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浩見了,嘆道:“要不都說要爭先呢?你看,下游哪兒有這上游多?”
妞妞也要去抓,被制止了。
張麗勸她:“河里啥都有,萬一咬到你手指頭怎么辦?你爸他皮糙肉厚,魚咬一口都咬不動的。”
孫浩、楊謙兩個人手不慢,張麗、姜婉才挖了半筐野菜,他們就撿滿收工了。
楊謙過來,接過姜婉手里的水果刀,繼續挖野菜。
姜婉小聲問:“秋天了,野豬會不會下山危害農收?禍害些莊稼是小事,萬一傷到人就不好了。”
咳咳咳,姜婉咳嗽了幾聲,想著接下來的話要怎么說。
楊謙看過來問:“衣服穿少了?是不是要感冒?”
看著也不少啊。天天吵著熱,怎么還要感冒?
姜婉又湊他近了些,才繼續說:“那個,秋天了。臘腸、臘肉、臘排骨什么的,可以做了。不能讓人只盯著河螺,那豈不是附近的都要吃滅絕?”
楊謙手上一頓,想了想才道:“知道了。為了群眾安全,保障秋收順利,會著手拉練排查一次。”
不違規,還有理有據,軍民一家親,理所應當。
姜婉也沒全依賴楊謙獵殺野豬,分散人們對河螺的注意力。
秋天除了可以做臘肉,還可以做臘魚嘛。
為了讓人更容易逮住河里的大魚,姜婉覺得在野外找個地方養蚯蚓。
蚯蚓養好了,就是最佳的魚餌。
養蚯蚓就像養家禽,知道它的食性,就不存在大問題。
蚯蚓是腐蝕性動物,喜歡畜禽糞便,以及稻草、雜草、樹葉、瓜果、菜皮、廚房殘余泔水。
具體的產出比例,在1:70左右。
也就是,養出一頓的鮮活蚯蚓,需要70噸左右的有機垃圾。
這個年代,各家傾倒的,除了煤灰殘余,幾乎全部都是有機垃圾。
單反是紙張、瓶子、紙殼都能賣廢品。
更不要說什么金屬鐵鋁了。
要問塑料?這可是鮮艷的糖果包裝,都會被當作書簽珍藏的年代。沒有塑料到處扔。
想到就做。
中午吃過飯,看著楊謙洗碗,就問:“每天的廚房泔水什么的,都倒去哪里?我想看看能不能在那里養蚯蚓。加些泉水,養出來的蚯蚓釣魚效果一定不錯。到時候,每家有空閑的時候,這個秋天可以多曬些臘魚。”
說了蚯蚓的養殖方法。
楊謙聽了,確認不需要姜婉太費精力。只需要他倒垃圾的時候,加些空間泉水、空間里的有機垃圾。比如去了黃豆的黃豆干,沒來得及摘的熟過頭的水果。
他就點頭,同意了。
空間泉水和空間產出的有機垃圾,效果是顯著的。一周,傾倒垃圾的地點就目之可見的有蚯蚓蠕動。到處都是松軟的空洞。
楊謙倒垃圾的時候,示范性的挖了一罐蚯蚓。
有人見了,過來問:“楊團,挖它干嘛?”
楊謙淡定地回:“這里的蚯蚓,河里的魚格外喜歡,釣大魚尤其好用。可能是院里的廚房垃圾都集中在這兒了,把蚯蚓養得格外肥吧。”
說完就走了。
團長的話,自然是要試一試的。
果然,一試就上頭,也不藏私。
沒兩天,消息就傳開了。
宣傳欄里,同時又多了一個教人做臘魚的連環畫教程。
院里婦人正樂呵呵收了第一波曬干的臘魚,下鍋一蒸,味道真不錯。
各家曬的,蒸好端上桌的,味道各有不同。家家滿意。
正在這時,隊里送來一批剛獵殺的野豬。
家家婦人又開始忙著做臘肉、臘腸、臘排骨。
這一忙乎,一個月就過去了。
中間悄無聲息地帶走了龐大山的母親和她帶來的姑娘。
因為大家都各自忙著看護自家院里掛著的肉,不敢出門,怕被野貓咬臟了。
所以,也沒引起什么大風波。
楊謙回來和姜婉說了。
姜婉問:“怎么這么突然?”
家家忙著曬臘肉,她們能作出什么事?
楊謙有些后怕:“就是因為大家都忙著曬臘肉,她才覺得有機可趁。和她的上線聯系,從廠子里偷盜了亞硝酸鹽,要弄到院兒里。”
說完,心里才覺得踏實些。他平時出任務開槍見血,都沒有這么受驚嚇。
姜婉也覺得心寒:“這是多大仇多大恨?居然要投毒。”
楊謙沒法進一步和姜婉說,只含糊地說:“他們那些人,不能稱之為人的。”
姜婉覺得聽了這種事,不做些什么,都很難平復內心的憤。
說:“周末我們再放一批黃豆吧。乘著地里收的黃豆,還沒收庫,分派之前。”
分派只能分派給具體有死任務的,有需求而又沒被分到的,會失落絕望。在這種情形發生之前,提前把這部分有需求的給填補了,自己的心情自然就平復了。
楊謙點頭,說:“好。”
周末兩個人單獨去了縣城,直奔目的。
把黃豆出了,兩人換了著裝、發飾,才又去逛黑市。
黑市里多了出售臘肉的,還是野豬肉做的。兩人對視一眼,沒做聲。
這臘肉肯定是家屬院里曬的。但是具體是送禮被賣,還是托人賣?這就不好說了。
他們兩個不好管,也管不著。
姜婉看見有人竟然賣河蟹,指著給楊謙看。
楊謙問:“要吃嗎?”
姜婉道:“買吧,秋天剛好吃這個。家屬院附近的河里可沒有。”
河蟹秋季常洄游到出海的河口產卵。有晝伏夜出的習慣,也不知道這河蟹哪里抓的,怎么抓的。
楊謙過去把那兩簍河蟹都買了。賣河蟹的男孩子,只要了五塊錢。
看楊謙出錢爽快,還問:“哥哥,您還要嗎?要的話,明天我再來。”
眼睛清澈,機靈。身上穿的很是破舊。
姜婉來了點興趣,問:“賣多少,你能換件棉衣?”
秋天過了就是冬了。
男孩:“我不買衣服,我要買糧食,給妹妹吃。”
姜婉不敢問他父母呢,只道:“河蟹好賣嗎?”
男孩搖頭。
姜婉笑著說:“這東西看著沒肉,有可能很多人還不會吃。所以不好賣。你要不要問我學學怎么做?”
男孩問:“河蟹怎么做?”
姜婉笑道:“教你可以,要收學費。”
男孩點頭:“多少錢?”
姜婉想了想:“下次我再來的時候,如果你河蟹還有,就一簍河蟹。”
男孩點頭:“好,兩簍。”
姜婉笑著和男孩說了河蟹的各種吃法。
最簡單的,就是清蒸。鮮河蟹,現蒸現吃,附些蘸料就很美味了。
愉快地聊完,姜婉就和楊謙走了。
楊謙走遠了問:“你明明不想收學費。”
姜婉聳聳肩:“我是不想收學費,但是我不能教會孩子。懂得互惠互利,那孩子才能路走得遠,人際關系上,才不會因為今天沒有付出就得到,以后也感覺理所當然而碰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