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1章 潛在的危機

鎏金蟠龍燭臺在養心殿次間投下搖曳光影,張若蘭捧著鎏銀纏枝蓮紋酒壺的手指微微發顫。三日前剛被內務府嬤嬤用竹板抽腫的掌心抵著冰涼的銀器,刺痛感讓她保持著最后一絲清明。殿外傳來靴聲囊囊,十二盞宮燈次第亮起,她聽見司禮太監尖細的唱喏穿透三重錦簾:“領班軍機大臣和致齋到——“

空氣驟然凝滯。

八名抬轎太監跪伏如蝦,金絲楠木轎簾掀起時帶起一縷伽南香。緋色仙鶴補服下伸出的手蒼白如骨瓷,拇指套著翡翠扳指叩在轎沿,叮的一聲似冰錐墜地。張若蘭本能地屏住呼吸,余光瞥見那截露在袖外的東珠手串——正史記載抄家時私藏的貢品,此刻正明晃晃纏在當朝第一權臣腕間。

“奴才給公主、額駙請安。“聲音像是浸過陳年雪水,和珅的目光掃過跪在最末席的張若蘭,忽然頓住。她后頸立時浮起細密冷汗,仿佛被毒蛇信子舔過的獵物,連發間那支鎏金點翠步搖墜著的珍珠都凝住不動。

固倫和孝公主的護甲叩在青玉案上,“喀“的脆響驚破滿室死寂:“阿瑪前日賞你的暹羅貢象呢?本宮倒要瞧瞧,能噴火戲球的靈物可比得上木蘭圍場獵的白虎。“

豐紳殷德正要答話,和珅已徑直走向主位。四爪蟒紋衣擺掠過張若蘭眼前時,她分明看見金線暗繡的云紋里藏著半枚血指印——三日前被杖斃的那個小太監,臨終前死死攥住她裙角求告和珅私販軍糧的證據,此刻竟化作冤魂纏在這華服之上。

“不過是個玩意兒。“和珅端起斗彩蓮紋蓋碗,碗蓋與杯身相碰的輕響讓張若蘭想起史書中“議罪銀“賬簿翻動的沙沙聲。他突然轉頭看向跪在角落的身影:“這婢子眼生得很。“

張若蘭感覺有冰錐沿著脊椎攀爬。三個月前穿越至今,她始終避免與這位巨貪正面相對,此刻卻避無可避。額間冷汗滑落,在地磚金磚上暈開小小水漬,倒映著和珅腰間那枚羊脂玉墜——正史未載的私印,形制竟與穿越時佩戴的“福裕“玉佩如出一轍。

“回中堂,這是上月內務府撥來的侍茶宮女。“豐紳殷德的聲音帶著不易察覺的緊繃。張若蘭看見公主嵌著東珠的旗鞋尖微微轉向自己,牡丹纏枝紋的鞋面在燭火下泛著冷光,像極了她穿越那日故宮博物院展柜里的文物。

和珅忽的輕笑出聲,腕間東珠撞擊聲如碎玉:“倒是生得與十公主幼時有三分相似。“這句話像柄淬毒的匕首,同時刺穿三個人的心臟。張若蘭聽見公主護甲刮過案面的刺耳聲響,豐紳殷德的呼吸陡然急促,而她自己袖中的玉佩突然發燙——這是穿越以來首次出現異象。

夜宴過半時,張若蘭借著添茶湊近主桌。伽南香混著血腥氣沖入鼻腔,她終于看清和珅案前攤開的奏折:赫然是江蘇巡撫閔鶚元彈劾兩江總督的密折!史書記載此人后來被和珅收服,成為“議罪銀“制度最大的執行者。此刻墨跡未干的“該員著即革職“朱批,正在燭火下淌著血般的紅光。

“當啷——“

鎏銀酒壺突然脫手砸在金磚上,張若蘭跪地瞬間瞥見和珅袖中滑出的黃綾密旨。那抹明黃刺痛她的眼睛,前世讀過的《清史稿》字句如驚雷炸響: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太上皇密賜和珅“便宜行事“手諭,成為后來嘉慶清算的七大罪狀之首。

“拖出去。“

公主的聲音比殿外秋霜更冷。張若蘭被兩個嬤嬤架起時,玉佩突然發出只有她能見的幽藍光芒。電光石火間,她看見和珅案幾暗格里閃著寒光的匕首——與二十年后刺向豐紳殷德的兇器形制完全相同。

“慢著。“

和珅的聲音讓所有人僵在原地。他踱步至張若蘭跟前,翡翠扳指挑起她下頜的力道恰到好處,既不容抗拒又不留淤痕。當那雙漆黑如墨的眼睛望過來時,張若蘭忽然明白史書所言“和珅目有雙瞳“并非虛言——那瞳孔深處竟真有兩重漩渦般的幽光在流轉。

“可讀過《古今圖書集成》?“

這莫名的問題讓張若蘭渾身血液凝固。穿越前她在故宮修復的正是這套雍正朝銅活字印本,此刻殘頁內容突然涌入腦海:“...丙辰年冬月,彗星襲月,有女攜異玉現...“后面字跡恰是她未能修復的部分。

“奴婢愚鈍,只識得幾個字。“她伏地時玉佩貼在心口發燙,仿佛在警告不可泄露天機。頭頂傳來紙張摩擦聲,和珅竟將那份密旨隨手擲在她面前:“念。“

張若蘭盯著“著和珅全權處置西北軍務“的字樣,耳邊響起史學家爭議百年的謎團——嘉慶元年白蓮教起義的兵器來源,此刻正在這紙手諭中得到印證。她強壓顫抖的嗓音逐字念完,殿內炭盆爆出火星的噼啪聲都清晰可聞。

