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利益才是永恒。
- 重生2005,從實業稱王
- 還齋
- 2088字
- 2025-04-23 11:22:00
“做生意不為賺錢,李總你開玩笑嗎?”別說鄭山河,就連錢貴褚都被嚇一跳。
他再三確認道:“李總你是認真的嗎?”
“可以加進合同里,如有違約按十倍收益賠付違約金!”李德華回答的斬釘截鐵,“我沒瘋,就是想要借此向二位傳遞一個信念。
青云不僅要做代工生產,更要做勝寶科技的忠實合作伙伴,我們不僅承諾永遠不進軍貴司電纜終端銷售環節,還愿意主動拿出所有代工利潤投入研發環節。
所得專利技術在合作期間內永遠免費對貴司開放,兩位也不用擔心我的誠意,合同里有約定,貴司在檢測產品質量規格準確無誤后。
有15-30天延遲付款周期,一旦貴司拿到確切證據,完全可以按照合同沒收這部分應付賬款彌補自身損失!”
“那你圖什么呢?”錢貴褚自問閱人無數,卻看不懂眼前人,來之前勝寶科技開了好幾場會議,就是討論是否應該和青云五金合作。
別看青云是小廠,可這年頭大廠都是從小廠發展起來,只要有足夠訂單和利潤,青云一樣可以發展成大廠。
何況青云的老底并不難查,銀行有兩千多萬貸款,背后疑似有實力人物支持,還有自己的賺錢主營業務,即便沒有勝寶科技支持。
它也能迅速從一眾小廠中發展壯大。
所以傾向于合作的人很多,畢竟能切實降低勝寶科技生產成本,青云還承諾在一年內購置不低于一千萬的專業設備(和訂單規模掛鉤,達到相應訂單量才生效)。
加上承諾租憑勝寶科技閑置二手設備的私下返點,里子面子通通照顧到,對公司有交代,個人有好處,合作也就順理成章。
只不過錢貴褚出于人生豐富經驗,覺得里面有貓膩,尤其是其中的第三方技術授權共享,萬一青云打的是借雞生蛋主意。
企圖通過代工合作摸透行業內幕,降低進軍電纜行業的初期成本,將來成立自己的電纜品牌搶奪市場,怎么辦?
畢竟合同里只是約定合作期間青云不能涉足電纜銷售業務,可沒說合作結束后也不行,他可不想親手培養出一個競爭對手來,所以才咬住不放。
“錢總不必懷疑我的誠意。”李德華表情非常真誠,“做電纜代工,本質上為消化廢品回收的庫存量。
可當我真正試圖涉及電纜行業后,突然覺得不對勁啊,我是做代工業務的,雜七雜八零部件都接,完全沒必要在電纜業務上死磕。
別的不說,就拿勝寶科技來舉例,你們那一堆應收賬款看的讓人頭疼,還要維持龐大的銷售售后服務團隊,尤其是銷售終端。
對在當地的人脈關系要求非常高,這都不是青云所擅長的長處,雖然也可以在后續銷售過程中,不斷累積人脈,可是青云一無所有。
等到把技術專利,壓縮成本和人脈關系都跑出來,沒個三五年時間都夠嗆,還要面臨全國各地的同行競爭,說不定到時候市場環境又發生改變,投資風險太大了。”
一席話真情流露,李德華半句假話都沒有,錢貴褚和鄭山河感同身受,不約而同點頭認可。
“市場大環境就是這樣,各家的技術和成本實際上都差不多,主要比拼的是銷售的人脈關系。”錢貴褚感慨萬千,“別看我們做生產終端。
實際上就是給人打下手,電纜業務真正賺錢的大頭,都被極個別掌握關系人脈的貿易公司賺走,偏偏最大的風險還在生產企業身上。
不過這只能證明李總你暫時沒有進軍電纜行業的決心,可人是會變的,今天青云雖然小點,可過幾年你覺得電纜業務代工利潤太低。
說不定想法變了,我們也拿你沒辦法,所以第三方技術授權共享還是要慎重點,畢竟一開始技術專利,訂單都是勝寶科技提供。
李總你只負責純生產,回款也有保障,我一直認為利潤就該和承擔的風險責任相匹配,總不能勝寶科技承擔了大部分風險。
還要額外扶持青云五金在技術專利上取得突破后,反過來對勝寶發起專利限制吧?”
“所以才有合作期間免費使用,只要勝寶科技不對第三方授權即可。”李德華絲毫不慌,“兩點,假如青云投入巨資搞研發失敗。
貴司沒有任何損失,因為你們得到了一家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做代工的兄弟廠。
如果青云投入做研發僥幸成功取得一些進展,勝寶科技可以不花一分錢共享技術發展成果,進而大幅度增加企業利潤,增強競爭力。
還有合同規定的技術投入規模保障,青云賺來的錢投入研發,總比拿去私下開拓銷售市場,將來成為勝寶科技競爭對手強吧?”
錢貴褚還是不松口,“有點道理,但是不足以完全說服我。”
“有自保,也有一點微不足道的野心。”李德華笑了笑,“只有搞出獨門絕技,勝寶科技才不會輕易撤換生產代工商,相信你也能理解。
另外就是我本人一點樸素的情感在里頭作祟,廢品回收,來料加工買料加工說白了都是沒什么門檻的生意,說出去也沒面子。
我年輕靠僥幸賺了點錢,不為自己的夢想情懷沖刺一把說不過去,無論是否成功將來都不會留下遺憾,說不定真成了,也算是找到一個長期飯碗。”
“果然是少年英杰,前程志向遠大啊!”錢貴褚終于動容,“不過要稍微改一改,合作期間免費授權,改成永久授權,不合作還可以付費使用,具體價格再談如何?”
“那貴司得允許青云五金和其它電纜生產商合作,否則青云太吃虧了。”李德華沒拒絕,趁機加碼,他本準備將來成立新的公司。
再和其它電纜品牌商合作,幾塊招牌一套人馬,勝寶科技就算知道,最后權衡利弊也得捏著鼻子認賬,這就是合作的真諦。
只要不影響自身核心利益,對合作伙伴就不必太苛求,因為所有人都不是提線木偶,不可能完全按照個人的意志行事。
錢貴褚沒同意,可距離同意也不遠了,因為李德華拿出的誠意很足,多到他無法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