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十面埋伏反殺之!
- 三國:為興大漢,只能出將入相
- 夢中有紫色
- 2212字
- 2025-02-17 11:30:00
明了謝伊所圖,劉備果斷站起,雙手抱拳,朗聲立誓道:“備雖不才,但承蒙謝中郎信任,備愿率兄弟,拼死護謝中郎安全,聽從調(diào)遣。”
“我等愿與同生共死!”
關(guān)羽、張飛也站起身來,手按佩劍,齊聲應(yīng)和,氣勢不凡。
一個文士,沒事就跟作死一樣,非要親去誘敵。
如此冒失,頓時讓曹操眉頭瞬間擰成了個“川”字,心急如焚地勸道:
“義涵,你乃我軍智囊,年紀輕輕就已謀略超群,前線刀光劍影,實不該親身涉險,稍有差池,便是性命之憂,我心實難安吶?!?
打華雄就算了,這可是打呂布??!那可是天下第一武將!曹操怎么可能放心文士去跟第一武將對打!
可未曾懼戰(zhàn)的謝伊一臉坦然,拱手謝過曹操的關(guān)切,神色堅定道:
“曹公,伊深知您關(guān)懷。”
“然此役誘敵極為關(guān)鍵,破汜水,斬華雄,皆因我,敵軍若知是我,必想除之而后快?!?
其實倒不是非得謝伊帶隊去引敵人,換個人也行的。
比如當帶頭大哥的那位,要是他出場,也能引得呂布上鉤,而且效果顯著那種。
畢竟搞死他,盟軍肯定會方寸大亂。
而眾人自然知道,都是目光不經(jīng)意間,接連瞄向袁紹,但馬上又轉(zhuǎn)開,免得人家太過尷尬。
而知道自己才是最佳誘餌,袁紹臉色微變,輕咳一聲,眼神有些閃躲,帶著幾分委婉的看向謝伊。
其實意思很簡單,就是這計策確實精妙,只是近來他袁紹身體略有不適,精神頭欠佳,怕是難當此等重任。
且他身為聯(lián)軍盟主,需坐鎮(zhèn)后方,統(tǒng)籌全局,方能確保萬無一失。
所以,還是拜托你……
“既如此,那便由伊前往?!?
謝伊了然,面上卻不動聲色,微微欠身道:“伊定當竭盡全力,不負諸位所托,將呂布引入陣中,屆時就請伯符兄與子孝兄協(xié)助?!?
曹操仍不死心,還欲再勸,卻被謝伊抬手攔?。?
“曹公之心,莫要再勸,伊心意已決?!?
“此役關(guān)乎早破虎牢,殺進洛陽,逼董賊就范?!?
“伊雖一介山野村夫,亦愿為破敵盡一份綿薄之力。”
真誠就是最好的必殺。
劉備見狀,上前一步,懇切道:
“列位大人放心,備與兩位兄弟既已立誓,定當全力護先生周全。”
“若不能帶先生回來,俺老張自行了斷!”
張飛也再度齊聲應(yīng)和。
關(guān)羽雖未多言,但他的忠義天地可鑒。
“唉…”
見這么執(zhí)著要求,曹操無奈,長嘆一聲,眼中滿是擔憂與不舍,道:
“義涵,你此去務(wù)必萬事小心,若有危急,切莫逞強,速速撤回。吾即刻安排元讓、妙才隨時接應(yīng)。”
已經(jīng)敲定決策,袁紹站在帥帳中央,神色凝重,環(huán)顧四周,目光如炬,高聲陳詞:
“決策已出!明日再度兵發(fā)虎牢!前軍將士皆聽謝中郎號令!如有不從者!軍法處置!”
“首戰(zhàn)即決戰(zhàn)!”
命令下達,所有人重重地點頭。
謝伊則是轉(zhuǎn)身看向沙盤,目光掃過代表各部的棋子,心中已然勾勒出明日戰(zhàn)場上的每一個細節(jié)。
這把打贏了,那以后必定穩(wěn)了!
