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技術對決風云涌,妙策破敵耀商途
- 80年代,都市逆襲傳奇
- 小俊愛湯圓
- 2940字
- 2025-05-17 00:05:00
第185章技術對決風云涌,妙策破敵耀商途
防輻射門內的警報聲突然轉為尖銳的蜂鳴,陳詩韻的量子糾纏目鏡自動切換成紅外模式。
實驗臺上那枚鉭電容表面突然浮現出IBM的暗紋水印,在電弧中時隱時現如同幽靈。
“調出莫斯科大學1981年的《量子隧穿效應》論文。”林睿涵解開襯衫第三顆紐扣,腕間輻射灼傷在晨光中泛著鈷藍色熒光,“讓三號實驗室準備重做暗物質催化實驗。”
黃慧剛要轉身,全息投影突然炸開成無數像素點。
明德集團的商標從數據流中具象成形,機械臂上的示波器顯示對方技術參數正以每秒三次的頻率進行量子躍遷。
陳詩韻突然抓住林睿涵的手腕:“他們的能量波動軌跡,和你在東京灣打撈的蘇聯潛艇殘骸……”
落地窗外的黃浦江突然掀起逆時針漩渦,二十三條跨洋光纜的實時數據流在林睿涵視網膜上閃爍。
他按住太陽穴忍受著記憶回溯的刺痛——前世那個暴雨夜,波士頓咨詢團隊在分析特斯拉超級工廠時,曾提到過類似的電磁共振現象。
研發中心負三層的粒子對撞室里,十二個實驗臺同時亮起警示紅燈。
戴著防護面罩的首席工程師摔了數據板:“見鬼!對方在鉭晶格結構里嵌入了量子糾纏陣列,我們的蝕刻機根本突破不了能級壁壘。”
“用液氦。”林睿涵扯松領帶,從陳詩韻胸前的防護服口袋抽出鋼筆,在防輻射玻璃上畫出扭曲的克萊因瓶結構,“把去年從切爾諾貝利廢墟回收的锎- 252同位素,按斐波那契數列注入冷卻系統。”
實驗員們面面相覷,有人小聲嘀咕:“這不符合曼哈頓協議的……”
“二十小時后明德集團就要召開新聞發布會。”林睿涵突然將鋼筆狠狠刺入操作臺的應急插槽,量子計算機的散熱孔頓時噴出淡紫色煙霧,“現在立刻啟動第四代同步輻射光源,我要看到每個原子的自旋方向。”
連續三十小時的強子轟擊讓實驗室充斥著臭氧的焦糊味。
當第七次模擬運算失敗時,穿著防化服的研發副總監終于爆發:“林總,我們必須調整策略!明德的專利壁壘已經覆蓋了七成工藝流程,與其在基礎研究上死磕……”
“你建議抄襲?”陳詩韻突然摘下目鏡,瞳孔里還殘留著量子糾纏的十字星芒,“知道為什么蘇聯的星鏈計劃會失敗嗎?他們在1983年就掌握了暗物質通信技術,卻因為照搬NASA的架構……”
爭論聲被粒子加速器的轟鳴吞沒。
林睿涵沉默著解開腕表,露出皮膚下跳動的量子芯片,那是用前世記憶具象化的神經接口。
當他將芯片插入主控終端時,整座實驗室突然陷入詭異的寂靜——所有顯示屏同時播放起1958年杜尚別實驗室爆炸的監控錄像。
“把實驗組分成紅藍兩隊。”林睿涵的聲音帶著金屬共振,這是量子超頻的副作用,“紅隊按明德的技術路線逆向破解,藍隊跟我去地下七層的湮滅反應堆。”他轉頭看向欲言又止的副總監,“記得給紅隊的粒子阱加上十二相位鎖,我可不想讓對手的監控衛星讀到完整數據。”
當陳詩韻在湮滅艙發現林睿涵私藏的KGB檔案時,粒子對撞機的警報突然轉為持續低鳴。
全息投影中,明德集團的量子屏蔽層正在吞噬長三角地區的通信頻段,其擴張模式與林睿涵前世經歷的5G標準爭奪戰驚人相似。
“把特斯拉線圈的諧振頻率調到19.85MHz。”林睿涵將陳詩韻按在布滿按鈕的操控臺上,指尖殘留著切爾諾貝利石棺的輻射塵埃,“還記得我們在新西伯利亞科學院偷錄的磁單極子實驗嗎?”
地下七層突然劇烈震動,湮滅反應堆的觀察窗迸發出孔雀藍的伽馬射線。
黃慧跌跌撞撞沖進來喊道:“紅隊那邊出事了!他們復現的量子阱開始吞噬……”
“正好。”林睿涵扯開防輻射服的領口,露出鎖骨下方跳動的幽藍紋路——這是上周潛入馬里亞納海溝安裝海底光纜時沾染的未知能量體,“讓紅隊把故障數據同步給藍隊的超算中心,我要用他們的錯誤路徑做拓撲量子糾錯。”(接上文)
湮滅艙的量子糾纏場突然發生偏振,陳詩韻脖頸間的翡翠吊墜在強磁場中懸浮起來。
她突然抓住林睿涵的手腕:“你故意讓紅隊復現錯誤路徑,是為了讓對方的監控系統誤判技術方向?”
