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歸途篇·最后的冬夜
- 重生2010,立志教書育人
- 偷吃土豆的貓
- 2840字
- 2025-03-03 15:57:13
同學聚會后李同就陷入了閑來無事的時光,恰好上半年的征兵活動開始,就陪張誠去報了名,體檢這一天,作為發小的李同和蘇棠都來陪著張誠。
體檢站走廊的消毒水味混著汗味,張誠第三次調整作訓服領口時,李同正盯著宣傳欄里的《入伍誓言》發怔。蘇棠突然用病歷本輕拍他肩膀:“血紅蛋白指數比上次高了0.8。“
“你連這個都記得?“張誠扯開迷彩服袖口,去年勒出紅痕的手腕現在能塞進兩指,“要不是蘇大夫天天往我家寄營養食譜......“
走廊盡頭傳來牛皮靴踏地的悶響,接兵干部臂章上的武警標志讓李同想起軍訓時的總教官陳鐵山。“張誠!“渾厚的嗓音震得玻璃窗微顫,“過來量二次頭圍。“
更衣室里堆著墨綠色被褥包,兩個同批新兵正在換裝。河南口音的壯漢把作戰靴往地上磕:“俺叫王鐵柱,原先是少林塔溝武校的。“旁邊戴眼鏡的瘦高個扶正作訓帽:“重慶郵電大學計算機系,劉向陽。“
“我是本地師范附中畢業的,沒上高中。“張誠系武裝帶的手頓了頓,“不過現在......“他下意識摸向原本凸起的小腹,作訓服平整的褶皺里還藏著三百個仰臥起坐的痕跡。
蘇棠在等候區翻開《新兵常見傷病防護手冊》,鉛筆尖在“凍瘡“條目劃出深深印記。李同望著玻璃窗內量血壓的張誠,恍惚看見十年前那個翻墻逃課被卡住的胖子——那時他校服扣子總是繃開兩顆。
“全部合格!“軍醫的印章砰地落在《應征公民體格檢查表》上。張誠抓起表格就往門外沖,作戰靴鞋帶散開也顧不上系。
“急什么?“接兵干部堵在門口,“還有四十八小時才集合。“
“報告!我想......“張誠的敬禮姿勢還帶著軍訓時的僵硬,“想去學校后街吃碗刀削面。“
三人站在“老兵面館“褪色的招牌下時,油潑辣子的香氣裹著回憶撲面而來。張誠把最后一片牛肉夾給蘇棠:“高二那年我在這兒被職高的人堵,還是你舉著搟面杖來救場。“
李同摩挲著桌角歪扭的刻痕——那是他們高考前夜偷偷刻的“985“。此刻新刻的“2021.2.8“橫在旁邊,張誠的瑞士軍刀在燈光下泛著冷光。
回程的公交車上,劉向陽正給王鐵柱講解單兵電臺操作原理。張誠突然抓住扶手,作訓服腋下滲出汗漬:“你們說......我會分到炊事班嗎?“
“你的體脂率已經降到15%。“蘇棠翻開體檢表復印件,“不過新兵連泔水桶比炒鍋重三倍。“
暮色降臨時,武裝部門口的榕樹下聚滿送行家屬。張誠母親往兒子背包塞醬菜罐的手被攔住:“部隊不讓帶私貨。“老人轉身把罐子塞給李同,“幫存著,等他回來......“
熄燈號在遠處隱約響起,張誠突然把李同拽到崗亭背面“筒子,我這次去邊疆,估計兩年都回不來,也不知道能不能聯系家里,你放假多去我爸媽那轉轉”。
“放心吧,你安心訓練,家里的事兒別擔心,我給我爸媽也說一聲,讓他們多去看看叔叔阿姨。”李同答應道。
接兵車發動時,王鐵柱正用河南梆子調哼著《團結就是力量》。張誠從車窗探出半截身子,作訓帽被風吹得歪斜:“記得給我寄《五年高考三年模擬》!“
尾燈消失在長街盡頭,李同摸到衣兜里多出的鑰匙——那是張誠家天臺的鐵門鎖。蘇棠把凍瘡膏塞進他手中:“每周日幫他澆多肉。“
路燈將他們的影子拉得很長,武裝部樓頂的紅旗在夜風里獵獵作響。某個瞬間,李同仿佛聽見了祁連山下的風雪聲。
張誠家天臺的積雪化到第三日,李同終于用那把黃銅鑰匙打開了生銹的鐵門。二十七個多肉盆在寒風里縮成團,如果不是今天趙大川打視頻過來李同差點忘記了張誠的這一對寶貝,不知道那么高大的一個東北漢子怎么養成的這么雅致的愛好。
“那小子把沙漠植物當仙人掌養。“李同對著視頻里的趙大川舉起枯黃的虹之玉,“大川你看看這一堆玩意還有救嗎?”
