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貝奧武甫:古英語史詩
- 馮象譯注
- 4字
- 2025-02-12 17:22:15
故事梗概
上篇:鹿廳
《貝奧武甫》習(xí)稱史詩,其歌吟而紀念而反思的是,英雄與民族之死這一古代日耳曼人最關(guān)心的問題。開頭和結(jié)尾一對感人的“異教”葬禮,托起了史詩前后呼應(yīng)、插曲交織、充滿隱喻象征的壯闊的敘事。
暴君海勒摩倒臺之后,丹麥大亂,民不聊生。一天,大海上漂來一葉滿載金銀的小舟,舟里躺著一個襁褓裹起的嬰兒,頭枕一束麥穗。居民驚異,小心翼翼將他收養(yǎng)了。這“麥束之子”長大以后平定四方,為丹麥帶來了王位的繼嗣和數(shù)不清的貢物。他因此得了“希爾德”之名,意為(族人之)“盾”。
史詩的引子便是寫他的海葬。跟來時一樣,他的曲頸木舟又堆上了珍寶,他靠著桅桿,回波濤里去了。(1-52)
丹麥越發(fā)強盛,直至國王羅瑟迦稱霸兩海(北海和波羅的海),筑起“殿堂之冠”鹿廳。不料樂極生悲,歡宴上贊美上帝創(chuàng)世的歌聲引來一頭怪物葛婪代——是的,此處詩人讓丹麥宮廷從北歐“眾神的黃昏”穿越到了基督教時代——第一夜,鹿廳就被攫走三十名衛(wèi)士。從此蜜酒席變?yōu)橥缊觯暗鬲z之魔”占了鹿廳,整整“十二個冬天”。(53-193)
大海北方(今瑞典南部),風(fēng)族高特王赫依拉有一個外甥,魁偉勇武,一雙鐵掌“不下三十個人的力量”,人稱“蜂狼”貝奧武甫。他聽說丹麥有難,就命人造船,組織起一支十五人援軍。經(jīng)海岸哨長盤問和傳令官引見,他來到羅瑟迦的寶座前,請求徒手與兇魔交鋒。(194-455)
原來貝奧武甫的父親當(dāng)年殺人結(jié)了血仇,曾尋求羅瑟迦庇護:知恩圖報,這才是英雄本色。卻有一個宮廷辯士翁弗思“松開了挑釁的念頭”,他從國王腳下起身,繪聲繪色講了一段“蜂狼”少時跟人比賽游泳,誓言落空的傳聞。但貝奧武甫沉著應(yīng)對,公布了當(dāng)年浪里博怪的真相;辯士反受了一通奚落。(456-661)
晚宴結(jié)束,羅瑟迦率扈從撤離鹿廳,留下高特人守衛(wèi)。半夜,葛婪代破門而入,戰(zhàn)士們措手不及被他吞吃一人。但貝奧武甫的鐵掌已經(jīng)死死鉗住仇敵的魔爪,一場激戰(zhàn),撕下了怪物的整條臂膀。(662-836)
清晨,興高采烈的丹麥人順著地上的血跡,攀上峭巖,找到了魔巢:一口翻滾著污血的深潭。回城路上,歌手唱起屠龍英雄西蒙和暴君海勒摩的故事。這段插曲暗示了“蜂狼”未來的命運:他將帶給高特五十年和平,直至迎戰(zhàn)一條守護黃金的火龍。(837-915)
羅瑟迦望著鹿廳的金頂下懸著的那只魔爪,贊不絕口,當(dāng)下認了英雄為義子。賜禮的筵席上,歌手又唱了一段意味深長的歷史即“費恩堡插曲”:半丹麥人的公主席爾白嫁給了弗里西王費恩。她沒能“紡織和平”消弭宿怨,卻在兩國武士準備共慶新年的大廳里,在突然爆發(fā)的沖突中,接連失去了兒子、哥哥和丈夫。(916-1159)
王后薇色歐上殿敬酒,贈予貝奧武甫一件稀世珍寶大項圈,要他答應(yīng)將來支持丹麥王子接班。可是大項圈似乎并非吉祥的禮物。詩人提醒說,東哥特勇士聰明的哈馬,入“光明之城”交出珍寶,收獲了“永恒的回報”;而高特王赫依拉將“因驕傲而撞上不幸”,戴著這只大項圈,血染弗里西人的土地。(1160-1231)
誰也沒想到,夜宴未完,葛婪代的母親已經(jīng)挨近了鹿廳。丹麥人在夢鄉(xiāng)里被她叼走了軍師,羅瑟迦的第一愛將。國王悲慟欲絕,向貝奧武甫形容深潭之恐怖。英雄勸他“與其哀悼,毋寧復(fù)仇”。(1232-1396)
于是他倆率軍尋到潭畔,發(fā)現(xiàn)了軍師血淋淋的頭顱。憤怒的風(fēng)族戰(zhàn)士彎弓射殺一條水怪。“蜂狼”穿上鎧衣,發(fā)出誓言;辯士翁弗思借給他一把常勝的古劍。(1397-1491)
