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介殼種
- 從嫌疑人開始的密教人生
- 愛麗絲的兔老大
- 2159字
- 2025-04-17 23:57:03
葉延緩緩翻開《福爾摩斯探案集》的書頁,指尖觸碰到紙張的瞬間,一股清涼的觸感順著指尖蔓延至全身。
書頁上的文字開始流動重組,化作一幕幕熟悉的畫面。
他第一次穿越時的迷茫,在蘇格蘭場與福爾摩斯的相遇,面對邪教徒追殺時的恐懼,圣赫利爾號上救援的決心...…
心中亮起一盞微弱的燈火。
那光芒雖小卻異常清晰,像黑夜海面上的燈塔。
曾經的自己重新站在記憶的十字路口,每一次選擇都清晰可辨,包括剛才在法庭上險些為疤面開脫的動搖。
那些糾纏不休的雜音漸漸平息,書上的文字在葉延眼前化作一條明亮的小徑。
如果他為了回家而去包庇一個罪犯,那就像用沾滿污泥的手去捧起清水。即便最終得到,也已是面目全非。
葉延輕輕合上書本。
他深吸一口氣,發現那些在腦海中橫沖直撞的思緒已經安靜下來,就像暴風雨過后的海面,只剩下溫柔的余波。
【恭喜您,管理員,您的跨殼之疾已經痊愈。】
“我為什么會染上這個...跨殼之疾?”
葉延摩挲著書脊,疑惑地問道:“是因為之前召喚靈體時受到感染了嗎?”
他之前就知道靈魂也會生病,但是自己總不可能莫名其妙就染疾吧,就像人類的身體生病一樣,總要有一個感染源。
【召喚靈體只有失敗才會有影響。】
書屋的火燭規律地搖晃。
【我們猜測,您之前應該是接觸過什么奇怪的東西。】
葉延皺眉思索。
過去的記憶開始一點點倒退,漸漸浮現出那個血腥的夜晚。邪教徒膨脹的身體,異種怪物堅硬的甲殼,還有……
“是那個異種!”他猛地睜大眼睛,喉結滾動了一下:“當時我受到杯之準則影響,產生不可抑制的食欲,差點把它的殘骸...…”
話語戛然而止,某種黏膩的觸感似乎又回到了舌根。
書架的陰影里傳來窸窣的響動,像是無數書頁在竊竊私語。
【果然如此。】
書屋的聲音中帶著恍然大悟。
【殘留物在您的身上留下了隱秘的影響,當召喚靈體時,這種影響被喚醒,導致您的魂質受到了感染。】
葉延感到一陣后怕,下意識擦了擦嘴角。那晚的瘋狂舉動現在想來簡直不可思議,他居然會想吞食那種惡心的生物。
但更可怕的是,在某個瞬間,他確實感覺自己嘗到了“美味”。
“我身上還有這種影響嗎?”葉延問道。
他可不想帶著這樣一顆不穩定的定時炸彈,萬一在生死關頭再度發作......
【請您放心,管理員。】
書頁翻動的聲音如同輕柔的安撫。
【既然您已經痊愈,那說明影響已經徹底消除。】
聽到書屋的回復,葉延長舒一口氣。
隨即,他又對那個奇特的異種產生了強烈的好奇。
那究竟是什么東西?
活著時能讓自己失控,死后還能在自己身上留一個坑。
葉延摸了摸下巴,抬手將自己的《無居所之人的異鄉游記》給召喚了出來。
“想是沒有用的,開寫!”
他翻開書籍,用意念作筆,在嶄新的一頁上書寫這段日子破案的經歷。
從遇見比利,到召喚黛芙的靈體。
【您書寫的游記中有一位司辰的蹤跡,獲得坐標印記:[虛界]】
幸運羅盤之中再次出現一道彩帶,與之前兩個神秘坐標印記的彩帶交織纏繞。
這讓葉延欣喜不已。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老祖宗的話果然沒錯。
葉延的嘴角剛要揚起,書屋的聲音突然在他的心中響起。
【管理員,您所寫游記的第二章節篇幅已達標準,是否呈遞以獲取知識?】
“我能自選知識嗎?”
【可以。】
燭火微微暗了一下。
【但您要考慮清楚,自選知識并非是最適合您的知識。】
“我確定。”葉延點了點頭。
【您想知道哪方面的知識?】
“我想知道影響到我的異種是什么?”
【是介殼種,管理員。】
書屋的聲音變得有些低沉。
【它們早于人類文明出現......】
從書屋的講述中,葉延知曉了關于介殼種的知識。
介殼種是一種早于人類出現之前的非人智慧生物,它們的外形類似于昆蟲,且有許多不同的族群。
而葉延遭遇的異種,很可能是鐮齒族的某種退化亞種。
這個種族在介殼種譜系中,以廣博的智慧和復雜的齒狀結構著稱,而鐮刀狀偽甲殼正是它們的形態表征之一。
葉延皺了皺眉。
“所以說,介殼種把某些東西留在了人類的內里,妄圖伺機復起,這就是魂質銘曉的病癥被命名為跨殼之疾的原因?”
想到自己有可能變成蟲子,他的內心就十分地不舒服。
【您可以這樣理解,管理員。】
書屋給出了肯定的回答。
【介殼種已消失,但未曾死亡,而是存續于內。】
葉延深深地嘆了一口氣。
他總算明白,為什么這個世界的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中不說人類是從猿類演化而來,而是宣稱人類源自蟲子了。
自己世界的人類沒辦法返祖為人猿,但這個世界的人類是真能返祖為蟲子的。
蟲化病。
這是這個世界的人類會得的一種遺產病,具體表現為會長出蟲子的特征。
因此,《物種起源》被列為禁書。
不僅因為它否定了上帝創造人類的教義,更因其提出人類起源于蟲類的理論。
在葉延原本的世界,那個時代的人們尚且難以接受“人猿同祖”的觀點。
更何況是“人蟲同源”這般駭人的學說。
要知道,這個世界的教會不僅掌握著世俗權力,更擁有超乎尋常的力量,豈會容許一本書動搖其神圣權威?
只不過,此言論不乏支持者。
甚至大英和他的世界一樣,同樣應用了其中“適者生存”的理念,將其套用于社會,宣稱貧困和殖民是“劣等的自然淘汰”。
這也是《濟貧法》的“劣等處置原則”的由來,不過這種運用方式明顯是對“適者生存”的一種扭曲和異化。
其扭曲程度和他們種花家那句“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的理解運用不相伯仲。
葉延搖了搖頭,他想起華生醫生偷偷遞給他那本禁書時推崇的神情,以及書屋拒收此書時語氣中掩蓋不住的遺憾。
“太可惜了。”
“這本書的作者是一名真正的學者,此書中包含的理論極具前瞻性,但他沒能得到真正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