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氯酸鉀和紅磷做的起爆藥,炮彈立刻開始試制。
因為沒有膛線,帶彈頭和尾翼的現(xiàn)代結(jié)構(gòu)炮彈暫時是沒法做出來的。
還是要用這個時代的球彈。
但結(jié)構(gòu)上會有改變。
表面它還是一個鐵球,但內(nèi)部是中空的。
它是用鍛造法制作而成,外殼用5張熟鐵皮拼裝鉚接在一起,然后工匠們用小錘子一點點將外形敲打圓滑。
而這個球彈有一個灌藥口,用來預裝黑火藥,然后在內(nèi)壁貼上起爆藥。
炮彈中黑火藥的分量還不確定的情況下,工匠們制作了幾款填充不同劑量的黑火藥炮彈。
經(jīng)過幾次實爆后,確定了其中一個裝藥量。
而在炮彈裝藥確定后,鶴九山又收到了皇帝的一張圖紙。
圖紙上繪制著皇帝要求的青銅炮整體形態(tài)結(jié)構(gòu)。
那是一個移動炮座,也是朱文奎記憶中的紅夷大炮的摸樣。
只要將炮身后三分之一固定在炮座上,沉重的青銅炮,就能在平坦的地方輕松移動轉(zhuǎn)換設(shè)計角度。
鶴九山拿著圖紙,立即回機關(guān)營造司去讓工匠們照做了。
............
五日后,青銅炮完工。
城堡御書房,朱文奎聽取鶴九山的喜報。
身旁除了牛旺德外,還有一位,就是為這次試射立下功勞的御用煉金術(shù)士艾伯哈德,
(煉金術(shù)士艾伯哈德)
鶴九山臉色帶著壓抑不住的喜悅。
“陛下,炮彈已經(jīng)做好,臣請陛下觀摩試射。”
總算做好了,花了一個月時間,其他部隊已經(jīng)做好了攻城訓練,就差這個攻城利器了。
朱文奎起身:“走,去看看。”
牛旺德高聲道:“陛下出行....”城堡內(nèi)各方立即開始準備。
一行人浩浩蕩蕩離開城堡,出了索赫納城,前往城北郊訓練營。
等朱文奎到了,火炮試射開始。
貝都因飛沙衛(wèi)散開在四周巡弋,防止有人窺視。
軍士左右站列守護。
工匠們拖著三個青銅炮身過來,合力將炮身拖舉到移動炮架上,然后將壓鎖扣緊,將炮身固定。
炮口對向前方三個土堆。
“陛下,準備好了,是否開始?”鶴九山問道。
“要做就做全,把所有步驟都做一遍。”朱文奎命令,只有整個過程都演示過了,才能更好的發(fā)現(xiàn)問題所在。
“是陛下。”
鶴九山小跑到火炮那邊,下達命令。
工匠們隨即開始操作。
他們用布包裹的棍頭,在炮管中來回抽拖清理炮壁殘留火藥渣,然后用長柄小鏟子鏟去炮壁上粘連的火藥燃燒物質(zhì)。
清理完后,工匠們推動炮座,進行瞄準。
這時候的前裝滑膛炮都帶有一定的仰角,為的是射程能遠點。
瞄準方面,目前火炮發(fā)射計算的射擊諸元還沒有實現(xiàn),工匠們采用了直秒和預估的方式判定。
他們各自瞄準了200米外的土包,進行了炮身角度的調(diào)整。
隨后一名工匠把火藥包放入炮管,用長棍推入。
等火藥包到底后,炮尾處的工匠,會用一個帶著彎鉤的器物探入炮管后方的火門孔,將火藥包的引線勾出。
隨后,一枚黑色鐵彈被工匠們小心放入炮身。
他們不得不小心,這玩意要是撞擊是會爆炸的,畢竟氯酸鉀和紅磷做的起爆藥敏感度很高,發(fā)射炮彈也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
做完這些后,他們退后,各站在自己所屬的炮位后面,拿起小旗揮動。
這是演示戰(zhàn)場情況下的消息傳遞,表明他們完成裝彈,處于預發(fā)射狀態(tài),等待命令。
100米外的鶴九山,揮動旗幟,命令發(fā)射。
隨即,從左至右,三門青銅炮依次點燃引火線。
尾部白煙冒起,幾秒鐘后,三聲巨響,炮身猛地后退,炮口火光閃動。
炮彈在炮室內(nèi)火藥爆燃后瞬間產(chǎn)生的高溫高壓燃氣壓力作用下,高速射出炮口。
3枚炮彈,以小角度拋射,射向了前方。
中間的土山被炮彈射中,在撞擊剎那,炮彈內(nèi)的填充彈丸因為慣性猛地甩向前方,撞在內(nèi)壁上的起爆藥上,瞬間引發(fā)了起爆藥,隨后炮彈內(nèi)部黑火藥爆燃,高溫高壓擠爆了鐵皮外殼。
中間土坡炸出一個小坑,那些豎在附近的稻草人身上滿是的彈丸和碎片。
而另外兩個土包,卻沒有被命中,炮彈一個落在前面,一個落在后面。
這就是目前技術(shù)下的火炮效果,而且還是經(jīng)過朱文奎技術(shù)改良后的。
放下手中的單筒望遠鏡千里鏡,朱文奎臉色不悅。
威力太小了。
爆炸威力對付步兵還行,用來轟破城墻,需要更強的火藥配方。
或者用大量的炮彈來以量取勝。
他看向身邊的煉金術(shù)士艾伯哈德,短時間內(nèi)配制出更好的炸藥不現(xiàn)實。
還不如用大量炮彈嘗試破開蘇伊士城的城墻。
隨即,他命令鶴九山全力開工生產(chǎn)。
............
半個月后,集合全城工匠之力,200枚炮彈,還有相應(yīng)的黑火藥做好。
同時還有8個炮身,其中4個用于射擊,另外4個用于輪換。
至此,該開始對蘇伊士城的攻略了。
為此準備了一個多月的六部官員們,立即發(fā)難。
那3名沙盜幸存者被帶到城北官府廣場上,由官府捕快,衙役,以及各坊區(qū)的地保向全城宣傳。
人們蜂擁前往城北的官府廣場,看著那三位捆綁在木樁上的沙盜。
一名索赫納城刑房文書,高聲宣告他們的罪名。
人們聽到的是,蘇伊士城城主嫉妒索赫納城的繁榮,為了破壞索赫納城的商業(yè)環(huán)境,專門雇傭了這批沙盜來搶掠從索赫納城出來的商隊。
這樣的行為引起了圍觀者的巨大反響。
這座海港城里,大多數(shù)都是和海上貿(mào)易有關(guān)系的,大家都是依靠著港口吃飯,現(xiàn)在城主做的一切,讓索赫納城欣欣向榮,大家都懷著美好愿景期待未來。
他們都不想這一切被破壞。
這種氣氛下,暫代索赫納城知府的卓玉明,高聲道:“我們東方有句俗語:叫做有仇必報,而在這里,也有同樣的諺語:??????????????????????。索赫納城是不會被別人欺負后,還不敢反抗的。城主決定,派兵攻打蘇伊士城。”
下面的人情緒同樣激動,在人群中安排好的那些高聲喊道:“??????????????????????。”
在他們的推動下,聲浪一片接一片,都在喊著同樣的話語。
??????????????????????這句話,正好應(yīng)了他們的文化,引起了大量共鳴。
其本意就是‘要向每一個敵人討回血債、仇恨相關(guān)的公道、要對每一個敵人進行清算’
相當于阿拉伯的復仇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