夜幕悄然而至,如水月色傾灑而下,虎牢關(guān)外一片死寂,唯有那偶爾傳來的幾聲馬嘶,才稍稍打破這凝重的寧靜。聯(lián)軍的營帳之中,燈火如晝,將士們身披戰(zhàn)甲,頭枕兵器,嚴陣以待,只等黎明的曙光乍現(xiàn),一場驚心動魄的大戰(zhàn)便要轟然拉開帷幕。
再看虎牢關(guān)這邊,董卓雖已加派人手,加強戒備,可面上卻滿是不屑之色,負手站在城樓上,目光冷冷地望向遠處聯(lián)軍的營帳,嘴角勾起一抹嘲諷的弧度,嗤笑道:
“賊子聚之,不足為懼!此皆烏合之眾,徒有其表,安敢犯吾虎牢雄關(guān)?待明日,吾兒奉先再揮師出城,將其諸將一舉蕩平!”
“哈哈哈哈哈哈——”
說著董卓實在是壓抑不住興奮的嘴角,仰頭大笑,笑聲在城樓上回蕩。
李儒立于一旁,神色憂慮,拱手道:“相國,聯(lián)軍雖之前受挫,但此番卷土重來,亦不可全然輕視,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還望丞相謹慎處之?!?
李儒誠心勸告不可輕敵,然而耳朵都快聽出繭子的董卓擺了擺手,一臉傲然:
“文優(yōu)多慮矣!吾縱橫沙場半生,豈會不知?彼等不過是困獸猶斗,難成氣候!明日之戰(zhàn),定叫他們有來無回!”
說罷,董卓大袖一揮,轉(zhuǎn)身走下城樓。
被留下李儒獨自在原地,望著退居十五里的聯(lián)軍,暗自嘆息,內(nèi)心五味雜陳。清冷的月光灑在他身上,勾勒出他孤獨而憂慮的身影。
跟隨董卓這么久,李儒深知,如今的董卓已因如日中天而自負,或許會讓他們陷入危機,可話到嘴邊,又被他生生咽下。
在董卓如今這驕狂的狀態(tài)下,再多諫言也只是徒勞,弄不好還會惹來殺身之禍。
只希望之前那個出奇制勝,偷渡汜水的獻策之人,只不過是僥幸得志,并無真才實學,并未在聯(lián)軍之中真正謀得要職,盡情施展謀略。
若那人真有改天換地的能耐,又在聯(lián)軍內(nèi)運籌帷幄,此番虎牢關(guān)之戰(zhàn),己方局勢怕是萬分兇險。
望著月色下影影綽綽的敵營,寒意從李儒脊背蔓延而上,只能連連安慰自己的擔憂不過是杞人憂天。
第二日,晨曦初破,天邊泛起魚肚白,聯(lián)軍營地便已一片忙碌景象。
士卒們腳步匆匆,整備兵器、喂馬飲糧,空氣中彌漫著大戰(zhàn)將至的緊張氣息。
隨著一聲號角長鳴,五百騎兵大軍緩緩開拔。
以謝伊為首,兜帽遮面,騎著一匹矯健的黑馬,身姿挺拔,神色冷靜,目光堅定地直視前方,手中緊緊握著韁繩,仿佛在向眾人宣告著此戰(zhàn)的決心。
前軍將士們整齊列隊,跟隨在他們身后,向著虎牢關(guān)浩浩蕩蕩地進發(fā)。
一路上,軍旗烈烈作響,馬蹄聲交織在一起,奏響了一曲激昂的戰(zhàn)歌。
而在遠處,虎牢關(guān)高聳巍峨,宛如一頭蟄伏的巨獸,靜靜等待著這場即將到來的激烈碰撞。
行至將近虎牢關(guān),謝伊不禁對身旁三人,道:
“呂布冠絕天下無雙,有萬夫莫開勇武,玄德公與二位兄長怎看?”
劉備微微皺眉,陷入思索,片刻后沉穩(wěn)開口:“呂布之勇,天下皆知,曾獨自力壓諸侯,趕出洛陽;胯下赤兔馬,日行千里;手中方天畫戟,出神入化?!?
這是最正確的說法,呂布的強悍,昨天每個人都看到了。
三戰(zhàn)三勝,聯(lián)盟軍三位將領(lǐng)非死即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