“賞。“

當和珅將沾著朱砂的狼毫拋入她懷中時,張若蘭突然意識到這是致命的試探。史載和珅府中婢女因誤觸批紅筆被杖殺者不下十人,此刻那支筆桿上未干的“準“字,正緩緩暈染她素白的前襟,宛如心口綻開的血花。

三更梆子響時,張若蘭跪在抄手游廊的雪地里。玉佩的灼熱已蔓延至四肢百骸,她望著正殿窗紙上和珅與豐紳殷德對弈的身影,忽然讀懂那局棋——和珅執白子布的是“天羅地網勢“,而豐紳殷德的黑子正陷入十面埋伏。

“姑娘好手段。“

陰惻惻的嗓音在身后響起,公主府總管太監的皂靴碾過她凍僵的手指。張若蘭抬頭望見檐角鐵馬,想起此刻懸掛其上的銅鈴,二十年后會成為豐紳殷德自盡的陪葬品。寒風中,她對著主殿方向無聲翕動嘴唇:

“我會救你。“

雪片落進眼底時,她終于看清正史未曾記載的細節——和珅腰間玉墜的滿文紋樣,與她的“福裕“玉佩組合起來,正是乾隆御筆“豐紳殷德“的全稱。

鎏金銅爐里的龍涎香在殿內氤氳成霧,張若蘭垂首跪坐在席末,余光卻死死鎖住主位上那個蟒袍玉帶的男人。和珅正舉杯與蒙古親王談笑,指尖翡翠扳指在燭火下泛著冷光,仿佛毒蛇鱗片。

“蘭姑娘,該給各位大人添酒了。“身后嬤嬤的提醒讓她猛地一顫,銀壺險些脫手。案幾上那串瑪瑙瓔珞突然滾落,她慌忙俯身去撿,卻聽見頭頂傳來一聲輕笑:“聽聞豐紳殷德新收的侍妾通曉詩文,何不即興賦詩助興?“

血液瞬間涌上耳際。張若蘭抬頭正撞上和珅似笑非笑的目光,那眼神像浸了冰水的刀刃,將她從發梢到指尖都剖得透徹。前日公主訓誡的話突然在耳邊炸響:“你以為偷看老爺書房的事,當真無人知曉?“

“奴婢才疏學淺......“她伏地叩首,袖中指甲幾乎掐進掌心。殿內歌舞不知何時停了,連乾隆都饒有興致地轉過臉來。豐紳殷德在對面席上攥緊了酒樽,青瓷盞沿凝著半滴將落未落的琥珀色酒液。

“李太白有詩云'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姑娘以為如何?“和珅漫不經心地轉著扳指,殿角銅漏的滴水聲突然變得震耳欲聾。張若蘭渾身發冷——這分明是她三日前在書房謄抄的詩句!

冷汗順著脊梁滑進衣領,她忽然瞥見和珅腰間晃動的東珠手串。記憶如驚雷劈開混沌:史書記載嘉慶四年查抄和珅府邸時,私藏東珠正是逾制大罪。此刻那十二顆拇指大的珍珠正泛著詭異幽光,像十二只窺視的眼睛。

“奴婢斗膽續貂......“她深吸口氣直起身,瞥見豐紳殷德驟然繃緊的下頜線,“莫道朱門深似海,自有青史照汗青。“話音未落,蒙古親王手中的金杯“當啷“墜地,滿殿死寂中,唯有和珅撫掌大笑:“好個'青史照汗青'!當賞西域葡萄酒三斛!“

夜風卷著雪粒撲進回廊時,張若蘭仍在發抖。領賞的宮女捧著鑲金木匣與她擦肩而過,漆盒縫隙里隱約露出《平定準噶爾方略》的靛藍封皮——這分明是軍機處密檔!她突然想起方才席間,和珅向乾隆進言要加強烏里雅蘇臺駐軍,而史載豐紳殷德正是被流放至那片苦寒之地。

“蘭姑娘留步。“陰影里轉出個面白無須的太監,手中拂塵攔在月洞門前,“和中堂請您移步瑯嬛閣,說是......鑒賞新得的顧愷之摹本。“遠處傳來巡夜侍衛的腳步聲,驚起寒鴉掠過琉璃瓦,扯碎滿地月光。

瑯嬛閣的暖閣里,和珅正在臨摹《快雪時晴帖》,狼毫筆尖懸在“力不次“的“次“字上久久未落。“知道為何留你?“他突然開口,筆鋒重重頓在生宣上,墨跡瞬間洇成猙獰的爪形,“今日宴席那道櫻桃肉,用的是御賜的遼東東珠碾粉調味。“

張若蘭踉蹌后退撞翻博古架,宋代官窯梅瓶應聲碎裂。和珅拾起片碎瓷輕吹,裂口處竟露出夾層中泛黃的紙卷——“李侍堯案贓銀三百萬兩,實繳一百五十萬“的字跡赫然在目。窗外風雪呼嘯聲中,她終于聽懂那東珠手串碰撞的脆響,原是歷史車輪碾碎螻蟻的哀鳴。

主站蜘蛛池模板: 社会| 大荔县| 延津县| 积石山| 沙湾县| 玛沁县| 新宁县| 元朗区| 鄢陵县| 滨海县| 迁安市| 稻城县| 邵东县| 和田市| 泸溪县| 宁武县| 碌曲县| 莎车县| 海城市| 钟祥市| 沙河市| 三台县| 商都县| 井冈山市| 平利县| 民和| 红原县| 伊吾县| 三河市| 抚远县| 高安市| 咸阳市| 龙泉市| 团风县| 锦屏县| 百色市| 丽江市| 祁连县| 聂荣县| 平度市| 鄂尔多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