“噗~~~哈哈哈哈”屏幕后的趙大川正在一座霧氣繚繞的溫泉池里泡澡“我不懂這個,大概是沒救了吧,哈哈哈哈”
“滾,什么時候回學校,我準備下個禮拜就回去,在家待著也沒什么意思了,你呢,回不回”李同罵了一句問道。
“回啊,我早就想回了,過完年我媽就看我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了,什么時候集合,我回去就準備準備,給你們帶點東北土貨”趙大川一聽要返校立馬坐直了身體。
“等回去咱們Q群里商量一下,看看老巴和老陸他們的意思”李同沒有直接答應,之前和彭蘭馨她們約好了提前十天左右返校去兼職,應該沒什么問題。
掛了電話,看著眼前的二十多盆小疙瘩,李同一陣心塞,沒辦法,只能搬回家,然后給老媽交代了一下,讓她每天看著點,畢竟張誠爸媽包子鋪的事都忙不過來,更別說照顧這些寶貝疙瘩了。
晚上在群里大家溝通了一下,除了老巴晚兩天外,其他人都能提前回學校,給爸媽說了提前回學校之后李同就給蘇棠打了個電話,說在走之前單獨請她吃個飯,畢竟從小玩到大的,而且你說李同對蘇棠沒有想法那是不可能的,上輩子兩人因為后面李同常年不回家相互間斷了聯系,有時候李同還覺得非常遺憾,只記得蘇棠畢業后就留到了帝都,后面在一家世界五百強企業一路高升,成了商界女強人。
這輩子既然老天給了李同一個機會,他就不會放過。
還是縣城的肯老頭,李同看著窗外雪花紛揚,室內暖意融融。
玻璃窗上的圣誕貼紙還沒揭干凈,李同的視線從“Merry“的R字母缺口處穿過去。蘇棠的白色羊毛帽滾著兔毛邊,發梢沾著的雪粒正融成細碎的水鉆。他忽然想起高三那年平安夜,這姑娘抱著《五年高考三年模擬》在路燈下背書的模樣——那時候她的羽絨服總是臃腫得像只企鵝。
“喂,看什么呢?“蘇棠屈指彈了下可樂杯沿,冰塊碰撞聲驚醒了柜臺上打盹的招財貓。
李同把視線從她鎖骨處的紅繩移開:“看大美人啊,沒想到你這打扮起來...“話音被飛來的薯條袋截斷。番茄醬在桌面濺出小太陽,他突然發現她睫毛上凝著霜花,眨眼時像落了星屑。
“油腔滑調!“蘇棠扯下毛線手套,露出凍紅的指尖,“去年謝師宴上你還像根木頭。“她攪動奶茶的吸管上留著牙印,是高三刷題時留下的習慣。
暖氣片嗡嗡作響,李同望著窗外積雪的公交站牌。穿著校服的少年們正在追打,書包上掛著的卡通掛件讓他想起張誠入伍前塞來的鑰匙串。“可能是被趙大川帶壞了。“他摩挲著可樂杯壁的水珠,“那家伙天天在宿舍講東北段子。“
蘇棠忽然傾身過來,洗發水的雪松香混著奶昔甜味:“你剛才說成年...“她發絲掃過漢堡包裝紙的簌簌聲,驚得李同后頸發燙。
“兩位的葡式蛋撻。“服務員端著餐盤插入微妙的氣氛。李同這才注意到蘇棠面前攤著《法學導論》,書頁間夾著人大明德樓的銀杏書簽。
“真要修雙學位?“他瞥見目錄頁用熒光筆標出的“未成年人保護法“章節。
“上次在征兵站看見個被黑中介騙的男孩。“蘇棠把蛋撻推到他面前,“你記不記得高二那年...“話音被突然炸響的煙花吞沒,玻璃窗外綻開的金色花朵照亮了她眼底躍動的光。
柜臺傳來《童話》的鋼琴曲,李同望著她鼻尖沾到的蛋撻酥皮,突然想起軍訓時醫務室抽屜里的金嗓子喉寶。那時的蘇棠還穿著肥大軍訓服,如今白色高領毛衣卻勾勒出柔和的肩線。
“回去的車票買好了?“他扯開話題時,看見她腕間的銀色手表——是高考前夜他們三個在文具店湊錢買的計時器。
“嗯,后天。”
“那我到時候去送你。”
“嗯”
蘇棠忽然把凍紅的手貼在玻璃窗上,融化的雪水蜿蜒而下:“這次寒假,我發現你變得...“她的聲音輕得像窗外的落雪,被推門而入的北風吹散在暖洋洋的炸雞香氣里。
“什么?”
“沒什么,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