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借東風
- 外室欺上門?我轉身嫁給渣男他叔
- 董漢分三鍋
- 4154字
- 2025-05-12 14:25:44
溫知虞指尖沾了點赭紅色粉末,湊近聞有鐵銹味。紅纓突然“咦“了聲:“這味道跟姜姑娘荷包上的繡線似的。“話音未落,外頭忽然傳來馬蹄聲。凌侍衛(wèi)隔著簾子急報:“夫人,大人請您速回府!“
馬車掉頭時撞翻了個菜筐,蘿卜滾了滿街。溫知虞攥緊帕子,忽然想起陸君衍今早系腰帶時,玉帶鉤上沾著點朱砂——那本該是昨日千叟宴御用的辰砂。
燭火在青銅雁魚燈里跳了兩跳,溫知虞指尖按著南詔國地圖上山脈的褶皺,羊皮卷沁著涼意。紅纓將鎏金手爐往案前推了推,窗縫漏進的秋風掀動她鬢邊碎發(fā)。
“姜姑娘說'要反控制太子'時,手里絞著條茜色汗巾子。“紅纓把元寶的話掰碎了復述,“她說'陸重錦你把運河的銀子全給我',茶盞磕在青石磚上裂了道縫。“
溫知虞忽然攥緊朱砂筆,筆尖懸在“滇池“二字上方:“原話說的是萬能丹?“
“千真萬確。“紅纓掏出個荷包,倒出三粒金瓜子,“元寶學著她拍桌子的模樣——'便是你四叔陸君衍也頂不住這藥',還往地上啐了口唾沫。“
筆桿“咔“地折斷在硯臺邊,朱砂濺上雪色袖口。溫知虞想起前世乾元殿彌漫的藥苦氣,明黃帳幔后伸出的枯手抓著玉璽,陸重錦蟒袍上的金線刺得人眼疼。原來那令帝王癲狂的毒,竟要應在這南詔秘藥上。
“姜鶯鶯離京那日。“她蘸著朱砂在地圖勾勒路線,“可是重陽后第三日?“
“正是。“紅纓抽出帕子擦拭案上朱砂,“元寶說那日西市剛開城門,三輛青帷馬車載著二十口樟木箱往南去了。“帕子上的赤色漸漸暈成褐斑,像干涸的血跡。
溫知虞在“大理“二字旁畫了個圈。若走茶馬古道,此刻該過嘉陵江了。她忽然輕笑,姜鶯鶯倒是聰明——陸玉漱送進侯府那日,吳氏房里的鎏金自鳴鐘正好少了個齒輪。
“取火盆來。“她將地圖湊近燭火,羊皮卷焦糊味混著沉水香,“萬能丹要搶,漕糧要截,南詔秋收的米價。“火星躥上繪著梯田的角落,忽又掐滅在銀剪下。
紅纓抱著琺瑯暖爐進來時,正看見主子用金簪挑開香灰,埋進張寫滿字的薛濤箋。隱約瞥見“地動“二字,忽然想起上月欽天監(jiān)奏報西南星象有異。
“元寶安置在槐樹胡同了。“她撥亮燈芯,“按小姐吩咐,每月二兩銀子,另配了床新棉被。“燭光映著窗欞上霜花,她沒提元寶跪在青磚地上磕了三個響頭,額角沾著破廟里的蛛網。
溫知虞將鎏金手爐貼在絞痛的小腹,想起前世陸重錦獻藥時說的“西魏福星“。如今才知,哪有什么天命,不過是姜鶯鶯用詩詞粉飾草包,拿秘藥鋪青云路,再假商道充點金手。
更漏滴到三更,她忽然將茶潑在炭盆上。白霧騰起時,西南角的地圖已化作灰蝶。紅纓聽見主子呢喃著“要快“,像在說給將熄的燭火聽。
……
松鶴苑正廳里,八仙過海屏風前擺著酸枝木羅漢床,老夫人倚著金線蟒紋引枕,幾個穿錦緞比甲的媳婦圍著說笑。吳氏抱著陸玉漱跨過門檻時,鎏金香爐騰起的青煙恰好籠住孩子玉雪般的臉蛋。
“哎喲,這是誰家的小仙童?“三舅母最先瞧見,腕間纏著的蜜蠟佛珠撞得叮當響。她伸手要摸陸玉漱發(fā)頂綴著的珊瑚珠子,卻被孩子扭頭躲開。
老夫人擱下纏絲瑪瑙茶盞,腕上翡翠鐲子磕在案幾上:“都別嚇著孩子。“她朝吳氏招招手,“來,給曾祖母瞧瞧。“
陸玉漱攥著吳氏衣襟的手指緊了緊。這孩子今日穿著寶藍色織金襖子,領口鑲著雪貂毛,襯得眉眼愈發(fā)像他父親。老夫人渾濁的眼珠倏地發(fā)亮:“瞧瞧這小模樣,跟重錦三歲時。“