貝奧武甫剛沉到潭底,便被捕進了魔窟。古劍傷不了妖母,英雄反被摔倒在地。千鈞一發(fā)之際,他翻身站起,抽出洞壁上掛著的一支神劍,劈了雌怪。接著他尋出葛婪代僵尸,砍下首級;神劍的“波紋雪刃”沾了滾燙的妖血,卻熔化了。污血涌上水面,等待良久的丹麥人以為英雄殞命,便撤離了峭巖。但忠誠的高特戰(zhàn)士坐著沒動,一直等到首領(lǐng)勝利歸來。(1492-1650)
羅瑟迦端詳著“蜂狼”從潭底帶回的神劍殘柄,感慨萬千:那鎏金的劍柄上刻著遠古洪水滅巨人的記載。次日,又賜下十二件珍寶,提議兩國息爭締和。并預(yù)言,除了貝奧武甫,“高特人絕無更佳的人選”接替赫依拉為王。(1651-1887)
滿載禮品回到祖國,英雄向舅舅赫依拉匯報除怪經(jīng)過。他提到羅瑟迦有一嫁女弭仇的計劃,但判斷不會成功。如同先前的席爾白公主,新娘將看著親人一個個倒下;而鹿廳會跟費恩堡一樣命運,逃不脫戰(zhàn)火吞噬。他把羅瑟迦獎賞的寶物名驥都獻給了舅舅,大項圈則送了慧德王后。驍悍的國王與賢惠的王后,讓詩人想起另一對古代君主——壞公主佘力跟賢王奧法的故事。(1888-1962)
赫依拉大喜,將父王雷澤爾留下的寶劍,連同七千戶采邑并一處單獨的大廳賜了貝奧武甫。從此,再無人說起他早年的“懶散”,“蜂狼”贏得了貴族百姓的尊敬和愛戴。(1963-2199)
下篇:屠龍
赫依拉父子因為驕傲和不慎,先后戰(zhàn)死,高特元氣大傷。慧德王后“獻上王國的財富和寶座”,貝奧武甫做了君主。果然,“五十個冬天太平無事”,直至一個逃亡奴隸探到龍穴的寶藏,拿走一只金觥,觸怒了火龍。后者立刻向風(fēng)族報復(fù),口噴毒焰,遍地焚燒,摧毀了王宮和賜禮的寶座。人們不知道,那寶藏是古代絕滅了的一族勇士掩埋并詛咒了的,大蛇守護黃金,已經(jīng)“三百個冬天”。(2200-2323)
平生第一次,白發(fā)蒼蒼的英雄胸中涌起黑暗的思緒。但他依然決定迎戰(zhàn)火龍。他回想起當(dāng)年鹿廳的壯舉,以及舅舅歿后,如何輔佐幼主,保衛(wèi)祖國。他叫人打造一面全鐵的戰(zhàn)盾,挑選十一名親信扈從組成決死隊;又命盜寶奴隸帶路,做了“隊伍的第十三人”。(2324-2416)
走到龍穴前的巖岬,老王回顧了外公兼撫養(yǎng)人雷澤爾的恩情和舅舅們的悲劇,高特同瑞典如何陷于爭戰(zhàn),感到“命運已近在咫尺”。他宣布,要跟惡龍一對一決斗,在生命的末日為人民奪取黃金。(2417-2537)
他撲向?qū)殠斐嘌嫘苄艿亩纯冢欢君垏姵隽一鸢鼑死贤酢Q死隊害怕了,丟下扈從的義務(wù),躲進樹林——只有一人,貝奧武甫的親戚威拉夫舉起了圓盾。第二個回合,堅硬的龍頭居然折斷了“蜂狼”的名劍。第三個回合,大蛇咬住了他的頭頸;幸虧年輕的威拉夫及時沖上,刺穿了火龍的咽喉。老王拔出短刀,將大蛇攔腰斬斷。(2538-2711)
英雄自知運數(shù)已盡,命威拉夫打開寶庫,讓他最后看一眼用生命贏來的黃金。他要高特人為他在“大海的肩胛”上筑一座高陵留作紀念;又解下項圈和盔甲,托付威拉夫接班。(2712-2820)
威拉夫怒斥了那十個背棄主公的逃兵,他們的族親將為此而受罰流放。然而高特的災(zāi)難已經(jīng)像烏云聚積在天際:北方的瑞典人跟南方的法蘭克人一旦得知英雄的死訊,必將發(fā)兵報還宿仇。威拉夫派回后方營地報信的使者說,不久,風(fēng)族的家園將由烏鴉、禿鷹同灰狼主宰。(2821-3029)
眾人來到龍穴寶庫,明白了古人植下的黃金的詛咒——雖然為時已晚。他們把大蛇的殘尸推下絕壁,將老王和他贏得的寶藏一起載到鯨魚崖頂舉行火葬。(3030-3136)
尾聲,又回到“異教”葬禮這一主題。現(xiàn)在,英雄之死標志的不是一個民族的興起,而是它滅亡的開端。“龐大的死之火蘇醒了”,葬禮上它是唯一跳著舞的戰(zhàn)士。那么一座大廳,“骸骨的大廳”崩塌了。一如鹿廳的公主和費恩堡的王后,絕望的高特貴婦綁起了金發(fā):一遍又一遍,她織不盡的哀歌。
然而,英雄的死又是他走進不死的詩,即化為史詩,美名遠播而被世人銘記——十二位勇士騎上駿馬,環(huán)繞大陵,唱出了對貝奧武甫最高的贊譽。(3137-3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