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羅城,大批部隊正在出城向東進發。
這是新蘇丹召集的大軍,目標直指剛在紅海區域崛起的朱文奎。
軍隊所過之處,沿途商隊紛紛避讓。
而在商隊之中,卻有戴著斗篷偽裝的錦衣衛密探悄然觀察著這支部隊的情況。
隨后,錦衣衛密探將收集的情況通過無線電裝置發往蘇伊士城。
.............
蘇伊士城,軍備還在進行中。
朱文奎在城堡頂層,通過鷹眼觀察著城里城外的情況。
因為準備工作和宣傳做的好,成立的人并沒有出現混亂。
而城外,原本防衛海岸線的岸防炮被卸下,裝上了福船和阿拉伯戰船,根據船體的吃重和重心,裝配的火炮各有不同。
但相比之前,船上的火炮數量已經多了數倍,也不知道到時候數船齊射會是怎么樣的光景。
“陛下,有來自開羅的電報。”
朱文奎斷開與雄鷹的聯系,睜開眼。
他接過電報查看。
電報上說,新蘇丹巴爾斯貝伊派出了4000人的部隊出征。
其中:
王室馬穆魯克1000人。
這是蘇丹大軍的核心與骨干,也是蘇丹的私人衛隊。
他們包括新任蘇丹親自購買、給養與訓練的馬穆魯克,另一部分是從前任蘇丹收編而來。
王室馬穆魯克在擁有最好的訓練、武器、盔甲與最高額的酬勞,是戰斗中的重要攻堅力量,也是其他部隊的旗幟。
另外2000人,是擁護新任蘇丹的埃米爾馬穆魯克。
這些為軍官與地方官的埃米爾服務的馬穆魯克部隊,因為其主人無法像蘇丹一樣運用大量資源,其部隊也無法如王室馬穆魯克般使用軍事學校與訓練場,因此戰斗力屬于第二梯隊。
另外,還有400多哈勒嘎。
哈勒嘎是馬姆魯克的自由騎兵,他們雖由蘇丹直接統轄,卻沒有資格獲得蘇丹提供的資金訓練和武裝,士兵還必須為自己準備裝備。
這些哈勒嘎其實都是來自伊兒汗國與安納托利亞的逃難勢力,以出賣武力的形式獲得馬穆魯克的庇佑。
最后600人是仆從軍。由居住在馬穆魯克境內的各種游牧部族組成,就像朱文奎的飛沙衛一樣。
看完這些電報內容朱文奎眉頭一皺。
“讓他們再探,務必將敵軍陣型,兵種配置給弄清楚發過來。”
“是,陛下。”
錦衣衛情報局指揮使邢靖宇領命離去。
兩個時辰后,新的電報發回。
朱文奎立即叫來兵部尚書和中軍都督兩人,探討軍情。
...........
御書房內,十名太監拿著木偶在地上擺放,擺好的地方貼上紙條以注明。
通過這種簡易沙盤的模式,朱文奎將敵軍的情況展現出來。
他親自說明道:
“敵人的軍隊,以騎兵為主,包括1000王室馬穆魯克與2000埃米爾馬穆魯克,位于正中。兩側是400哈勒嘎輕騎兵,后方600名仆從軍押運物資?!?
中軍都督馬文煥認真聽,仔細看,等朱文奎說完,出聲道:“這種軍隊,適合沖鋒陷陣,強就強在那沖殺的時候,沒有對等兵種,很難與其抗衡。微臣覺得不能出城與之硬碰硬,還是堅守城池,等其疲弱,再尋找機會動手的好。”
兵部尚書謝伯鴻也出聲:“陛下,敵人氣勢洶洶,當避其鋒芒不可力敵。而且其遠道而來,又是騎兵為主,所帶輜重必然不多,拖的時間越久,我們越有機會。而且,我們還可以在其攻勢疲弱后,斷其后路補給。”
兩名軍事大臣說的都有道理。
與3000馬穆魯克精銳騎兵硬碰硬,肯定是不行的。
但在開戰之初,給敵人一擊重創倒是可以。
他說出自己的想法。
“敵軍前來,主要目標肯定是我。我在蘇伊士城坐鎮,讓索赫納城堅守不出,就算他們派兵去攻打索赫納城也不會有效果。而當敵方大軍進攻蘇伊士城時,我們可以派出一支誘兵,佯裝兵敗往港口區的南門逃去。敵軍如果追擊,就會落入伏擊點,到時候海上火炮齊射,定能讓他們3000精銳騎兵受重創?!?
馬文煥和謝伯鴻聽后,順著皇帝的思路開始思考。
謝伯鴻贊道:“陛下英明,此計一旦成功,敵軍銳氣盡失,以后的仗就更好打了?!?
馬文煥抱拳:“陛下,臣請帶兵誘敵。”
朱文奎點頭:“誘敵要考慮周全,這樣吧,你帶一隊騎兵去城外,在不同可能遭遇敵軍的地方來回試跑,務必弄清楚能多久時間跑回城中,切不可有紕漏?!?
馬文煥領命,立即組織了誘敵的騎兵隊。
為了能夠吸引住敵軍追擊,數量太少是不行的,為此,湊出了將近500騎兵,其中還包括了飛沙衛。
他們將幾個誘敵點都跑了,并將來回時間記下上報,好讓配合的海上炮兵明白在什么時候準備。
.........
兩天后,敵軍來襲。
果然如朱文奎判斷那樣,并沒有分兵去進攻索赫納城,而是全軍開往蘇伊士城。
在其抵達城外10公里時,朱文奎就通過天空翱翔的雄鷹,將敵方情況了解的更清楚。
敵方在快要接近蘇伊士城時,變換了陣型,裝備弓箭、標槍的哈勒嘎輕騎兵脫離大部隊,沖了過來。
另有300攜帶彎刀、輕盾的仆從軍,跟隨沖向蘇伊士城。
這在東方,叫做掠陣,以輕騎兵輕步兵吸引敵方軍隊出擊。
而引出來后,那3000蓄勢待發的精銳馬穆魯克騎兵將會發動沖鋒。
在這個人命賤如草的奴隸制王國,是最方便有效的戰術了。
朱文奎冷笑,既然敵人想要戰,那就給他們機會。
他揮動手中小旗。
下面校尉看到后,立即吹響號角。
蘇伊士南門打開,500騎兵從南門沖出,殺向那些誘餌。
哈勒嘎輕騎兵也迎面沖了過去。
領軍沖鋒的馬文煥提起尖槍,一馬當先,在接近敵人時,尖槍突刺,正中敵騎脖頸。
只一槍便格殺了對手,但騎兵沖鋒可不能停,他和身后兩邊的騎兵繼續殺向敵人。
一個照面,便將原本就松散的哈勒嘎輕騎兵擊潰了。
而那些仆從步兵,連忙逃開。
這時,3000敵騎從兩翼悄然包夾而來。
他們這套戰術一旦成功,蘇伊士城的500騎就難逃出這種包圍進攻。
可惜,早就有準備的馬文煥,已經在兩翼包夾前,帶著騎兵隊往東北方撤去。
見此情況,3000敵騎毫不猶豫的追擊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