“母親。“吳氏突然截住話頭,將孩子往前推了推,“玉漱,給曾祖母請安。“
滿屋子女眷都瞧出蹊蹺。大舅母捏著帕子掩嘴笑:“老夫人好福氣,這莫不是重錦養(yǎng)在外頭的。“話到半截被自己孫兒徐洪洋拽衣袖打斷。
“曾祖母,我要吃那個!“七歲男童指著案上金邊瓷盤,里頭堆成小山的桃酥餅正飄著甜香。老夫人笑呵呵推過盤子,枯瘦的手卻把最頂上那塊塞進陸玉漱手心。
徐洪洋盯著金邊瓷盤里堆成小山的桃酥,咽了咽口水:“曾祖母,我也要!“
“吃吧吃吧。“老夫人漫不經心地擺手,轉頭又捏捏陸玉漱的臉蛋,“我們玉漱開蒙了不曾?背首詩給曾祖母聽聽?“
吳氏絞著帕子剛要開口,徐洪洋突然挺起胸膛:“我會背《論語》!子曰:學而時習之。“他背到“不亦說乎“時故意拖長音調,眼睛瞟向正小口啃桃酥的陸玉漱。
老夫人笑著摸他發(fā)頂:“洪洋真聰明,將來定能像你表叔考狀元。“鑲著紅寶石的護甲在燭火下閃過冷光,“玉漱啊。“
“曾祖母家的桃酥真甜。“陸玉漱突然仰起臉,嘴角還沾著碎屑,“比太原府的甜多啦!“他黑葡萄似的眼睛轉向徐洪洋,“你們太原府有這種桃酥嗎?“
徐洪洋捏著半塊餅愣住:“當、當然有!“
“那你怎么像沒吃過似的?“陸玉漱把最后一口桃酥塞進嘴里,鼓著腮幫子含混道,“該不會你們家買不起吧?“
大舅母臉色驟變,正要發(fā)作卻被老夫人咳嗽聲打斷。吳氏慌忙打圓場:“童言無忌。“話沒說完,陸玉漱已跳下羅漢床。
“曾祖母你看!“他指著徐洪洋腰間玉佩,“這上面刻著'徐'字呢!“小手突然捂住嘴,“呀!原來不是我們陸家人,怎么在侯府住這么久呀?“
滿室寂靜中,徐洪洋“哇“地哭出聲:“我要回家!曾祖母我們回家!“
老夫人手中茶盞重重一擱,濺出的茶水在孔雀藍錦緞上洇出深痕。吳氏眼疾手快抱起孩子:“玉漱該喝藥了,兒媳先告退。“繡著纏枝蓮的袖口掃過青玉案,帶翻了一碟桂花糖。
轉過九曲回廊,吳氏貼著陸玉漱耳朵低笑:“小祖宗,誰教你說這些的?“懷里的孩子眨眨眼,從荷包里掏出塊芝麻糖:“昨兒聽灑掃婆子說,表少爺房里的墨錠被徐家小廝順走了三塊。“
溫知舒立在碧紗櫥后,指尖死死摳住纏枝蓮紋窗框。她方才看得真切,那孩子說“買不起“時,漆黑瞳仁里閃過的冷光竟與陸重錦如出一轍。廊下秋風卷著枯葉掠過她裙角,突然想起月前在祠堂撞見這孩子對著牌位冷笑的模樣。
“少夫人?“丫鬟春杏捧著藥盅過來,“該給玉漱少爺喂。“
“噓——“溫知舒盯著吳氏遠去的背影。暮色將那道石榴紅身影染成血色,恍惚間她仿佛看見當年姜鶯鶯穿著嫁衣走進陸家的樣子。
松鶴苑里突然傳來瓷器碎裂聲。大舅母尖著嗓子哭喊:“我們徐家再落魄,也不至于貪侯府幾塊墨錠!“接著是老夫人顫巍巍的勸慰:“孩子胡吣的話,當不得真。“
溫知舒轉身往自己院里走,青石板映著殘陽如血。她突然想起陸玉漱昨日在花園里,用樹枝在地上畫的古怪符號——那分明是前朝余孽聯(lián)絡用的暗記。
金纏枝香爐里飄出縷縷青煙,溫知舒倚在貴妃榻上,指尖撥弄著鎏銀小鏟。綠蘿正跪在腳踏邊整理妝奩,忽然輕聲道:“玉漱小少爺今早又往書房潑墨,把四爺?shù)摹逗氠瀳D》染花了。“
“潑得好。“溫知舒將鏟子往香灰里一戳,濺起幾點火星,“老宅那些個族老,當年逼著母親把田產交出來時,可比這沒規(guī)矩多了。“
綠蘿嚇得縮了縮脖子,卻見主子忽然坐直身子。窗欞透進的日光在她鬢邊累絲金鳳上跳躍:“你說那孩子前世真中了狀元?“
話音未落,她猛地攥緊帕子。掐絲琺瑯護甲在緞面上劃出細痕——算算日子,陸玉漱進府月余,長姐院里怎么半點動靜都沒有?
