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午后,陽光溫柔地穿透稀疏的云層,斑駁地灑在音樂教室的每一個角落。教室里彌漫著桂花特有的甜香,與空氣中淡淡的墨香交織在一起,營造出一種寧靜而溫馨的氛圍。
顧言端坐在鋼琴前,身影被午后斜陽拉長,顯得格外專注而沉靜。他的指尖在黑白琴鍵上輕盈地跳躍,如同舞者在舞臺上演繹著無聲的舞蹈,每一次觸碰都激發出一串串肖邦《夜曲》中那熟悉而深情的旋律。我坐在窗邊,微風拂過臉龐,帶來一絲涼意,但我的心卻被這旋律深深吸引,盡管今日的演奏中似乎蘊含著某種不同尋常的情感。
“停一下。”我輕聲打斷了他,緩緩走到他的身旁。他抬頭望向我,額前的碎發被細微的汗珠微微打濕,眼神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迷茫,宛如一只在森林深處迷失方向的小鹿,無助而又渴望指引。我注意到,他的手指在離開琴鍵后仍在微微顫抖,指節因長時間的按壓而泛白,透露出他內心的掙扎與不安。
“我……我彈不好。”他低下頭,聲音細若蚊蚋,帶著難以掩飾的挫敗感,“每次彈到這里,就會不由自主地想起媽媽。”
我輕輕地握住他略顯冰涼的手,感受到他掌心的汗水,那是緊張與思念交織的證明。陽光透過窗戶,恰好灑在他的側臉上,為他輪廓分明的五官鍍上了一層柔和的金邊,而他長而翹的睫毛上,竟掛著幾滴細小的水珠,閃爍著晶瑩的光芒。這一刻,我仿佛能穿透他的外表,觸碰到他內心深處那份無法言說的思念與痛楚。
“閉上眼睛,”我溫柔地建議道,“試著去感受音樂本身,而不是刻意去思考每一個音符。讓情感自然流淌,就像河水順流而下,無需刻意引導。”
顧言聽從了我的建議,深吸一口氣,再次將手指輕輕搭在琴鍵上。隨著第一個音符的響起,整個教室似乎都被一種無形的力量所包圍,他的演奏變得不再拘謹,而是多了一份前所未有的釋然與深情。當最后一個音符緩緩消散在空氣中時,他轉過頭,對我綻放出一個淺淺的微笑,那笑容中既有釋然也有感激。
“謝謝你。”他的聲音輕得像一片羽毛,卻足以在我心中激起層層漣漪。
從那天起,顧言的世界似乎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他開始嘗試創作,用折紙作為記錄靈感的媒介,將五線譜繪制在各式各樣的紙上——從餐廳的紙巾到圖書館的借書卡,甚至是生物課的實驗報告,每一處都留下了他創意的足跡。“這樣更有趣,”他笑著說,“每個音符都承載著不同的故事,就像生活中的每一個瞬間。”
我看著他日益自信的模樣,不禁回想起那個雨天,他蹲在櫻花樹下,雙手揪著頭發,眼神中滿是迷茫與無助。如今的他,已不再是那個迷失方向的少年,而是蛻變成了一位自信滿滿、光芒四射的音樂創作者。
轉眼間,十二月的寒風悄然降臨。某天清晨,我在儲物柜的角落里發現了一個精致的折紙鋼琴,打開它,里面靜靜地躺著一張音樂會的門票。顧言的字跡工整而有力,上面寫著:“這是我第一次登臺演出,希望你能來。”
演出當天,我早早地坐在觀眾席的第一排,心中充滿了期待與緊張。當顧言身著筆挺的黑色禮服,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一般走上舞臺時,整個音樂廳瞬間安靜下來,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他的手指輕輕觸碰琴鍵,那一刻,我仿佛能聽到他心跳的聲音與琴音共鳴。
他演奏的是自己創作的曲子——《櫻花雨》。旋律中,我仿佛穿越了時空,看到了那個雨天的櫻花樹,看到了他顫抖的肩膀,以及我們共同度過的每一個溫馨而難忘的午后。當最后一個音符落下,全場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那是對他才華的認可,也是對他不懈努力的肯定。
演出結束后,我在后臺找到了顧言,他正細心地收拾著樂譜,看到我時,眼中閃過一絲驚喜與溫暖。他有些顫抖地從口袋里掏出一朵折紙玫瑰,遞給我,聲音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緊張:“我……我有話想對你說。”
我接過那朵玫瑰,發現每一片花瓣上都精心地寫滿了音符,它們仿佛是他內心情感的密碼,等待著我去解讀。陽光透過窗戶,將玫瑰染成金色,也照亮了他真摯的臉龐。他輕輕地握住我的手,掌心溫暖而濕潤,那是他給予我的最真摯的承諾。
“謝謝你,”他輕聲說道,“讓我找到了屬于自己的語言,也讓我學會了如何用音樂去表達那些無法言說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