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章 江山棋局謀權柄

大唐開元二十八年十月甲子,陰。(公元740年11月4日)。

長安永福坊壽王宅。

此刻中門大開,香案俱備。

邊令誠手持拂塵,站在香案旁邊,手中拿一份黃麻紙寫就的敕令,朗聲道:“圣人用心,方悟真宰,婦女勤道,自昔罕聞。壽王瑁妃楊氏,素以端懿,作嬪藩國,雖居榮貴,每在精修。屬太后忌辰,永懷追福,以茲求度,雅志難違。用敦宏道之風,特遂由衷之請,宜度為女道士。”

底下久久不聞有聲,邊令誠看向依舊跪著的壽王,目光冷漠,知道他心中不好受,然而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在圣人眼皮底下獨占美人,終究是會招禍的。

“壽王接詔吧。”邊令誠高聲提醒。

壽王李瑁安靜地聽完這道著名的《度壽王妃為女道士敕》之后,這才緩緩抬頭,臉上神情純良無辜:“臣實在不知如何接這道詔令。”(注1)

邊令誠目光中閃過一道陰狠的光:“壽王莫非想違詔?”

出發之前,他就已做好了萬全準備,為防李瑁暴起,特地找了高力士,得了他的準,點了左羽林軍三百人隨行,此刻已將整片永福坊十六王宅團團圍住,前前后后水泄不通。

一旦李瑁有任何不敬之舉,當場就可拿下問罪。

最好是問罪,這樣李瑁就再無登上儲君之位的可能,而楊玉環的名分問題也可順理成章地解決掉了,在圣人那里可是大功一件。(注2)

一名內侍居然敢帶兵威脅皇子,放在別的朝代都是咄咄怪事,不過如果那人是高力士的干兒子,就一點都不奇怪了。

兒子再親,不如身邊的宦侍親。

李瑁神色平靜:“臣不敢違詔,但不知怎么接詔。”

邊令誠打量著他,臉上浮現出一絲冷笑:“這有什么不知的?讓你的王妃趕快準備一下,準備去驪山宮迎駕就是了。”

自此后,其璧歸屬,就當易主了。

李瑁言辭懇切道:“還請邊中官稟明陛下,再給臣幾日時間,臣一定想辦法把楊氏找出來。”

邊令誠一愣,任是他神機妙算,也沒算到是這種回答,忙問道:“壽王妃呢?”

李瑁道:“跑了,不知道跑哪里去了。”

這可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奇葩事,邊令誠呆若木雞,站在原地,竟是半天說不出一句話來。

大唐開元二十八年十月甲寅,雷雨。(公元740年10月25日)。

時間回到十天前。

一陣驚雷把剛剛穿越的李瑁喚醒,剛才他正在主持召開各縣護航法治化營商環境工作會議,正說到要嚴厲打擊各類犯罪,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時,忽然一陣暈眩。

醒來之后,他發現自己成了壽王李瑁,原主的記憶隨即如潮水般涌入腦中。

李瑁花了很長時間,才把記憶全部理清。

他的母親武惠妃是武則天的侄孫女,在世時三千寵愛在一身,位同皇后。

武惠妃一直心心念念要將兒子推上太子之位,三年前趁張九齡被貶之機,聯合李林甫,指使女婿、駙馬都尉楊洄誣告皇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和光王李琚三人結黨謀反。

而李隆基原本就想打擊日漸做大的太子黨,便順勢將三人廢為庶人。

甚至旋即又在李林甫的拱火之下,將三人一一賜死,造成了所謂的“三庶人”冤案。

但縱然武惠妃和李林甫費盡心機,壽王立儲的事,李隆基最終也沒點頭應允。

武惠妃因此郁郁寡歡,屢被“三庶人”的鬼魂所擾,居然在同一年也撒手人寰,帶走了李隆基全部的寵愛,將壽王留在了一個尷尬的境地。

武惠妃逝去才幾個月后,李隆基就聽取高力士的建議“推長而立”,反手立了三皇子忠王李亨為太子,這讓曾經試圖奪嫡的壽王李瑁更加難以自處。(注3)

想到這里,李瑁打了個寒戰。

武惠妃死后,李隆基無精打采,高力士為解君憂,決定下手搶兒媳婦。

而他李瑁,正是那個倒霉兒子,將要被搶的兒媳婦也就是壽王妃楊玉環。

現在時間已經到了開元二十八年十月初,熟悉這段歷史的他,知道這正是李隆基召楊玉環入宮,以女道士楊太真的身份伺候他的前夕。

楊玉環這會兒還沒入宮,只是入宮的時間已經快到了!

