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太子行元服
- 重生,我在貞觀當太子
- 瀟沐澤
- 2465字
- 2025-02-15 19:00:26
東宮這幾日那叫一個熱鬧,好多皇子后妃都跑來探望。結(jié)果一看,李承乾除了有點小疲憊,還是那么活蹦亂跳的,可把不少人給失望壞咯!
倒是輕松了一段時間,這些天正練習孫思邈留下來的養(yǎng)身心法。
話說身處太醫(yī)院孫思邈在和太醫(yī)院的醫(yī)生進行了深入地醫(yī)術(shù)交流,又為積病多年長孫皇后診治病癥。
經(jīng)過一番望聞問切之后,孫思邈心中已然有了定論。
只見他不慌不忙地從隨身攜帶的藥箱之中取出筆墨紙硯,龍飛鳳舞地寫下了幾張食療的方子。
這些方子字跡娟秀、條理清晰,所用到的食材皆是常見之物,但搭配起來卻有著奇妙的功效。
待寫完最后一個字,孫思邈輕輕吹干紙上的墨跡,
然后將這幾張珍貴的食療方子交到了長孫皇后身旁的宮女手中,并詳細地交代了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
做完這一切之后,孫思邈起身準備離開。
一直在旁靜靜觀察的唐太宗李世民見狀,連忙上前一步說道:
“先生醫(yī)術(shù)如此高明,實乃我大唐之幸啊!朕有意留先生在朝中為官,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面對李世民拋出的橄欖枝,孫思邈微微一笑,拱手作揖道:
“多謝陛下厚愛,但草民生性自由散漫,實在不習慣官場的繁文縟節(jié)。行醫(yī)濟世才是草民的畢生追求,還望陛下成全。”
李世民見孫思邈去意已決,也不好再強留,只得惋惜地點點頭說:
“既然先生心意已定,朕也就不再勉強了。日后若有用得著朕之處,盡管開口便是。”
孫思邈再次謝過李世民之后,便轉(zhuǎn)身飄然而去,只留給眾人一個瀟灑的背影。
李承乾想了想,便建議孫思邀云游四方的時候,看看能不能整理出一本《本草》來,講述天下藥材的模樣、藥性、產(chǎn)地,孫思邈的確是個心撲在醫(yī)學上的人,當下就眼睛一亮,拿著行理去為后世留下一本系統(tǒng)的藥理典籍了。
李承乾本來也想著是不是弄所醫(yī)學院出來,但是放到這年頭未必行得通。
自隋朝開創(chuàng)科舉制度以來,無數(shù)寒門士子看到了改變自身命運、踏入仕途的曙光。
而唐太宗李世民更是英明神武,他大力推行活字印刷術(shù),使得書籍得以廣泛傳播,知識不再被少數(shù)權(quán)貴所壟斷。
這一系列舉措無疑為那些出身貧寒卻胸懷大志的學子們提供了更多實現(xiàn)夢想的可能。
然而,即便如此,人們對于科舉考試中的明經(jīng)科和進士科依舊趨之若鶩。
畢竟,一旦金榜題名,便能平步青云,光宗耀祖。相比之下,學醫(yī)之路則顯得冷清許多。
盡管世間曾出過像孫思邈這樣的神醫(yī),但總體而言,醫(yī)師這個職業(yè)在當時眾人眼中依然被視為低賤之業(yè),愿意投身其中者寥寥無幾。
此時此刻,在東宮里享受著悠閑假期的李承乾尚不知道,
他的母親長孫皇后正在心中盤算著一件大事——她覺得自己的長子已然長大成人,到了該舉行加元服禮并迎娶太子妃的時候了。
所謂元服禮,乃是象征男子成年的重要儀式,意味著從此刻起,他已告別青澀稚嫩的少年時代,即將步入承擔責任、成家立業(yè)的新階段。
而且既然是皇太子,那就更不能疏忽,長孫皇后和李世民商量了一下,又命軟天監(jiān)確定了良辰吉日,禮部便開始準備了起來。
二月之末,皇太子加元服。
一切遵循的都是周禮,繁瑣而嚴肅。
說起來,后世人們莫不以歐洲的所謂貴族爵位為榮,可他們的文化底蘊終究比不上中國深厚。
要論尊貴、氣質(zhì)、乃至奢侈,還是要看中國,與古代中國貴族的生活比起來,那些歐洲的王室都只能算暴發(fā)戶。
從西周周公制定周禮,一直延續(xù)數(shù)干年,歷經(jīng)滄桑,帶來的是更加深沉的文化底蘊。
到了后世,有人已經(jīng)忘記,所謂華夏,華者,服章之美;夏者,禮儀之大。這才是華夏!
