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太子李承乾
- 重生,我在貞觀當太子
- 瀟沐澤
- 1790字
- 2025-02-15 17:15:06
李高明面色凝重地凝視著眼前的長孫皇后,深深感受到那無盡的關愛之情。
回想李承乾這個太子,卻在權力的旋渦中失去了方向,愧對母后,也辜負了父皇的期望,更是愧對天下百姓。
最終被貶為庶民。在流亡中,我看到過赤地千里,百姓顆粒無收…
而那些官府和世家豪族卻中飽私囊,可謂是‘四海無閑田,農民猶餓死’。
此世,我李承乾,乃大唐太子,自當要立下這不世之功,以彌補上一世的遺憾。
“母后,您就別哭啦,您看,兒臣這不活得好好的嘛!”
長孫皇后抹了抹眼角,快步走向孫思邈:“多謝孫道長的救命大恩吶!”
孫思邈趕忙搖手,“哎呀,治病救人是我的本分嘛!”
李承乾咬著牙,晃晃悠悠地站了起來,先給孫思邈作了個揖,“孫道長,您的大恩大德,高明我沒齒難忘?。 ?
孫思邈趕緊把李承乾扶穩。
李世民眼神一亮,不過也沒吭聲。
他走到李承乾邊上,手一揮,叫過來幾個捧著盤子的宮女,
“讓御膳房做的膳食,趕緊吃點吧?!?
李承乾這才回過神來,瞧見了身邊的父皇。
心里那叫一個感慨萬千,忍不住說道:
“哎呀,孩兒真是不孝,讓父皇您擔心了!”
李世民面帶微笑地說道:“沒事就好啊。”
言罷,他那銳利如鷹隼般的目光又轉向了孫思邈,
關切地問道:“太子如今身體狀況究竟怎樣了呢?”
孫思邈微微躬身行禮后,從容不迫地回答道:
“啟稟陛下,太子殿下的身體已然沒有大礙。
只需在接下來的幾日里多進些飲食,好生滋補調養一番即可恢復如初。”
聽到這個消息,李世民一直懸著的心終于落回了肚子里,他滿懷感激之情地對孫思邈說道:
“有勞孫道長費心了。以您如此高明的醫術,
若是肯留在宮中擔任太醫署的太醫令一職,那必定會造福更多人吶。
不知孫道長意下如何?”
然而,孫思邈卻連忙擺手婉拒道:
“陛下謬贊了,老道我向來自由散漫,早已習慣了云游四海、遍歷名山大川的生活方式。
實在難以適應宮廷中的種種規矩約束,還望陛下能夠體諒并寬恕我的無禮之辭?!?
李世民自然明白孫思邈這番話不過是推脫之詞,但見其去意已決,也不好再強行挽留,只得無奈地點點頭表示理解。
接著,他再次開口詢問道:
“既然孫道長無意為官,那么不知您可有其他愿望或者需求?
只要是朕力所能及之事,定當全力滿足于您?!?
孫思邈略作沉思,抬眼環顧了一下四周,然后才緩緩答道:
“多謝陛下美意。其實,老道此生別無他求,唯有一顆鉆研醫道之心始終未曾改變。
此次有幸來到繁華熱鬧的長安城,實乃一大幸事。
因此,我期望能夠與太醫署內諸位德高望重的醫師們相互切磋交流醫術心得,共同精進這濟世救人的本領。懇請陛下恩準!”
李世民心中暗自思忖著:“這哪里算得上是交流醫術??!
就太醫署里的這幫家伙,他們又怎會有那個資格與孫思邈相提并論呢?
哼,無非就是前來求情罷了!”
想到此處,李世民臉色一沉,高聲喝道:“既然如此,張正!”
站在一旁的張正聽到皇上點名呼喚自己,連忙誠惶誠恐地應道:“微臣在!”
李世民目光如炬,緊緊盯著張正,厲聲道:
“剛才朕所說的話,你可都聽清楚了?
從今日起,你等要全心全意地跟隨孫道長好好學習醫術,不得有絲毫懈怠。
若是孫道長在長安期間的衣食住行出現哪怕半點兒差池,朕定當嚴懲不貸,絕不姑息!”
聽聞此言,孫思邈不禁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
其實正如李世民所料,他此番前來確實只是順便替太醫署的眾人求個情而已。
畢竟大家同屬醫者,能相互幫襯一把自然是好事一樁。
然而令孫思邈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事情竟然發展成了如今這般局面,自己這下子算是徹底被坑慘了。
短時間內想要離開長安恐怕是無望了,即便李世民開口放他走,那群太醫署的人想必也絕不會輕易答應的。
果真是伴君如伴虎??!想到這里,孫思邈無奈地搖了搖頭。
而此時的李世民看到孫思邈那略顯尷尬的神情,嘴角卻不由自主地上揚起來,露出了一抹不易察覺的笑容,隨后揮了揮手說道:
“好了,你們都退下吧!”
然后他緩緩地轉過頭去,目光投向了站在一旁的李承乾。
就在此刻,長孫皇后與李世民并肩而立,二人的目光皆飽含著深深的關切之意,緊緊鎖定在這邊。
那眼神仿佛能夠穿透一切阻礙,直接觸及到人們內心最柔軟的角落。
而從他們口中說出的關心話語,更是如潮水般源源不斷、層出不窮。
一句句溫暖人心的問候,一聲聲充滿愛意的叮囑,交織成一片溫馨的海洋,將周圍的人都籠罩其中。
時間在這關切的氛圍中悄然流逝,沒有人去刻意留意究竟過去了多久。
終于,李承乾微笑著送別了長孫皇后和李世民,他的身影在夕陽余暉的映照下顯得格外修長。
隨著兩人漸行漸遠,那關切的話語似乎仍在空氣中回蕩,久久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