這就是原主一生中最大的污點——被老爸戴了綠帽。

現在的李瑁對此內心毫無波瀾,因為他根本不在乎楊玉環,他只在乎江山。

既然如此,楊玉環就得除掉!

并不是李瑁在乎頭上那青青草原,而是他知道,入宮后的壽王妃楊玉環,和她公爹為了名正言順地雙宿雙棲,會不斷的打壓他這個壽王,絕不會讓他有出頭之日。

懦弱的原主束手無策,只能忍氣吞聲,窩窩囊囊地過完了一輩子。

同時,也見證了盛唐轉衰的全過程,親眼看著原本如日中天、萬國來朝的泱泱大國,快速淪落為藩鎮割據、戰亂連天的破碎王朝。

然而,作為一個時刻準備著接班的現代人,李瑁的性格中就沒有“慫”這個字。

他早年初入職場,受盡霸凌,隨后覺醒,努力修煉各種揣摩人心的技術,投身于勾心斗角的陰謀算計之中。

他先后將霸凌于他的上級一個個掀翻在地,最后更是攀上貴人,搖身一變成為單位說一不二的一哥。

當年為了修煉謀略,他常常翻看史書。

每每看到盛唐轉衰,強大帝國曇花一現,轉眼間風雨飄搖,就忍不住扼腕嘆息。

每每想到外族劫掠,民不聊生,內戰連連,餓殍遍野,與貞觀時期的夜不閉戶路不拾遺形成鮮明對比,他總是忍不住痛罵李隆基的短視無能。

甚至于產生了一個荒謬的想法,若自己能統御大唐,豈能讓這盛世草草完結?

不知道是不是老天爺聽到了這番心聲,居然真的讓自己穿越了,這是上天也看不過眼,悲憫盛唐隕落,民不聊生,所以讓自己過來力挽狂瀾的嗎?

李瑁心念電轉,一算時間,開元盛世已到末期,但距離安史之亂則還有整整十六年。

那場動亂,大唐風雨飄搖,由盛轉衰,從此輝煌不再。

不僅給大唐造成了無法自愈的傷口,也從此埋下了無法解決的諸多禍患。

史學家認為,如果安史之亂不爆發,那么大唐或許不至于衰落得那么快,因此安祿山是終結盛唐的罪魁禍首。

但李瑁認為,安史之亂不發生,李隆基就會繼續盤踞在九五之尊的位置上,寵幸奸佞,一味倒行逆施。

即便沒有安祿山,也會有安福山,而百姓苦不堪言,遲早也會發生民變,所以李隆基才是這一切的元兇巨惡。

大唐終究還是要顛覆,山河還是要陷于戰火之中。

要想解救盛唐,庇護眾生,治本之策就是得先把李隆基給干掉,而且最好以一個成本可控、不損元氣的方式干掉。

他李瑁既不愿看到泱泱華夏陷入數百年的混亂不堪,生靈涂炭,更不想自己只能做個閑散親王,畏畏縮縮的袖手旁觀,白白蹉跎一生。

何況對于平庸之人,那是一場浩劫,可對于韜略雄主,卻是問鼎至尊的最好時機。

武惠妃沒能爭來的儲君之位,靠自己直接一步到位不是更瀟灑快意?

如今唯一的問題在于,十六年真是太TM長了!

得加快!

李瑁眉頭一皺,決定先解決楊玉環再說。

開元末年,李隆基登基日久,皇權穩固,雖然他后期漸漸昏聵,將大好局面白白葬送,但不見得他就是個平庸的帝王。

相反,他二十五歲便能誅殺韋后集團,屠滅太平公主,逼迫父親李旦讓位,創立開元盛世,恰恰證明他天資稟賦,工于心計手段。

與這樣一只猛虎周旋,只可智取,不能力拼,否則無異于以卵擊石。

若想解決楊玉環,事后又能不違詔,需要找一個好借口。

一個不管離不離譜,但能真實發生,且不會歸罪自己的借口。

于是有了邊令誠宣詔后的那一幕。

邊令誠完全不相信李瑁所言,但他畢竟只是一個內宦,沒有明詔,還能帶著羽林軍直接搜十六王宅不成?

