答聲,像極了十二年前那個追著紙鳶奔跑的午后。
當飛機沖上云霄時,林小滿望著舷窗外的云海。那些翻涌的云浪像極了示波器上的心跳曲線,而遠處的彩虹,正為他們指引著生命延續的方向。
“小滿,“顧明哲輕聲說,“我們的算法正在拯救更多生命。“他調出手機上的全球心跳云圖,無數光點在地圖上閃爍,像夜空中的螢火蟲。
林小滿靠在他肩頭,感受著飛機引擎的震動。這震動與她心口的電極貼片產生奇妙的共振,仿佛整個世界都在為生命的律動而共鳴。
非洲的雨季來臨前,林小滿站在烏干達的鄉村診所前。她看著當地兒童戴著顧氏科技的電極貼片奔跑嬉戲,突然想起哥哥林向陽——那個總說“哥會保護你“的男人。
“小滿,“顧明哲從身后抱住她,“我們成功了。“林小滿望著遠處的乞力馬扎羅雪山,山頂的積雪在陽光下閃耀,像極了哥哥工裝上的水泥灰。
夜幕降臨時,他們在草原上放飛紙鳶。熒光涂料在夜空中劃出心電圖的曲線,與漫天繁星交相輝映。林小滿摸著心口的電極貼片,感受著它隨著呼吸微微起伏,像極了整個非洲大陸的心跳。
“明哲,“她輕聲說,“我們的孩子該上學了。“顧明哲笑了,笑聲中帶著淚花:“那就叫他林梧桐,讓他像老槐樹一樣堅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