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廣發文書施詭謀
- 大唐李瑁:請陛下殯天
- 逆轉乾坤的猴子
- 2078字
- 2025-03-06 12:00:00
李瑁心想:那當然是栽贓嫁禍了,不過這手段也忒拙劣了點,也就只能騙騙竇繼偉這種人。
而且徽章這么難查,嫁禍都不好嫁,東宮那幫人腦子是不是不太好使?
羅希奭根本不接竇繼偉的招,反而四兩撥千斤,把問題推了回去:“要想知道刺客的目的,就必須曉得徽章的來歷。竇將軍,這就是你的事了。”
竇繼偉漲紅了臉,爭辯道:“還用你說?我自然知道此物緊要,奈何長安及周邊都查遍了,確實無人認得。若要再擴大范圍,只怕數月之間,都不能有結果。”
數月之后,李林甫的尸骨都涼了。
羅希奭對竇繼偉輪番挑釁卻一點不惱,不慌不忙地道:“所以徽章的探查不能正著做,只能反著做。”
一句話把竇繼偉說懵了:“什么是正著做?什么是反著做?”
羅希奭笑道:“你們拿著徽章的花樣,一家家地問,就是正著做。出了這么大的事情,長安街知巷聞,就算知道,也會推說不知道。所以與其你們上門找他們,不如讓他們主動來找你們。”
竇繼偉越聽越云里霧里:“怎么樣能讓他們主動來找我們?”
羅希奭先是看了一眼李瑁,見他沒有任何阻攔自己的打算,這才放低聲音,徐徐地道:“自然是嚴重損及自身,不得不出面剖白,以免禍及妻兒家中。”
竇繼偉一個激靈,剛才一番對話他沒太聽懂,這句話卻立刻懂了,驚恐地睜大雙眼道:“你是教我誣告陷害,制造冤案,說右相是他們刺殺的,好逼他們出現?”
羅希奭矢口否認:“竇將軍誤會了,我可什么都沒教,我只是提出了一個策略,至于如何做,那是金吾衛的事情。”
竇繼偉一個字都不相信他,剛才那句話明晃晃的就是這個意思,而且冤害他人不也正是羅希奭一貫以來的拿手好戲嗎?
竇繼偉轉向李瑁,行禮道:“壽王明鑒,此案驚動陛下,圣心灼灼,皆在我等身上。末將就算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也萬不敢行此大膽誑騙之事,以使圣人懷怒啊!”
羅希奭絲毫不慌,袖手在一邊站著,一副事不關己的神態。
李瑁嘉許地點點頭道:“竇將軍所言甚是,我等盡心竭力之后,若實在探查不出徽章來歷,本王定會據實上奏,兇手實難查出,只能祈望右相吉人天相,大難不死,想必陛下定然圣心寬慰,到時論功行賞,竇將軍是頭一份兒。”
竇繼偉整個人僵在那里,像個冰墩似的,一句話也說不出。
李瑁對羅希奭和竇繼偉道:“現場我已經看完了,有勞二位相陪。接下來,我得去問問洪將軍事發經過如何,就先行離開了。”
羅希奭深躬叉手行禮:“恭送壽王。為免打擾金吾衛,我也先行告退了。”
兩人一前一后離開,李瑁帶著一批人策馬跑了,羅希奭位卑,沒有騎馬過來,但他腳勁好,很快也走沒影了,只留下竇繼偉還僵在那里,臉上青一塊白一塊。
旁邊捧托盤的金吾衛見自家頭領還杵在那里,忍不住問道:“將軍,壽王不是贊同了你的提議嗎?為何你還臉色這么不好?”
竇繼偉好容易緩過一口氣來,見李瑁的隊伍走得無影無蹤,這才狠狠地朝地上啐了一口,道:“我呸!怪不得人說壽王是頭惡狼,如今見了,不但心狠手辣,還笑里藏刀,硬生生地把這砍頭的營生按老子頭上。”
那名金吾衛沒聽懂:“將軍,他不是看重你嗎?剛說了,要記你頭功。”
竇繼偉沒好氣地白他一眼,道:“記你大爺的頭功!兇手找不到,沒有解藥,右相就該去見閻王老子了。圣人到時龍顏震怒,也會讓你我一起下去見閻王老子。到時我們就一起在陰間記頭功吧!”
金吾衛這才明白過來,嚇得臉色發白道:“媽呀,這可咋整?”
竇繼偉惡狠狠地道:“還能咋整?按照羅血手的法子整唄,你現在立刻給我去發告示,就說金吾衛已經查清楚了,這個徽章代表的家族就是謀刺右相的主謀,讓他們立即來投案,否則誅九族!”
羅希奭喜歡用酷刑折磨人,因而被朝野側目,認為他雙手滿是忠良熱血,因而得名“羅血手”。
聽完竇繼偉交代的,那名金吾衛的臉色更白了:“將軍,我們沒有誅九族的權利啊,那得中書門下……”
話沒說完,竇繼偉已經不耐煩地打斷了他,罵罵咧咧道:“老子不知道嗎?這不是肉在刀下,只能任人宰割嗎?你只管寫,有啥責任我背!”
那名金吾衛戰戰兢兢地道:“是不是先報一下左相……”
“不報!”竇繼偉更煩躁了,李瑁轉了那么多個地方,李適之連頭都沒露出來半個,擺明了不愿意跟壽王正面對上,這會子碰上燙手山芋,更是能躲則躲,“你寫不寫?不寫我讓你今天就下去見閻王老子。”
那名金吾衛不敢再爭辯,托著托盤踉蹌著跑走了,竇繼偉一肚子火氣,忍不住又啐了一口:“查吧!查吧!到時查到什么不得了的人物,我看壽王你如何收場。”
一炷香的時分后,金吾衛的布告就已經寫好了,不僅張貼在長安城內各坊各市,尤其是人多的酒樓、茶館、勾欄等地,更是占據了顯眼地方。
一張是徽章的圖案,一張是大字報,上面以極其嚴厲的口吻表明,此乃刺殺右相主謀,若不在兩日內投案,則株連九族,不議親貴,若有包庇收留者,與之同罪。
長安城外的各縣各郊,也都張貼了告示,甚至那些隱于山中的寺廟道觀也沒有放過,慈恩寺、香積寺等都收到了金吾衛的通傳。
不僅如此,金吾衛還分為數個小隊,在長安郊縣及村鄉四處驅馳,大聲宣讀告示,攪得雞飛狗跳。
這么大的動靜自然驚動了中書門下,果然如竇繼偉所料,李適之只當沒看見,叫了一個中書舍人過來,不痛不癢地說了幾句,就走了,也沒說要撤銷告示。
無數的眼線暗報也源源不斷地傳到了興慶宮,高力士不敢隱瞞,如實告訴了李隆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