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春向黨正當時:入黨啟蒙教育教程
- 郭旭明 高超 王進國主編
- 2518字
- 2025-02-26 18:28:33
五、醫療:病有所醫全民健康
在國際上,衡量一個國家居民健康水平的主要指標是人均預期壽命、嬰兒死亡率和孕產婦死亡率。國家衛健委2022年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由2020年的77.93歲提高到2021年的78.2歲,孕產婦死亡率從16.9/10萬下降到16.1/10萬,嬰兒死亡率從5.4‰下降到5.0‰。
一人健康是立身之本,人民健康是立國之基。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不斷健全,醫療衛生資源迅速增加,群眾獲得服務的可及性明顯改善。
基層衛生院求解“病有所醫”
基層衛生院建得好不好,直接關系到老百姓看病是否便捷可及。
江蘇鎮江丹徒區世業鎮,浩浩長江中的“一座小島”。在過去,全鎮約1.4萬老百姓“既怕病要命,也怕交通要命”,大病小病都指望著小小的“島上衛生院”。
2014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世業鎮衛生院,了解農村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和村民看病就醫情況。
“當時天冷,握手時我本來只伸了一只手,另一只手揣在口袋里,但是總書記兩只手握住我的手,我趕緊把另一只手也伸了出來。”
當時在場的村民魏定瑜老人感受到的,不只是習近平總書記手心的溫度:“那天,總書記除了詢問身體情況,還關心我們看病方便不方便、醫療費用貴不貴、對農村醫療衛生工作滿意不滿意。”
病有所醫,是老百姓基本的需求,也是習近平總書記深深的牽掛。
在世業鎮衛生院,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要推動醫療衛生工作重心下移、醫療衛生資源下沉,推動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真正解決好基層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圍繞基層老百姓看病就醫的難點、堵點,習近平總書記一次次關懷慰問、問計于民。
他關心新農合制度落實情況——
在河北省阜平縣顧家臺村,習近平總書記到村衛生室,仔細了解新農合制度落實和藥品供應情況,叮囑當地干部要關心鄉親們身體健康,保障大家能看上病、治好病。
他關注全科醫生隊伍建設進展——
在甘肅省武威市古浪縣黃花灘生態移民區富民新村,習近平總書記詢問:“村里有幾個衛生室?”“都是全科醫生嗎?”當地干部告訴總書記,全村建成標準化村衛生室6所,均有合格村醫,鄉衛生院還有全科醫生。
他關切基層醫療機構建設和醫療保障情況——
在湖南省郴州市汝城縣文明瑤族鄉沙洲瑤族村,習近平總書記走進村衛生室,了解基本醫療保障情況,叮囑當地干部:“要聚焦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深化公立醫院改革,加強縣級醫院綜合能力建設,加強標準化村衛生室和城市社區衛生機構建設,健全公共衛生和疾病預防控制體系。”
如今,我國已基本建成覆蓋城鄉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各地鄉鎮衛生院帶給居民的“健康紅利”正在逐漸釋放。以世業鎮衛生院為例,該衛生院與鎮江市醫療集團聯合成立心血管、糖尿病等多個聯合門診,除配齊常規科室外,還配有彩超、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等醫療設備。截至2022年底,全國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98萬個,其中鄉鎮衛生院3.4萬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3.6萬個,門診部(所)32.1萬個,村衛生室58.8萬個。這些遍布全國各地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充分保障了全民“病有所醫”。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
人民健康是社會文明進步的基礎,也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多少年來,“看病難、看病貴”一直是群眾最頭疼的愁心事。“救護車一響,一頭豬白養;住上一次院,一年活白干”,尤其對困難群眾來說,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是過上美好生活最大的“絆腳石”。
在重慶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中益鄉華溪村,譚登周老兩口2018年因病因傷返貧,在幫扶政策下逐步擺脫貧困,基本生活有了保障。2019年4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踏著濕滑的石階上坡來到貧困戶譚登周家,和他們一起算起了收入賬和醫療賬:“低保補助有多少?”“土地流轉一年收入多少?”“醫藥費花了多少?報銷了多少?”“子女一年給的贍養費有多少?”習近平總書記問得十分仔細。
“聽說我去年受傷住院費用報銷90%,村里又幫助兜了底,總書記很高興。”譚登周說,“現在低保補助、養老金、土地流轉收入加在一起,生活不成問題。等身體硬朗點兒,我想養幾群蜜蜂,種上兩畝中藥材。”
時光回溯
方志敏生于1899年的黑暗舊社會,讓我們穿越百年時空,去看看當時方志敏家鄉湖塘村的醫療情況:
一個農民患著隔日一來的一寒一燒的病,他曉得這是打皮寒,他又曉得治打皮寒頂好的藥,就是鬼子丸——金雞納霜丸,農民只曉得叫鬼子丸,當他問人:“鬼子丸多少錢一個?”“一百錢一個。”(鄉村的藥賣得貴,每丸要賣一百錢)“吃幾個就會斷根?”“總要十幾個才會斷根吧。”“那吃不起,還是讓挨下去;有命就會挨好來,挨不好,死了就算吧!”買幾個皮寒丸來治病都無錢,病到后來,多數是肚皮上硬起一塊,眼珠發黃,農民不知是脾腫脹,而說是肚子里結了一個血果。病到這個地步,這人的健康,是永難恢復的了。小孩子打皮寒,更挨不住,寒燒十幾次,就會瘦得一層皮包骨頭地死去,每年暑天小孩子死得很多。
“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是防止老百姓因病返貧的重要保障。這個兜底作用很關鍵。”習近平總書記說。
“先診療、后付費”,“一站式”即時結算……當前,我國已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建立了覆蓋全民的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建立了大病保險等補充醫療保險制度,全面實施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發展多種形式商業健康保險,構建起多層次、寬領域、全民覆蓋的醫療保障體系,人人享有基本醫療保障。
從“廁所革命”到用水問題,從防治“小眼鏡”到增強體育運動……看似一些民生小事,實則都是健康中國的大事。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與國家整體戰略緊密銜接,政府始終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未來,全體中國人民將會享受到更多福祉。
青春導航
在時代的洪流面前,每個人都像一粒沙子,無法選擇出身,也不能選擇所處的時代,更不能憑一己之力徹底改變社會,只能被風浪裹挾著,漂來漂去。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經歷了無數苦難與屈辱,整個民族尚且如此,更遑論個人。
在滾滾歷史紅塵中,個人顯得無比渺小,可每一個人都是有血有肉的生命,都有各自的故事,每個人身上都彰顯著時代的烙印。
從節衣縮食到人人都能吃飽飯;從大部分人都是文盲、不識字到九年義務教育;從沒錢買藥只能等死到如今基本實現全民醫保……
每個人都是大時代洪流中的一滴水,你如何看待當今這個時代?作為整個時代的一分子,你對自己的未來有什么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