林睿涵鎖骨下的幽藍紋路驟然收縮成莫比烏斯環的形狀,監控屏幕上明德集團的量子屏蔽層突然開始坍縮。
黃浦江面逆時針漩渦中心升起十二道激光束,將云層燒灼出正六邊形的光斑陣列。
“讓紅隊把錯誤參數打包成加密郵件。”林睿涵的瞳孔倒映著超算中心瀑布般傾瀉的數據流,“記得用1976年禮炮五號空間站失聯前最后傳輸的加密算法。”
當第七代同步輻射光源貫穿鉭晶格結構的瞬間,實驗室內所有防護玻璃同時浮現出克萊因瓶的三維投影。
首席工程師突然指著電子顯微鏡驚叫:“鉭原子在斐波那契數列注入下開始自組織排列!”
陳詩韻的量子目鏡突然爆出火花,視網膜上殘留的十字星芒與粒子對撞機的能量波紋產生共振。
她踉蹌著扶住操作臺:“快調整磁約束裝置的洛倫茲系數!”
林睿涵扯開防輻射服的袖口,量子芯片與主控終端接駁處迸發出伽馬射線暴。
前世記憶如潮水般涌入——1984年德州儀器實驗室那場改變半導體格局的意外火災,此刻正以量子糾纏的形式在鉭電容表面重現。
“啟動暗物質催化劑的十二相位鎖!”林睿涵的聲帶因輻射灼傷變得嘶啞,“讓三號實驗室把冷卻系統切換成莫斯科大學1983年未公開的液態金屬方案。”
粒子對撞機發出類似龍吟的轟鳴,湮滅艙的觀察窗突然變得透明。
十二組實驗臺的全息投影在空中交織成DNA雙螺旋結構,每個堿基對都在跳動著納斯達克的實時股價。
三天后,環球金融中心頂層的新聞發布會上,二十八個國家的媒體鏡頭聚焦在林睿涵的鈷藍色腕表上。
大屏幕正播放著新型量子芯片突破7納米制程的演示視頻,畫面中蝕刻機的激光束在鉭晶格表面雕琢出克萊因瓶拓撲結構。
“這是全球首款采用暗物質通信協議的商用芯片。”林睿涵輕輕叩擊演講臺,防彈玻璃材質的臺面頓時浮現出長三角地區量子通信網的立體投影,“其運算速度達到競爭對手產品的136倍,而功耗僅有四分之一。”
臺下忽然響起刺耳的電流雜音。
鄭銳舉著帶有明德集團徽標的錄音筆站起來:“據可靠消息,貴司的技術路線涉嫌抄襲......”
陳詩韻突然按下控制臺的暗紅色按鈕,會場穹頂降下全息投影幕布。
1979年克格勃絕密檔案的掃描件在空氣中緩緩展開,泛黃紙頁上的俄文批示與明德集團的專利申請書逐行對照重合。
“這份檔案今晨剛解密于莫斯科紅場檔案館。”陳詩韻的翡翠吊墜在量子通信頻段中微微震顫,“需要我現場連線俄羅斯聯邦科技部的伊萬諾夫博士嗎?”
發布會現場陷入死寂的三十秒內,林睿涵視網膜上閃過七家跨國企業的合作意向書。
他不動聲色地調整領帶夾上的微型反監聽裝置,耳中傳來黃慧興奮的耳語:“華爾街的做空指令開始轉向明德集團了!”
三個月后的財報會議上,財務總監的全息投影因激動產生數據畸變:“我們的市場份額從17.3%暴漲至58.9%,東京證券交易所剛剛批準了......”
陳詩韻突然扯了扯林睿涵的西裝下擺。
她胸前的防護服口袋滲出暗紅色光斑——那是上周在圣彼得森堡收購談判時,對方代表“無意”遺落的激光竊聽器正在融化。
慶功宴的香檳塔尚未搭建完畢,林睿涵的量子芯片突然接收到異常波動。
他借口檢查新投產的晶圓廠,獨自走進地下七層的湮滅反應堆控制室。
防輻射門閉合的瞬間,視網膜上跳動著二十七家代工廠突然提高報價的預警信息。
“果然來了。”林睿涵將手掌按在生物識別鎖上,鎖骨下的幽藍紋路與反應堆的冷卻管產生量子糾纏,“通知所有部門負責人,三十分鐘后啟動‘切爾諾貝利協議’。”
當慶功宴的彩帶飄落到地下七層時,陳詩韻發現防輻射玻璃上凝結著霜花。
她用指尖抹開冰晶,看見林睿涵正在全息沙盤上推演著密密麻麻的供應鏈圖譜,某個閃爍著紅光的坐標點正在向長三角經濟圈急速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