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不賺錢買賣傻子不做,我做!
- 重生2005,從實業稱王
- 還齋
- 2089字
- 2025-04-12 18:20:00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李德華抓住機會乘勝追擊,“無論是貴司以公司名義授權代工生產,還是鄭總私人渠道做貼牌生產。
總之除了銅鋁兩個關鍵原材料,其余橡膠,塑料,包材等外包,甚至是機器設備租賃和技術授權,都可以談!
搞分包生產模式,無論是產品全包還是某個工序委托生產,總之貴司負責質量監督和驗收,我司負責純生產業務。
只要能保證五個點利潤,多出來的都是貴廠合理利潤,甚至可以加入特殊約束性條款,以確保主動權掌握在貴司手中,如何?”
對破門開窗業務,李德華毫無保留火力全開,因為進軍行業的第一步最重要,賺不賺錢無所謂,關鍵是成功擠進圈子才有未來。
何況代工生產本身不賺錢,5%毛利潤稍微出點殘次品,基本就是虧本的命,他不信鄭山河不動心。
因為勝寶科技也不可能做到百分百良品率,只要有瑕疵,它的生產成本就注定居高不下,何況這么大個廠內部管理成本也不低。
如果能通過外包,在占據絕對主導權的前提下實現保質保量終極目標,它還有什么理由拒絕降低成本呢?
換別人,肯定達不到這個目標。
誰讓青云五金有廢品回收這個賺錢渠道呢,固然給大廠開出23-25元每公斤回收價,算上給材料廠0.5-2元的重新塑形提純成本。
(提純塑形成本視回收銅料中雜質程度而定。)
理論上已經將利潤壓縮到極致,再低連人員工資都發不出,可架不住有諸多小廠,和廢品回收站的19-23元回收渠道可以補貼。
做生意就是做大品牌賠本賺吆喝打響名氣和渠道,做小品牌創造利潤,放在哪個行業都是如此!
“你等等,我想想。”鄭山河明顯心動,可事情太大,他沒法在第一時間做出決斷。
李德華的提議,有優勢嗎?
當然有,而且非常大!
電纜是一個油水豐厚投資大回報高的特殊行業,可卻沒多少老板愿意進場投資,畢竟相比于集成電路代工,電纜行業初期投資太大。
很多創業者剛開始并沒有多少資金,這年頭懷揣幾十萬做代工起家的老板比比皆是,隨便弄點二手設備,甚至廠房設備都可以租借,找點人弄點訂單就能做起來。
可弄幾千萬投資電纜行業,還沒賺錢先買幾百萬專業設備,風險太大了。
哪怕后續在代工領域做大做強發家致富,也很少愿意有老板愿意跨行過來做電纜,因為一開始就說了,這玩意銷售渠道靠特殊人脈。
電力電信渠道得有人罩著才能順利開展業務,不然投多少錢進來都是為他人做嫁衣,哪怕僥幸接到一個大單,完成了找誰收尾款也是問題!
面對一連串難題,自然沒幾個人愿意冒著巨大風險進場。
這也是鄭山河最為疑惑的點,看李德華這模樣也不像是有大背景的人!
因為真有后臺直接找勝寶科技談合作拿返點不香么,非得親自下場做最苦最累的生產端,他圖什么呢?
“鄭總,實話和您說了吧,做生產端,我也有自己另外打算!”李德華看他皺眉,又不好意思問,索性主動替他解惑,“說白了很簡單!
一個字,人。
四個字,規模效應!”
鄭山河不解。
“人多力量大。”李德華繼續道:“在國內經商無論是否承認,都繞不開頭上頂著的這片天,天嘛,恩威浩蕩,以萬物為芻狗。
好的時候恨不得掏心掏肺,發起脾氣來狂風暴雨一點情面不講,關鍵還難以預測變化,前一秒還和顏悅色,下一秒就翻臉無情。
叫人捉摸不透,可偏偏又離不開它。
鄭總做電纜行業,應該沒少和電信電力系統的領導打交道,應該也碰到過回款難,各種挑毛病的事,說到底就是人家想要更多。”
“是啊,現在做生意難啊!”鄭山河嘆口氣,兩手一攤,“到處都是需要打點的婆婆,但凡有怠慢沒考慮周全的地方,人家反手就給你項目卡住。
不是不按進度撥款,就是驗收時各種挑三揀四,每個月反正都能碰上類似傷腦筋的事,哪年不弄出幾百萬的爛賬收不回啊。”
他哪知道,02-07年是制造業實體經濟上下五千年中最幸福的時光,沒有之一!
(09-15年是資本的狂歡季)
“所以我才想著哪怕少賺點,也要把規模做起來。”李德華看似滿臉誠懇,實則為掩蓋更大的圖謀,“百人千人的小廠。
別說東莞,就長安鎮和隔壁虎門,都排不上號,可要是做到萬人乃至十萬人呢?
恐怕別說鎮里,就是市里省里也要謹慎對待,因為這么多人湊一塊,每年為國家提供的就業崗位,稅收,消費市場就不是個小數字。
而有了天威認證,以后出門做生意哪怕碰上難事受了委屈,回來找本地哭訴,看在這么大規模份上,大佬還能眼睜睜看著我吃虧?”
接著他用更具誘惑性的言語刺激道:“別人做生意要賺多少錢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哪怕就是只賺廢料和夜晚生產的電費差額(晚上電費低)。
都要把規模不惜一切堆上去,只要能二十四小時不間斷開工,卷生產成本也能做起來。”
未來冀省做電商新模式,張口就是比種地強就行,李德華借鑒過來提前十幾年打出這張王牌,不信卷不死同行。
“兄弟,你這個經營思路簡直絕了!”鄭山河一臉懵,隨即伸出大拇指,“別人做一塊賺三毛,你做十塊賺五毛,有這個思路活該你能做大做強。”
“呵呵,全靠各位給面子賞口飯吃。”李德華看似將最大商業機密擺出來,可壓根不怕外人學了去。
因為真正的精髓在于超額利潤(廢品回收)和產業鏈金融,沒有這兩樣,任何人想要競爭都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沒超額利潤,行業隨便有點波動就是血本無歸。
沒銀行和金融機構支持,僅每一輪產業升級帶來的設備更新成本,生產力進步,就能讓代工業務寸步難行。
偏偏李某人開了掛,他知道未來二十年整個大行業發展趨勢,可以從容布局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