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 顧九章
- 作家UPQWRa
- 2254字
- 2025-02-09 23:50:00
青布長衫的身影在英烈祠門檻前停駐,腕間檀木珠突然迸出七點星火。星火墜地化作銅錢大小的八卦鏡,鏡面映出的卻不是當下景象——嘉靖年間的七星棺正在鏡中燃燒,棺蓋上金蟬紋路竟與祠堂磚縫里的倭旗血痕完全吻合。
海底潛艇突然劇烈晃動,考古員懷表蓋子彈開的剎那,表盤背面浮出個“沈“字。聲吶圖上八具空棺的位置開始移動,竟在海底拼出個嶄新的北斗九星陣型。當第九顆星位亮起時,潛艇玻璃外赫然出現張被水泡脹的臉——那分明是三百年前沈崇文的面容!
“甲子輪回,貪狼歸位。“穿青布衫的男子拾起染血的倭旗,指尖金砂突然凝成柄刻滿佛經的匕首。祠堂地磚下的血痕突然活了般扭動,順著戚繼光神像的刀尖爬上供桌,在《籌海圖編》封面上凝成行血字:“申時三刻,觀潮亭見“。
貨輪雷達的雪花屏突然清晰,顯示出詭異的雙北斗星圖。船長抓起對講機正要呼叫,卻發現加密頻道里傳來倭語與葡萄牙語混雜的誦經聲。當他湊近監聽時,屏幕上的星圖突然實體化,鋒利的星芒刺穿鋼板,在船艙地面刻出帶十字架的八岐大蛇圖騰。
青溪鎮茶館的說書人突然啞聲,手中羅盤崩成碎片。九塊碎片懸浮在空中,拼出張嘉靖年間舟山輿圖。暴雨中傳來孩童尖叫——鎮海書院那棵雷擊古槐的裂口處,正汩汩涌出散發檀香的黑水,水中浮沉著刻有佛郎機文的金紐扣。
穿青布衫的男子踏進觀潮亭時,懷表考古員正在亭中發抖,他手中的《鄭和航海圖》殘頁正自動焚燒,灰燼里顯露出顧九章第八世棺槨的經緯坐標。海底突然傳來龍吟,九道水柱沖天而起,每道水柱中都浮現具青銅棺槨,棺蓋上星宿紋路正與三百里外新出現的應龍河道遙相呼應。
“原來這才是真正的玄空廿四山。“男子突然扯開衣襟,心口處金蟬紋正在蛻變成龍鱗。當他將佛經匕首刺入亭柱時,嘉靖年間的婚書殘頁從虛空浮現,新娘被劃去的名字處滲出血珠,在青石板上寫就生辰八字——竟與考古員懷表上刻的出生年月分毫不差。
海底傳來沈崇文的嘶吼,九具青銅棺槨同時開啟。當第八棺中的應龍骸骨與第九棺里的西洋十字架碰撞時,三百里錢塘江突然倒流,江底浮起座水晶碑,碑文在月光下變換成現代簡體字:“2023年9月23日,秋分,貪狼吞月“。
男子腕間珠串突然飛散,九顆檀木珠落入九道水柱。當最后一顆珠子嵌進沈崇文棺槨的眼窩時,青溪鎮所有電子設備同時響起刺耳的倭語童謠。暴雨中,有人看見顧九章的金身虛影從鎮海書院升起,手中渾天儀正將北斗星光折射向杭州灣跨海大橋的某個橋墩......
跨海大橋第72號橋墩的監控畫面突然出現雪花,值班員老周湊近屏幕時,看見鋼筋水泥中滲出粘稠黑水。當他打開應急探照燈,光束竟穿透橋體照出內部結構——混凝土里封著具青銅棺槨,棺蓋上的北斗紋路正與三百里外海底的九星陣遙相呼應。
“這橋墩是2007年中秋灌的漿!“老周翻找施工日志的手突然顫抖,當年臺風“韋帕“來襲時的詭異記錄浮現眼前:澆筑那夜,十二名工人堅持要用桃木釘封住模板東南角,次日全數失蹤在錢塘江口。
海底青銅棺的震動突然加劇,考古潛艇的輻射儀發出尖叫。懷表考古員看著自己手背浮現金蟬紋,腕表日期正從2023年9月23日跳向嘉靖三十七年三月十七。當他摸出兜里的激光筆,紅光竟在艙壁上投射出沈家七星棺的3D模型。
青溪鎮上空雷云凝聚成漩渦,暴雨中的顧九章金身虛影突然開口,聲若洪鐘:“玄空廿四山,當用廿四橋!“杭州灣大橋的斜拉索應聲共振,懸索上凝結的鹽霜化作星圖鋪展,每顆星位都對應著當年抗倭戰場遺址。
穿青布衫的男子在觀潮亭內割破掌心,血珠滴在婚書殘頁上。被抹去的新娘名字處浮出鎏金小楷——“徐婉容“,正是嘉靖年間遭沈家滅門的徐氏嫡女!當血水浸透名字的剎那,大橋72號橋墩轟然開裂,青銅棺中飛出三百枚帶電子芯片的永樂通寶。
“原來你們把陣眼改造成了信號塔。“男子冷笑捏碎一枚銅錢,芯片里掉出納米級倭寇戰旗。海底突然升起5G基站形狀的青銅柱,每根天線頂端都掛著往生銅鈴。當鈴聲響徹云霄時,所有連入基站的手機同時播放八岐大蛇的祭祀畫面。
懷表考古員忽然抱住頭顱,前世記憶如數據流涌入:他竟是沈崇文第八代孫,左手小指植入的芯片里存著沈氏與跨國集團的現代“通倭“證據。當他顫抖著拔出芯片插入潛艇終端,海底突然亮起星鏈衛星的投影,光束精準打在跨海大橋的青銅棺上。
顧九章金身虛影手中的渾天儀開始倒轉,大橋鋼索的共振頻率與嘉靖年間七星棺開裂時的聲波完全重合。當秋分月光穿透云層照在72號橋墩時,人們驚恐地發現自己的影子正慢慢扭曲成倭寇武士的輪廓。
“該醒來了。“青布衫男子突然扯斷檀木珠串,九顆珠子射向九個方位。珠內金砂遇風膨脹,化作九尊抗倭名將的全息投影。戚繼光虛影的狼筅刺入海底基站時,青銅柱上的現代符文突然褪成《紀效新書》的兵法原文。
潛艇內的考古員發出非人嚎叫,皮膚下凸起北斗七星狀的芯片線路。當他撕開襯衫時,心口處的微型反應堆正與海底青銅棺同步閃爍。顧九章金身虛影突然俯沖而下,渾天儀化作數據流灌入反應堆,在量子層面重演四百年前的七星鎮煞。
跨海大橋開始分解重組,鋼筋水泥退化成明代福船的龍骨。當最后一塊現代混凝土化作木屑時,七十二艘幽靈寶船破浪而出,桅桿上“鄭“字大旗與星鏈衛星的激光束交織成嶄新渾天儀。月光下的錢塘江突然靜止,江面浮現出跨越四個世紀的戰場——嘉靖年間的倭寇正與現代潛艇展開量子糾纏般的廝殺。
青布衫男子躍入江心漩渦的剎那,懷表考古員胸口的反應堆迸發強光。當光芒消散時,人們看見顧九章的金身與沈崇文的量子態在虛空中對峙,兩人手中各執半幅《玄空廿四山圖》。江底傳來機械與梵唱的和鳴,新生的應龍水脈突然調頭沖向太平洋,龍爪掀起的巨浪中,三百年前的火炮與現代導彈的殘骸正拼合成某種超越時空的渾天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