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機的制造在進行中。
制作難度也在逐步增大。
鍋爐容器和氣缸就是最難邁過的檻。
鍋爐鑄鐵件制造當天,朱文奎專門來到機關營造司視察。
2米高的泥模被十幾名工匠抬出,放在空地上。
然后輕輕敲破外面的泥殼,露出了鑄造體。
外形上看,是看不出問題的,要用其他方法來測試鑄造件的密閉性。
隨即,內廷機關營造司司主梅九山指揮工匠們把鐵索套在鑄造件環口處,合力將其拉上鐵架。
而后,兩名捆好繩索的工匠,被拉上空中,將一桶桶水從鑄造件上面的口灌入。
連續灌入了幾十桶水后,工匠看著里面的情況,用阿拉伯語道:“有一半了。”
梅九山示意繼續灌水。
當水灌入三分之二的時候,鑄造件的壁面滲出的水滴。
這意味著鑄造件內部有無法修復的微小裂痕。
朱文奎露出失望表情,這樣的鑄造件根本就做不了鍋爐,一旦壓強達到一定程度,很容易破裂。
“不要灌了,重新鑄造。”他出聲命令道。
梅九山遲疑下,請示道:“陛下,泥鑄法可能不行,小臣有一法或許可以做出合適的鍋爐和氣缸,就是此法需要重新制備模器,還要招募新的工匠,恐怕又要耽擱一些時間。”
“哦,說說看。”朱文奎感興趣地問道。
“小的。小臣自幼跟著家里學習打鐵,曾經聽說有一種蠟模秘術,使用蜂蠟或黃蠟塑造出所需器物的模型,然后在蠟模外覆蓋一層細膩的耐火陶土形成外范。通過加熱烘燒,蠟模會完全融化流失,留下一個空殼。最后,將熔化的銅液澆灌到這個空殼中,冷卻凝固后即可得到精美的鑄件。原本以為在國內才有,后來聽成立的工匠說及,開羅那邊的能工巧匠,也會用此法。”
這應該就是失蠟法。
朱文奎沒有說出來,只是點頭同意了用這種鑄造法來制造鍋爐。
隨即,他讓卓玉明負責此事。
卓玉明原本就準備派人跟著商隊前往開羅大聽馬穆魯克王權內亂的情況,這是就一并讓派去的人處理。
..........
時間一天天過去。
蒸汽機因為鑄造技術的問題,暫時停止,要等開羅的工匠過來才行。
索赫納城卻已經適應了新城主的管理。
雖然他們現在還沒弄清楚城堡里高高在上那位到底是什么身份。
但已經接受了官府的管理模式。
索赫納城北官衙。
臨時充當索赫納城知府的卓玉明,每日都在處理各種文件。
現在六房書吏還沒有上官管理,他只能一人兼任多職處理公務。
這種情況要到南洋那邊的建文舊臣過來,才能緩解。
禁軍統領馬文煥,在勻出100名禁軍士兵給官衙幫忙后,也成功發展出了一批本地人組成的軍隊飛沙衛。
200貝都因人組成的飛沙衛,負責城外沙漠地區的巡邏,并每日點卯訓練,還居住在軍營中,逐步接受了馬文煥帶來的明軍軍事理念。
200飛沙衛,600奴隸步兵,300禁軍士兵,組成了索赫納城的軍事力量。
這只是明面上的。
新保甲制度讓城里的各階層與官府結合起來,真要用兵的時候,還可以獲得更多兵源。
另外,港口區的2000名奴隸,因為獲得自由民的承諾,也是最堅定的擁護者,必要時也可以用來充當兵源。
如此情況下,朱文奎在此地算是穩了。
一旦穩定,臣子們就不約而同的考慮到同樣的問題。
皇家傳承,無后為大。
是時候考慮皇帝陛下的繼承人了。
............
山上城堡內,三名臣子奏對。
馬文煥先來:“陛下,如今已經穩定,你得考慮下朱家血脈傳承的事。”
生孩子嗎?朱文奎愣住,自己才二十出頭的大好青年,這么早就弄個娃出來多沒意思。
心中還帶有未來人思維的他,是真的不想太早生小孩。
那種事,哪有征伐天下過癮呢。
隨即回道:“知道了,朕會考慮的。”
卓玉明上前一大步,推山倒玉般深深作揖:“陛下,不能再等了,先皇日夜憂傷,絕了房事,這二十載就你一個血脈,你要是不努力的話,朱家正統血脈危亦。”
他說完竟然拜倒不起。
這可是非常少見的臣子奏對方式,士大夫不拜是如今的約定俗成,真要拜下去,一定是大事發生。
不光是他,馬文煥也拜倒在地,此刻沒了文武對立。
朱文奎有點臊,那種事,被臣子拿出來說怪不好意思的。
他還沒出聲。
嚴翰在起居錄上記下,并朗讀出。
“今日陛下無視臣子.......”
這種事要是記錄在起居錄上,流傳到后世,可就丟大臉了。
朱文奎起身:“夠了。”
嚴翰停筆,走了下去,和卓玉明馬文煥一起拜倒。
牛旺德瞅著下面拜倒三位,不由道:“陛下,臣也覺得要考慮下皇子的事情了。”
他也下去跪拜不起。
這是牛旺德少有用到臣這個自稱。
像他這種宦官,私下可以和皇帝稱呼為奴,但在做正事時,和外臣一樣,也要自稱臣下。
朱文奎注視著下方,也探知著心聲。
從他們的堅決態度上,他明白了古代人對于無后為大的執著堅持。
沒有繼承者的王國,是無根之萍,臣子們會時刻擔心著未來,要是朱文奎沒了的話,他們就失去了主心骨。
如果那時候,有繼承人,這個王國就可以持續下去。
對此,朱文奎覺得自己肯定能活很久,畢竟鷹眼的能力,讓他意識到這個世界可以擁有超凡之力,作為一個皇帝,將有更多機會獲得那些能力,并因此長壽,甚至長生不老。
但現在,還是別和忠心耿耿的臣子們鬧掰了。
他嘆了口氣:“起來吧,朕聽你們的就是。”
4人大喜,連忙起身。
連連奏對。
“陛下,如此的話,微臣愿意負責選妃事宜。”
“皇室血脈,不可混雜,陛下要先選一個正妃,還得是華夏之人。”
“倒也不是不能有異邦女子,但誕下血脈,不可入宗親府,受冊封。”
“陛下以后還要聯姻,此事也不能一概論之,要是一國公主,該給的名分還是要給。”
聽著他們的吵吵,朱文奎心煩:“夠了,此事,我自己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