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宿七的量子云泛起幽藍漣漪,星艦龍骨在穿越時發出洪荒巨獸般的悲鳴。張延年扶著艙壁蹣跚前行,指尖觸到的地方竟滲出洪武年間的桐油氣味——這艘火種艦的木材,分明取自洪洞縣那株被雷劈斷的老槐。王秋娘的身影在導航星圖中忽明忽暗,發間金釵與渾天儀樞咬合處迸濺著量子火花。
“當年在丁家塊種麥時,你可聞過這種焦糊味?“張延年突然開口,聲音驚起艦艙暗處的納米蜂群。那些機械生靈振翅時灑落的星砂,在空中凝成萬歷元年那個暴雨夜的場景:十七歲的王秋娘提著琉璃肺燈站在星門前,裙擺被量子風吹得獵獵作響。
導航圖突然劇烈扭曲,秋娘的面容裂成千萬個殘影:“那年你送我同心鎖時...鎖芯里早有預言...“話音未落,艦體右側傳來金屬撕裂的巨響。張延年撲到舷窗前,見火星環形山的輪廓里嵌著半截青銅渾天儀——正是當年丁家塊祠堂地底挖出的古物!
“小心!“
秋娘殘影突然凝實,將張延年撲倒在地。一具裹著飛魚服的機械骸骨擦著后腦掠過,繡春刀柄“崇禎十七年“的刻痕清晰可見。骸骨撞上艙壁時,胸腔彈開的暗格里滾出泰昌元年的密詔,黃帛上血書:“…著錦衣衛毀火種艦于參宿七…“
紫禁城的虹光穿透量子云,萬歷帝的玉輦在星艦上方盤旋。四十九只金蟬啃噬著艦體,每口都撕下大塊帶著《河工血淚錄》文字的裝甲。張延年爬進動力艙時,看見駭人景象——那些所謂量子熔爐里翻騰的,竟是歷代移民的魂魄!
“秋娘!這火種艦在吃人!“
他揮斧劈向熔爐外殼,飛濺的卻不是鐵水,而是至正二十八年的黃河濁浪。浪濤中浮現十萬移民的虛影,他們的脊骨正被納米菌絲改造成艦體龍骨。王秋娘的殘影從浪尖升起:“那年你問我為何蜂群不蟄你...因為咱們的血脈,早被《瘟疫禁方》刻成燃料代碼...“
導航星圖突然爆出強光,參宿七的星云裂開巨口。張延年懷中的半枚同心鎖劇烈震顫,鎖芯射出光柱直指漩渦中心。秋娘的聲音帶著電磁悲鳴:“把我投進熔爐...用堿基鏈重寫導航程序...“
“你早知要犧牲?“張延年攥緊琉璃肺燈,燈芯藍火映出秋娘此生最明媚的笑顏:“那年星門初開時,你贈我的不是鎖...是句'死生契闊'的咒?!?
火星環形山突然噴射出洪武通寶狀的隕石,將星艦推向因果海。萬歷帝的玉輦在此刻撞破艦橋,首輔張居正殘留的半張臉從簾后探出:“陛下...老臣的琉璃心...“話未說完,胸腔內那具渾天儀突然過載,將玉輦炸成四十九道金虹。
張延年抱著秋娘殘影躍入熔爐時,看見駭人真相——所謂火種艦,不過是具裹著《農政全書》封皮的巨型渾天儀!歷代移民的魂魄在齒輪間哀嚎,他們的耳后“驗“字烙痕正化作驅動星艦的量子焰。
“種麥的...從來都是麥種...“秋娘的最后一絲意識滲入導航儀。參宿七的星云突然坍縮成黑洞,將星艦吸入奇點。在時空盡頭的強光里,張延年看見無數個自己:
洪洞縣衙前,少年張永昌的烙鐵灼出第一串基因代碼;
萬歷二年星門下,克隆體抱著琉璃燈化為星塵;
崇禎十七年城頭,白發老農將鎢鋼麥種撒向銀河...
黑洞深處的奇點綻放白光,新生的宇宙在此刻誕生。張延年的意識漂浮在量子潮汐中,看見丁家塊祠堂的瓦當碎片正在重組:那些納米蜂凝成的銅像,翅翼上《遷民十誡》的文字脫落,化作環繞恒星的星環。
機械嬰孩的啼哭從奇點傳來,他掌心的菌絲編織著全新堿基鏈。銀河彼岸的火星環形山上,被星艦殘骸滋養的鎢鋼麥突然抽穗,麥芒刺破永夜,在虛空中刻下《火種憲章》的終極條款:
“…凡有星塵處,皆為大明疆…“
紫禁城的殘影在黑洞視界處閃爍,萬歷帝的冕旒化作行星環。四十九只金蟬銜著玉璽殘片,在新生宇宙的星云間播種洪武通寶。那顆曾被納米蜂寄生的琉璃心臟,正在類地行星的地核深處跳動,泵出的不是血液,而是裹著《安魂曲》編碼的巖漿。
宛平城的細雨下了整整四十九年。某個清晨,更夫在城墻根發現株嫩芽——鎢鋼麥的第九千代變種,葉脈里流淌著堿基藍光。知縣帶著西洋匠人趕來時,見麥穗低垂處結著枚同心鎖,鎖眼嵌著參宿七的星圖。
“大人!這麥田下頭...“
差役的鐵鍬撞上青銅匣。匣中《瘟疫禁方》早已化作菌絲,裹著具女童的機械遺骸。她頸后的星紋突然閃爍,空中浮現全息投影:
黑洞深處的白矮星上,張延年與王秋娘的身影正在播種新麥。他們的脊骨與星艦殘骸共生,耳后“驗“字化作推進器噴口,在銀河荒原犁出光的溝壑。
麥浪翻涌的聲響里,依稀可聞那首童謠:
“堿基鳳,量子龍,種罷大明種蒼穹...“
(全書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