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能干的奸臣
- 夢回大明之我是崇禎皇帝
- 千年龍王l
- 2183字
- 2025-05-11 23:52:33
徐光啟是被李浩親自送出乾清宮的,一路上好言安慰,希望這位老臣在京里好好修養教書育人。
至于扶貧工作,就交給年青人來辦好了。
崔呈秀跪在乾清宮大殿里,眼睛緊緊盯著地磚一動不敢動。
生理上沒有動,心理上早就開起了吐槽大會。
憑什么徐光啟那老家伙就能坐沙發,老子就得跪地磚。憑什么徐光啟只是做了一個要跪的姿勢,皇帝就親自來攙扶。
憑什么老家伙能被皇帝好言好語,自己只得到一句冷冰冰的候著。
還他娘的是太監說的!
雖說自己的上一任干爹是太監,崔呈秀本身對太監這一群體并沒有十分嚴重的偏見。可……好歹人家魏忠賢是東廠提督太監,手握大明最兇殘的特務組織。
你他娘的一個小黃門也訓斥老子,小王八蛋甚至還不配叫太監,只配叫黃門兒。
眼前出現了一雙麂皮靴子!
崔呈秀趕忙叩首:“罪臣崔呈秀,參見萬歲!”
李浩坐回到龍椅上,看了一眼下面跪著的崔呈秀:“罪臣!
這個罪字就免了吧,起來回話!”
崔呈秀眼前一亮,有這句話以前跟著魏忠賢混的時候犯下的事情就算是揭了過去。
跟著魏公公混的那波人,殺頭的殺頭,流放的流放,現在還有十好幾位在詔獄里面蹲大牢。
自己有這個結果,絕對算是黃恩浩蕩。
“謝萬歲!”崔呈秀謝恩的時候,居然有些哽咽。
“這一次關中的差事干得不錯,一個月的時間帶著鄉民搶種了數千頃的土豆,又在入冬之前收獲,解了陜西一省的災荒!
大功一件!”
“回萬歲的話!
此事全憑萬歲運籌得當,徐閣老布置有方。臣不過是個跑腿的,萬歲的恩典臣受之有愧!”
崔呈秀具備一個合格奸臣所應有的優秀素質,有功勞,當然是緊著領導。
李浩很滿意的點了點頭!
看看,這就是差距。都像孫老頭和徐老頭那個樣子的,還不把老子累死。
要不怎么說,皇帝都喜歡奸臣呢。
“徐閣老這一次就不回去了,你還是要繼續回去。朕已經和孫閣老說過了,明日吏部就會下明詔,你任陜甘總督!
這一次去陜甘,你可盡管把當初摟地皮的手段盡數使出來。好好的刮一刮陜甘的地皮!”
“萬歲!”崔呈秀嚇得一下子跪倒在地上。
“臣不敢!
以前跟著魏逆做下的腌臜事,現在回想起來……臣幾次有自裁之心。
幸得萬歲諒解,臣宛如兩世為人。
以前的崔呈秀已經死了,現在的崔呈秀是萬歲爺您從阿鼻地獄里面撈出來的。
萬歲爺信任臣,臣此次去陜甘,定然會遵循萬歲的意思。著力推廣土豆、紅薯、還有玉米這三樣糧食。
不再讓陜甘再餓死一人!”
“嗯!如此就好!
崔呈秀,你好好的干。朕不會讓有功之臣沒了下場的,朕今年一十有七。
不敢說千秋萬代,但你若是真能讓陜甘富足起來,朕保你崔家三代富貴還是辦得到的。
好好給朕經營好陜甘,為了你,也為了你崔家子孫。”
“謝萬歲!”崔呈秀重重將腦袋杵在地磚上。
“你回去陜甘,不能只盯著這三樣糧食的種植。
還得著力探尋陜西的礦藏!
上次說過的,扶風那一帶石灰石很多。你可以建造磚窯燒制水泥!
水泥可是好東西,修橋鋪路建造房屋都是最好的材料。朝廷會派給你幾個大匠,水泥廠要先造出來。”
“諾!
臣已經命人在扶風試著燒了兩窯,失敗了一次,另外一次成功了。
只是這燒制水泥,需要大量的柴碳。臣正在命人收集柴碳!”
“不用了,榆林、神木那些地方有大量的煤。
徐先生說,很多地方的百姓因為沒有柴火,取暖都成問題。
不要總是想著在山上砍柴了,眼睛往地下看,多挖一些煤來燒。也不至于整個陜北都是光禿禿的山!
天生萬物皆有靈性,草木藤樹也有它們的用處。現在時機不好,情形好一些朕會下令保護這些東西不準亂砍亂伐。
你記著,今后整個大明燒的,可能都是煤。
你手里不是有許多跟著高逆的亂民嗎,就將他們安置在那些地方當礦工吧。
每日里挖掘煤礦,換取衣食。
注意!你要親自過問他們的薪酬,不得有任何人克扣。
他們本來就是亂民,若是朝廷對他們不好,再次叛亂就是大禍。西北好不容易安定下來,若是誰再弄出亂子,也就不用回來見朕了。”
“諾!臣定然整飭吏治,不讓安撫好民眾,不會再起叛亂。”
“哦,陜甘還有一樣,就是伊教教徒甚眾!
對于那些教眾,要以國法一視同仁的管束。官府斷案,以公平為先。
不得偏私伊教人,也不得偏私于漢人。
若是鬧起教亂來,比高逆為禍更加慘烈。切記!切記!”
“臣記下了!
臣覺著,應該禁止漢民和伊民私下結社。
一個村就是一個村,不得和外部村鎮結什么生死聯盟。同時官府牽頭,要漢民尊重伊民的習俗。
也令伊民尊重漢民的習俗!
也就是說,即便漢民和伊民同店吃飯。漢民要尊重伊民不吃豬肉的習俗,不能強迫伊民吃豬肉。
而伊民也要尊重漢民吃豬肉的傳統,不能強制干預漢民不吃豬肉。
而且漢民也不能帶漢食,進入伊民所開店鋪。
如此,能極大減少漢伊之間的矛盾。
還有就是,增加陜甘駐軍。一旦出現械斗,朝廷便可出動大軍彈壓地方。
臣覺著,剛柔并濟防串聯,互相尊重,就能治好漢民與伊民。”崔呈秀趕忙應諾,他到關中不過幾個月,也感覺到當地伊教人和漢民之間的事情很難處置。
因為信仰不同,習俗不同經常鬧到官府。
甚至有些關系緊張的地方,伊村和漢村兩村的孩童打架,都會演變成幾百人的械斗。
這的確是個撓頭的事情!
還好,進京之前曾經仔細思量過這事情,皇帝問起來也不至于做應聲蟲。
從崔呈秀嘴里聽到互相尊重四個字,李浩就是眼前一亮。
不愧是做過兵部尚書的人,手底下的確有兩把刷子。這年月,可不是隨便哪個官員都能有這個覺悟。
“你說的這個互相尊重很好!
有了這個想法,朕把陜甘交給你是沒錯了。
還是那句話,為了子孫的福萌,好好干吧!”
李浩揮揮手,示意崔呈秀可以走了。
“臣告退!”崔呈秀剛剛站起身,忽然間想起來:“萬歲,那個人要如何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