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假死荀攸
- 三國:我叫劉琦
- 九月迢迢
- 2085字
- 2025-03-14 08:00:00
長安一處破落小院之中,早已枯竭的井中,一個年輕的身影,緩緩探了出來。
小院中早已等候的人群急不可耐的上前:“皇甫嵩剛入長安,便被擒獲下獄。前日被那渭陽君下獄之人至今沒有一個能被贖出來。
董卓那賊子要殺皇甫嵩的心思已經昭然若揭。我等難道還要按照原計劃行事?”
“我家那子侄如今還在獄中。若是此時再上言,只怕是必定觸怒董卓。若是如此······”
“諸公所言甚是。此番行動只怕我等皆會暴露。別說交好那皇甫義真。只怕是要陪著那皇甫義真魂歸幽都。實屬不智。”
“此事應當權衡,權衡一番。”
荀攸只是靜靜的聽著小院之中,這十數位王孫公卿七嘴八舌的訴說著,風險和疑慮。并未表態。而是找了一處看上去稍微干凈的地方,盤膝而坐。
將眾人表情盡收眼底之后,才緩緩開口:“帝不信那王允。故而安排攸假死脫身,以聯合諸位。
然攸未曾想到。能讓陛下信任推崇之君,竟是這般膽小如鼠,鼠目寸光之輩?
若真是如此,那攸便回稟陛下,按照諸公之策行事罷了。”
說著便起身拍了拍身上沾染的灰塵,想要重新回到那井中,依這密道離開。
“旬公達,我等只是與你商議。何故如此,何故如此啊。”
荀攸聞言,轉身看著出言之人:“商議?可我怎觀之,諸公已經下了決定了?陛下詔喻有何可商議?”
這番話讓那出言之人頓時面紅耳赤。
他們都很清楚,此時的荀攸代表的便是劉協,如今大漢最名正言順的帝王。奈何董賊勢大,此番營救皇甫嵩之事,一個不慎,只怕他們這些人一個都活不了。
“哎!”荀攸輕微的嘆了口氣:“我知諸公,是怕了那董卓。然攸何曾不怕?家祖旬爽旬慈明,不也是被那董卓殺害?
如今天子蒙難,漢之不興。關東諸侯又內戰不斷。這天下只能依靠我等。我等豈可再退?
退不了也不能退。”
說到這里荀攸停頓了一下,看著面前的諸公:“諸公。殺董卓易爾,然救陛下難爾。
今陛下與那王允虛與委蛇。欲借王允之手,除掉西涼之兵。朱儁調任,皆是為此。
然,王允亦是如董卓一般之賊子。如何能信?
若能說服皇甫嵩,在董卓身死之后。舉兵勤王。加之吾堂叔荀文若,說服袁紹與朱儁合兵,由洛陽而入長安。
則天下可定。
諸公之功勞,猶如從龍。”
聽著荀攸的話,一人突然問道:“文若當真能說服袁本初?”
荀攸點了點頭:“正是。堂叔已有信件于吾。言那袁本初已經答應。不僅如此,屆時我穎川旬氏,也自當響應。”
聽聞此言,眾人的臉上出現如釋重負的神情。
言及此處荀攸再次說道:“且諸公無需被那劉琦小兒之計謀,所誆騙。”
眾人聞言,神色微變卻有些疑惑:“此事何解?”
“哼!”聞言荀攸輕哼:“那劉琦只怕也看出了董太師,不愿殺皇甫嵩。故而與董白合力上演了此番計策。不若是想獨得那皇甫義真的善意。故而借助其手,謀劃西涼商道罷了。
若董賊真敢殺皇甫,又何必抓而不殺?”
眾人聞言,不由得浮現原來如此的表情。
“難怪,我就說總覺得此事蹊蹺。但一直說不上來哪里不對。原來如此,原來如此。老夫明白了。后日董太師宴席,老夫自會為那皇甫嵩進言。”
“對對,圣上交代我等怎可拒絕?如我等忠漢之臣,自然是為陛下肝腦涂地,萬死無悔。”
荀攸拱了拱手:“如此就勞煩各位大人了。”
眾人也是齊齊回禮,一副誓死無悔的架勢。
······
牢獄之中,劉琦向著賈詡拱了拱嘴:“這位便是名將皇甫嵩?”
說實話皇甫嵩的形象和劉琦的刻板印象真的對不上,名將哪個不是膀大腰圓,至少也要威風凜凜。但這皇甫嵩,看上去竟是瘦弱的老農形象。
這要走在路上,不知道的真以為是一位長日下地的農人。
可以說沒有一點將領的感覺。甚至感受不到其身上散發的殺氣,更沒有那種整日在戰場上的血腥味。
賈詡咧嘴一笑:“小看他的人都死了。”
劉琦也是默默的點了點頭,他自然是不會小看這漢末三軍神。
不過皇甫嵩的這形象,當真具有極強大的欺騙性。
難怪說,兵者,詭道也。原來軍神的形象,天生都能騙人。果然是虛則實之,實則虛之。
自入獄,皇甫嵩便和蔡邕兩位聊著對坐而聊。這一聊就已經是十幾個時辰了。
蔡邕也難得在今日,沒有理會他那心肝寶貝——漢書。
至于兩人聊的什么,劉琦自然是不知道的。他和他老師的獄中還是有些距離,能遠遠的望見,但是聽不見說的什么。
不過從兩人的神色上,也能看出來,那是相談甚歡。
“汝那恩師,對你當真不錯。”賈詡老神在在的嘬著酒水。自從待在這牢中,賈詡這酒癮是一日五次,不帶停的。用他的話,難得碰見個有錢的主。沒癮也得喝上幾番。
本來劉琦還想著灌醉這賈詡套套話,但事實證明,從西涼出來的,那酒量都不是吹的。
看著地面酒翁林立,也就放棄了這種打算。別話沒套到,反倒讓人套了話,那就貽笑大方了。
叮叮當當,一串密集的響動。劉琦牢房的門被打開了。
“公子,蔡大家,召您一敘。”牢頭帶著笑意,快速的打開了劉琦牢門上的鎖鏈。
“哼!這牢坐的比在家還舒服。”
賈詡聲音幽幽,他想出這個牢門,那可是萬萬不行的。有這特權的唯劉琦一人而。
劉琦也未理會賈詡話,將自己的儒衫整理一番。
“要不要沐浴更衣一番?那位不吃你這一套。傳聞皇甫嵩,學得可是那公羊。”
劉琦聞言心中謝過賈詡的提醒。
“九世之仇,猶可報乎?
王道復古,尊王攘夷,十世之仇,尤可報也!”
這便是公羊,不拘小節,但大復仇也!難怪,王允要用這種手段,交好皇甫嵩。
這學公羊的可謂是“瘋子”,辱我一句,便殺你滿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