他只當李瑁不愿交出楊玉環,詭詞狡辯,于是把臉一沉,對跟在身后的羽林軍校尉道:“你們且候在這里,待我回宮請詔再說。”

那校尉本就歸附高力士,自然對他的干兒子邊令誠也當成祖宗供奉,所謂“候在這里”,其實就是繼續包圍壽王宅,讓李瑁插翅難飛。

校尉忙拱手道:“中官放心,末將絕對不敢擅離職守。”

東內大明宮紫宸殿。

李隆基剛剛和群臣議完事,有些疲乏,正叫人拿了一個九龍錦黃墊子靠著,讓小內侍捶腿。

邊令誠躡手躡腳地走了進來,不敢驚擾圣人,只在旁邊候著。

等著高力士服侍圣人喝完茶,退下來洗手的時候,他才敢走過來,輕聲道:“干爹,兒子有要緊事稟告。”

高力士知道他去壽王宅宣詔的事,此刻見他神情委頓,知道出了岔子,招招手,兩個人悄無聲息地出了紫宸殿,來到外面的游廊上。

邊令誠殷勤地掏出帕子在游廊寬大的扶手上擦拭了好幾下,扶著高力士坐下,作出一副哭喪臉道:“干爹,美人怕是要不過來了。”

高力士沒理他那副故作姿態的表演,道:“有事說事。”

“是。”邊令誠不敢再放肆,一五一十地將李瑁的回答說給了高力士聽。

高力士也覺得匪夷所思:“王妃跑了?沒聽壽王宅使跟我報過這事啊。”說著,他低頭想了一想,驀然道:“想起來了,說是前幾日王妃回娘家探親,這也是稀松平常的事。敢情是那時候跑的?”

見高力士若有所思,邊令誠急了:“干爹,那楊氏小門小戶的,娘家又無權勢,她一個婦道人家哪里敢如此離經叛道?分明是壽王不肯交出美人,故意拿這些離譜的理由來搪塞。這可是違詔的大罪,給圣人甩臉子。依兒子的意思,讓羽林軍先把他拿了,等圣人親自問他,看他交不交?”

高力士沉下臉來斥道:“胡鬧!那畢竟是親王,你當是不入流的小官嗎?”

邊令誠嘟囔道:“他也就是個不受寵的親王,要不怎么當不上太子?”

高力士臉都黑了,聲音也加重了幾分:“我素日怎么教你的?儲君之事,也是你一個小內侍能議論的?你要是嫌命長,我明兒就讓人把你辦了,省得將來惹大禍。”

見高力士生氣了,邊令誠不敢再說,討饒道:“干爹,兒子只在您面前說這些,外面是決計不敢議論一句的。只是現在壽王推托不接詔,兒子在圣人面前交不了差,怕是要領一頓板子了。”

高力士沉思片刻,道:“你且在廊下候著,我進去與圣人說去。”

高力士去而復返,直接在御案前跪下道:“老奴無能,請大家降罪。”(注4)

李隆基愣了一下:“怎么?出什么事了?”

高力士回稟道:“邊令誠原樣宣了大家的詔敕,但壽王有苦衷,說壽王妃離宅多日,不知蹤影,他也還在找人,所以接不了詔。還請大家寬限幾日,老奴派人去四處查探,務必找到壽王妃所在。”

李隆基聽得一怔,這理由未免過于離譜,且時機又過于巧合。

他不由得懷疑起李瑁是否因立儲未成一事早已心懷不滿,借機反抗,藐視皇權,卻絲毫沒慮及自己強搶兒媳婦之舉有多么離大譜。

想及此處,李隆基胸口頓起冒起了一陣無明火,冷笑一聲,對高力士道:“即刻宣李瑁進宮見朕。”

——————————————

以下考據可跳過,謹供書友參考

——————————————

『注1:關于壽王的名字李瑁』

據歐陽修在《集古錄跋尾》中考據了開元二十五年的《唐群臣請立道德經臺奏答》所附諸王列名,以及武惠妃碑文中壽王的名字,均為“琩”。然本書主要參考史料為:新、舊唐書、通鑒,以及會要和六典,其中均明確玄宗為各皇子多次改名之后,十八子壽王最終用的是李瑁這個名字。再考慮當今大量影視劇作中也是采用李瑁這個名字,故為方便閱讀,本書統一為李瑁。

另,歐陽修個人雖考據出了“琩”字,但他主持編寫新唐書時卻仍然用的是“瑁”字,應是類似考慮。

『注2:關于楊貴妃的名字楊玉環』

楊貴妃作為中國古代四美之“羞花”,祖籍關中望族弘農楊氏,后遷往蒲州永樂,幼年隨其父楊玄琰在蜀地生活,后父母雙亡,由三叔楊玄璬在洛陽養大,于開元二十三年十二月被玄宗冊立為壽王妃,又于開元二十八年十月以為太后追福之名入宮為女道士,號“太真”,宮中尊稱“娘子”,待五年后風聲過去,玄宗才正式冊封她為貴妃。以上在《新唐書》及《通鑒》中吻合無疑。但她的真名則說法較多,如《全唐文》中“楊妃小名玉娘”,《明皇雜錄》中“楊貴妃小字玉環”,《容齋續筆》中“楊貴妃小名玉奴”等等。