“備轎!“溫知舒霍然起身,石榴紅馬面裙掃過青磚,“去閬華苑。“
兩個丫鬟追著她穿過月洞門,冬安邊跑邊勸:“夫人何苦親自去碰釘子?不如稟了老夫人。“
“你懂什么!“溫知舒在垂花門下剎住腳步,金鑲玉耳墜打在頸側冰涼,“若真讓她偷著養(yǎng)胎。“后半句被咬碎在齒間。
閬華苑的烏木門緊閉著,鎏金椒圖門環(huán)在秋風里晃蕩。溫知舒剛要推門,凌薊像從影壁后長出來似的橫在跟前:“首輔有令,閑雜人等。“
“放肆!“溫知舒揚起巴掌,護甲寒光擦過侍衛(wèi)鼻尖,“睜開狗眼看看誰是主子!“
凌薊紋絲不動,腰間佩刀撞在石階上鏗然作響:“世子夫人請回。“
冬安突然扯了扯主子衣袖:“您瞧那檐角。“只見重檐下懸著枚玄鐵令牌,正是陸君衍貼身之物。溫知舒喉頭泛起酸澀,轉身時石榴裙旋出凌厲的弧度:“去松鶴苑。“
穿過竹林時,綠蘿小聲提醒:“老夫人最疼四爺。“
“所以才要借東風。“溫知舒忽然停步,指尖拂過路邊開敗的秋海棠。再抬頭時,眸中已漾開盈盈笑意。
松鶴苑里檀香裊裊,老夫人正在數(shù)佛珠。見孫媳進來,笑著招手:“來得正好,嘗嘗新貢的云霧茶。“
“祖母這里總是有好東西。“溫知舒挨著羅漢床坐下,腕間翡翠鐲子碰得茶盞叮當響,“方才路過閬華苑,想著長姐最喜明前茶,誰知被個奴才攔在門外。“
老夫人撥佛珠的手頓了頓。
“孫媳倒沒什么,只怕傳出去說咱們侯府沒規(guī)矩。“溫知舒拈起塊茯苓糕,蔥管似的指甲掐進雪白糕體,“長姐素來端莊,定是被刁奴蒙蔽了。“
佛珠突然重重拍在案幾上。溫知舒心頭一跳,卻見老夫人嘆道:“老四院里的事,咱們管不得。“
“可。“
“你祖父臨終前留了話。“老夫人望向窗外枯荷,“侯府榮辱皆系老四一身,他的規(guī)矩,就是侯府的規(guī)矩。“
溫知舒指尖的糕屑簌簌而落。她想起前世陸君衍權傾朝野時,連太子都要避其鋒芒。而今這潑天的權勢,竟成了溫知虞的護身符。
“孫媳明白了。“她起身行禮,裙擺掃過門檻時帶起一陣香風。廊下鸚鵡突然撲棱翅膀:“吉星高照!吉星高照!“
回院的路上,冬安怯生生問:“可要傳晚膳?“
溫知舒盯著池中殘荷,忽然輕笑:“讓廚房燉碗血燕,給四夫人補身子。“她撫了撫平坦的小腹,護甲在錦緞上勾出絲縷,“總得讓長姐。好好將養(yǎng)著。“
暮色漸濃時,閬華苑的菱花窗透出暖光。溫知虞正對著醫(yī)書挑燈夜讀,忽聽門外傳來陸君衍的聲音:“今日可有人來過?“
“回大人,世子夫人。“
“轟“的一聲,溫知虞失手打翻藥碗。褐色的湯藥在青磚地上蜿蜒,像極了前世那碗落胎藥。
松鶴苑正廳香爐騰起裊裊青煙,將老夫人眼角的皺紋籠在陰影里。徐大舅母捏著帕子追問的聲調陡然拔高:“老四如今官拜大理寺少卿,竟連晨昏定省都免了?“
溫知舒捧著纏枝蓮紋茶盞的手頓了頓,盞中碧螺春蕩起漣漪:“四叔近日在查戶部虧空案。“話音未落,老夫人手中佛珠突然砸在黃花梨案幾上,驚得檐下畫眉撲棱翅膀。
“好個戶部虧空!“老夫人枯瘦的手指摩挲著翡翠佛珠,“他眼里可還有我這個母親?“孔雀藍錦緞袖口露出半截疤痕,是當年生產時抓破的。
徐大舅母眼尖瞧見那道疤,忽然壓低嗓音:“大妹說的沒養(yǎng)過老四,莫非。“她瞥了眼垂手侍立的溫知舒,剩下的話咽回肚里。
溫知舒識趣地福身告退,繡鞋踏過青磚時,聽見身后傳來老夫人沙啞的嘆息:“那年我懷胎八月,老大在怡紅院為個花魁。“
記憶隨著香爐青煙漫開。三十五年前的春雨夜,老夫人挺著肚子沖進怡紅院。滿樓紅袖招中,她看見長子陸瑾奚正把銀票往花魁褻衣里塞。羊水就是在那刻破的,混著血水浸透石榴裙。
“夫人!“貼身嬤嬤的驚叫驚醒了怔忡的溫知舒。她站在廊下仰頭望去,雕花窗欞透出老夫人顫抖的身影:“當年接生婆說是個死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