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化系統疾病處方速查
- 王曉艷 劉世坤主編
- 943字
- 2025-03-15 01:18:07
第三節 食管-賁門黏膜撕裂綜合征
【概述】
頻繁劇烈的嘔吐致腹內壓驟然增加的情況下造成胃的賁門、食管遠端的黏膜和黏膜下層撕裂、并發大量出血,稱為食管-賁門黏膜撕裂綜合征(Mallory-Weiss綜合征)。男性多于女性,發病年齡高峰在30~50歲。
【臨床特征】
典型的病史為先有干嘔或嘔吐,隨后嘔血。心窩部疼痛極不明顯,大多數患者僅表現為無痛性出血。因為是動脈出血,所以出血量較大,嚴重時可引起休克和死亡。但有的病例出血很少,甚至僅在嘔吐物中含有血絲或僅有黑便而無嘔血。
【治療原則】
處理原則基本同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1.一般治療
臥床休息,嚴密監測生命體征及每小時尿量,保持呼吸道通暢,避免嘔吐時引起窒息。定期復查血常規,必要時監測中心靜脈壓,尤其是老年患者。出血時給予禁食,必要時可以放置胃管抽出胃內容物,避免飽餐的胃加劇撕裂。
2.藥物治療
常用藥物見表1-3。
(1)積極補充血容量:
首先需評估血流動力學是否穩定,可適當予以液體復蘇及輸血。
(2)制酸、止血:
推薦所有患者在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初期即靜脈應用質子泵抑制劑(PPI),PPI可通過提高胃內pH來穩定血凝塊。當出血停止后,可逐漸過渡至口服PPI制劑。對于出血風險高的患者,可持續靜脈使用高劑量的PPI。
表1-3 常用的止血、鎮吐藥

(3)鎮吐:
對于持續惡心、嘔吐的患者推薦使用鎮吐藥,避免因反復嘔吐致出血加重。
3.內鏡治療
內科治療對撕裂血管活動性出血患者的療效差,甚至因不能及時止血而導致失血性休克。內鏡下止血直觀、效果顯著、方法簡便、無不良反應及并發癥,因而應用日益廣泛。對少許滲血的患者,局部藥物噴灑即達止血效果;對活動性出血患者,通過金屬鈦夾對病變及周圍組織的鉗夾阻斷血流,達到止血目的,2周左右金屬鈦夾自行脫落,經消化道排出。此外,還有微波止血術和電凝止血術。
4.手術治療
對大出血而內鏡治療失敗者,可血管介入栓塞或急診手術治療。
【推薦處方】
處方1.PPI

處方2.H2受體拮抗劑

處方3.止血藥


處方4.鎮吐藥
昂丹司瓊注射液,8mg,靜脈注射,必要時。
或 托烷司瓊注射液,5mg,靜脈注射,1次/d。
或 甲氧氯普胺注射液,10~20mg,靜脈注射或肌內注射。
【注意事項】
1.治療期間最重要的是維持生命體征穩定及防止誤吸。
2.對于入院時血容量低存在休克的患者,反復出血的概率較高。
3.活動性出血時需嚴格禁食,待出血控制后可逐漸過渡至口服藥物治療。
(李昭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