不過楊貴妃最廣為公眾所知的名字仍是楊玉環,故為方便閱讀,本書統一為楊玉環。

『注3:關于太子的名字李亨』

李亨也就是歷史上的唐肅宗,仁孝好學,過目不忘,但性格懦弱,優柔寡斷。其在開元二十五年唐玄宗廢太子李瑛之后的第二年,也就是開元二十六年被立為太子,當時叫李玙。開元二十八年改名李紹,天寶三載最終改名李亨——《舊唐書·卷十·本紀第十》、《新唐書·卷六·本紀第六》。

因其最廣為人知的名字就是李亨,故為方便閱讀和情節開展,本書統一為李亨,去掉其反復改名的史實。

『注4:關于唐代君臣的稱呼』

據新、舊唐書及通鑒,有唐一代,人們言談間提及皇帝時都是“圣人”或“陛下”,外臣或正式場合覲見皇帝時一般稱呼“陛下”,內侍或私下面對皇帝則可稱“大家”;反過來,皇帝一般在正式場合自稱“朕”,但在私下則自稱“吾”或“我”。另,皇帝稱呼別人一般是“汝”或“你”甚至“卿”,稱皇子則為“吾兒”或“我兒”;而皇子對皇帝則自稱“兒”或“臣”;他朝流行的“兒臣”、“父皇”、“皇上”等都是不用的。

為你推薦
輪回樂園

蘇曉簽訂輪回契約,進入各個世界執行任務。他曾目睹一個世界崩滅為塵粒,也曾與被遺忘的王者持刃而戰。暗鴉在低語,黑淵下巨獸咆哮。歡迎來到,輪回樂園……

那一只蚊子 776萬讀過
吞噬星空2起源大陸

這是番茄的第12本小說。也是《吞噬星空》后續的第二部小說。**羅峰帶著界獸摩羅撒闖過輪回,來到了起源大陸……

我吃西紅柿 36.2萬讀過
遮天

遮天動畫,每周三10:00騰訊視頻火熱播出,VIP搶先看兩集;葉凡、女帝、無始等將以立體的形式和你相見,等你一起來看。冰冷與黑暗并存的宇宙深處,九具龐大的龍尸拉著一口青銅古棺,亙古長存。這是太空探測器在枯寂的宇宙中捕捉到的一幅極其震撼的畫面。九龍拉棺,究竟是回到了上古,還是來到了星空的彼岸?一個浩大的仙俠世界,光怪陸離,神秘無盡。熱血似火山沸騰,激情若瀚海洶涌,欲望如深淵無止境……登天路,踏歌行,彈指遮天。

辰東 776萬讀過
沒錢修什么仙?

老者:“你想報仇?”少年:“我被強者反復侮辱,被師尊視為垃圾,我怎么可能不想報仇?”老者摸了摸少年的腦袋,嘆道:“好孩子,我來傳功給你吧。”少年驚道:“前輩!這怎么行?”老者伸出手:“把你手機給我。”少年看著手機上的變化,震驚道:“前輩!這哪里來的百年功力?”老者微微一笑:“好孩子,這是你在天庭的備用功力,以后急用的時候隨用隨取,別再被人侮辱了。”少年皺眉:“這不是法力貸嗎?我怕……”老者:“天庭是大平臺,新用戶借百年功力有30天免息,日息最低半天功力,還沒你吐納一周天多。”……張羽冷哼一聲,關掉了上面的廣告。

熊狼狗 20萬讀過
誰讓他修仙的!

“我反復強調,修仙界的風氣本來就是歪的,不是我帶歪的,都說史書是勝利者書寫的,那為什么我獲勝了還總是有人誣陷我?”陸陽劍仙面對記者采訪如此說道,表示非常憤怒。第二天。“我反復強調,修仙界的風氣是我帶歪的,史書是勝利者書寫的,我獲勝了!”陸陽劍仙面對記者的采訪時如此說道,表示非常憤怒。——《修仙日報》為您報道。

最白的烏鴉 61.5萬讀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开区| 嵊州市| 昭觉县| 肥城市| 西安市| 鄂托克旗| 烟台市| 古蔺县| 甘肃省| 关岭| 吉木乃县| 黎川县| 湄潭县| 板桥市| 安福县| 临颍县| 淮阳县| 漳平市| 湖州市| 西乌珠穆沁旗| 长顺县| 开阳县| 雅安市| 东乡县| 中西区| 东乌| 昌江| 开江县| 焦作市| 奉贤区| 盐津县| 沈阳市| 桃园县| 安溪县| 武隆县| 裕民县| 万年县| 册亨县| 历史| 德化县| 靖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