李承乾在經(jīng)過一番精心地沐浴凈身后,身上所穿依然是那套屬于孩童的衣物,頭上梳著可愛的總角,兩條辮子一直垂落至腰間。
而此時,李世民則端坐在主家之位,身為一國之君的他,身著莊重而正式的易服,顯得威嚴無比。
此次元服禮特地選在了宗廟之中舉行,當一切準備就緒后,
禮部尚書許敬宗先是奏響了莊嚴的樂曲,隨后站起身來,抑揚頓挫地念起了一篇文采斐然的祭文,以此宣告元服禮正式拉開帷幕。
只見李承乾緩緩地解開自己的發(fā)辮,口中念念有詞:“令月吉日,始加元服。棄爾幼志,順爾成德……”
接著,他邁著沉穩(wěn)的步伐走下石階,來到水盆前洗凈雙手,然后快步走到殿前,高聲祝愿道:
“愿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愿大唐江山永固,國泰民安!”
這時,幾位侍女恭敬地捧著發(fā)簪和發(fā)冠走上前來。
李世民面帶微笑,親自拿起一把精致的玉梳,他的手穩(wěn)健有力,心中更是充滿了對這個優(yōu)秀長子的濃濃喜愛與驕傲之情。
隨著梳子輕柔地穿過李承乾的發(fā)絲,每一下都仿佛傾注了父親無盡的期許與祝福。
不一會兒,李承乾原本松散的頭發(fā)便被梳理得整整齊齊,并束起了一個象征成年的發(fā)髻。
緊接著,李世民小心翼翼地將發(fā)冠戴在李承乾的頭上,再用一支精美的玉管簪子將其固定好。
整個過程一氣呵成,盡顯皇家風范。
完成這一系列動作后,李承乾恭恭敬敬地向李世民行了叩拜之禮。
待他站起身來時,一旁早已等候多時的侍者趕忙上前,為他換上一套嶄新且正式的袞服。
這套皇太子的禮服乃是用上等絲綢制成,
明黃色的袍服上繡著栩栩如生的四爪蛟龍圖案,
配以華麗的絲絳和溫潤的美玉作為裝飾,更顯尊貴非凡。
李承乾的身形已然長成,身姿挺拔如松,舉手投足間都散發(fā)出一種與生俱來的尊貴和高雅之氣。
他那修長的身材猶如玉樹臨風,風度翩翩,令人不禁為之傾倒。
再加上這幾年所接受的帝王教育,更是讓他的氣質(zhì)愈發(fā)出眾,仿佛天生就是君臨天下之人。
此刻,在舉行冠禮的現(xiàn)場,眾人的目光紛紛聚焦于李承乾身上。
有的眼中流露出由衷的贊嘆之情,對這位年輕的皇子贊不絕口;
有的則帶著欣賞之意,暗自期許他未來能夠成就非凡大業(yè);
然而,亦不乏一些心懷忌恨者,他們嫉妒李承乾所擁有的地位和榮耀。
只見李承乾再次向李世民恭恭敬敬地行了一個大禮。
李世民面帶微笑,慈祥而又威嚴地看著自己這個優(yōu)秀的兒子,
待他站起身來之后,目光便落在了他的身上,開始上下仔細地打量起來。
片刻之后,李世民臉上露出了欣然的笑容,滿意地點點頭道:
“朕賜予你表字——高明!愿你日后能以高超之智慧、明睿之見識治理國家,成為一代明君。”
聽到父親的賜字,李承乾心中欣喜萬分,連忙退后一步,再次深深地施禮道謝:
“兒臣多謝父皇恩賜!此一生定當不負父皇期望,努力奮盡,為大唐江山社稷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
說罷,他抬起頭來,與李世民對視一眼,父子之間的默契與信任盡在不言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