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他包夾,我也包夾
書名: 三國:為興大漢,只能出將入相作者名: 夢中有紫色本章字數: 2099字更新時間: 2025-02-16 11:30:00
就在盟軍有條不紊按照要求往后退營時,謝伊則被袁紹和曹操請到中軍營帳,共同與本次所需之人探討此行對策。
沙盤已在剛才制好,沙、米、粟等堆成山川、河流;木棍、礫石等做棋子代替軍隊位置。
附近一帶的地勢和通關路線,包括以呂布所率的西涼鐵騎等,都在沙盤上做出了明確標注。
“謝中郎。”
袁紹拱了拱手,客氣問道:“謝中郎若生妙計,不知能否細說一二?”
謝伊也是回禮,從容道:“盟主不必心憂,呂布雖勇,但不才已于剛才兩軍對壘之時,窺探其攻勢虛實,已有愚策可讓盟軍避其鋒芒,巧取虎牢,攻守易形。”
果真有計!
本就之前有功,如今又語出驚人,袁紹聽聞謝伊之言,眼中閃過一絲激蕩,忙追問道:
“既有妙計,還請速速道來,我等皆盼著能早日攻破這虎牢關,誅滅董卓逆賊。”
謝伊微微頷首,伸出手指,輕點沙盤上兩關之間的通道,說道:
“呂布所率西涼鐵騎雖兇悍,但勝在平原馳騁。”
“虎牢關與汜水關之間道路狹窄,兩側又有一定坡度,看似難以設伏,實則暗藏玄機。”
頓了頓,目光掃過帳中眾人,見大家皆全神貫注,才繼續道:“我軍可明日再去一戰,屆時先佯裝撤退,到時呂布必然以為我軍膽怯,若再多加言語激他,定會率鐵騎追擊。此時,我軍可在看似無法設伏之路上,巧妙布置陣勢。”
布陣?
在場除曹操、謝伊、孫堅早已謀劃之人外,其余尚未知全策,所以聽得謝伊這么一說,皆面露不解。
“兩側地勢不高不矮,地形參差不平,如何布陣?”
幽州太守公孫瓚首先質疑道。
一般布陣都是要在寬闊平原一帶才可施展,關隘這種地方地勢狹窄,根本施展不開。
這似乎有些紙上談兵了。
面對公孫瓚的疑惑,謝伊毫不遲疑,取來幾枚代表士兵的棋子,沿著沙盤上的道路中間放置,解釋道:“諸位請看,此道狹窄,但正因如此,敵軍鐵騎無法展開分兵包夾,合圍優勢便難以發揮,可先在道路前方,用拒馬樁和鹿砦設置障礙,減緩敵軍沖陣速度。”
說著,謝伊又將幾枚棋子放置在道路兩側坡度較低處,繼續講解:
“我欲用孫太守之子——孫伯符,曹公麾下大將——曹子孝于此處部署槍兵與刀盾兵,一排二十一人,三人為一組,一人在前半蹲,用盾牌護住身前,另一槍兵在后,長槍探出盾牌縫隙,矛頭直指騎兵逼迫呂布陣型。”
“待呂布入陣,刀盾軍便立即圍攏,以盾牌為掩護,抵擋敵軍騎兵的沖擊,同時揮刀砍殺馬腿。”
“騎兵一旦失去戰馬,便如猛虎失爪,戰斗力大打折扣。”
眾人聞言,紛紛點頭,面露思索之色。
有道理!
在寬廣地方確實打不過西涼鐵騎,更打不過有呂布的西涼鐵騎,但要是拉到不好施展的沖鋒變陣的窄道內,縱然是呂布也必成甕中之鱉!
計策很好,但一向喜歡拖后腿的袁術卻冷哼一聲,不屑道:
“空口白話,西涼鐵騎豈會坐等圍剿?”
之前得罪袁術,謝伊必會被各處刁難,而曹操自然不會坐視不管,出言安撫道:
“公路兄所言不無道理,但還請靜聽義涵說來,若是不能成事,再行駁斥不遲。”
說罷,曹操又向謝伊投去鼓勵的目光。
有時候,曹操這么欣賞他,謝伊也是挺覺得麻煩的。
深吸一口氣,謝伊定了定神,拿起數位代表兵士的棋子,以十排縱列的排法放置在沙盤上,桀然一笑道:
“袁公所憂,并非無理。”
“西涼鐵騎,機變迅捷,豈會輕易入伏。”
“然不才之所謀,也并非簡易。”
“列位請看,此十排士卒,前七排乃刀盾與長槍混編之伍。”
言罷,謝伊邊說邊挪動棋子,將前七排棋子稍作打亂,“待敵軍臨近,由曹子孝帶領,此七排士卒佯裝不敵,向兩側且戰且退,放任呂布過路,看似慌亂退避,實則暗藏機巧。”
“至于后三排....”
略微停頓,謝伊將目光移至沙盤后方,輕推棋子而出,厲聲道:“待到呂布深入,前軍則立即合圍,阻斷其退路,后兩排掩護,最后一排抓住時機以弓箭擾敵,萬箭齊發,配合包夾,十面埋伏,誅殺西涼鐵騎!”
好!
他呂布包夾,聯軍也效仿包夾!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這就是上古十大殺陣之一!十面埋伏陣!
曹操聞之,撫掌大笑:“義涵此計,深得我心,妙哉,妙哉啊。”
好一個萬箭齊發,十面埋伏!
若行得當,定能打呂布一個措手不及!
袁紹亦微微頷首,目中閃過絕對贊許。
袁術仍滿臉不屑,欲開口駁斥,不過青州刺史孔融先一步開口,卻不是譏諷也非反對,只道:“此計雖妙,然需各部配合無間,稍有差池,滿盤皆輸,不知先生可有把握調度各部?”
“列位請安心。”
早已與謝伊通氣的孫堅,上前一步,雙手抱拳,聲如洪鐘:
“犬子伯符定可將調度之策周全,各部職責明確,若有違令,孫文臺愿以軍法處置!”
您可真的坑兒子啊!
你同意讓你兒子去帶頭打,然后出了事把你兒子吊起來打.....
算了,這是人家的家風,不管他們事。
“我部曹仁,善排兵布陣。”
到了表態時,曹操也不甘示弱,神情篤定,請令:
“一旦戰事開啟,必依義涵之計,令行禁止,斷不會誤了大事。”
說完后,曹操目光如炬,環視眾人,周身散發著令人心安的沉穩氣魄。
計策很好,但還是略有擔憂的公孫瓚微微皺眉,神色間透著幾分愁緒,開口倡議道:“話雖如此,可戰場形勢瞬息萬變,稍有不慎,便可能前功盡棄。依我之見,還需幾位陣前先鋒官。”
謝伊微微點頭,目光中滿是贊同,
“公孫使君所言極是。在下已思量過,欲借玄德公兄弟三人,三人皆是忠義之士,可與不才一同前去對敵。”
啊?又是你帶頭去第一線?
你這文士怎么一天到晚喜歡干武將的事?
眾人有些不知怎么評價。
但對一些人來說,這是機會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