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姐姐受傷了!
李玦解決風清揚之后,就迅速趕到山下小亭。
可惜他來晚一步。
小亭已經倒塌,地上鋪滿了破碎的紅紗。
東方姐姐本可以殺了方證、沖虛,但為了生擒兩人,挨了方證一記千手如來掌。
乘坐教主寶輦,返回黑木崖的路上。
李玦看著懷里臉色蒼白、露出女兒家柔弱姿態的東方姐姐,目光中滿是疼惜。
“方證、沖虛殺就殺了,何必為了生擒而以身犯險?”
“沖虛五十年純陽無極功力,方證六十年易筋經功力,對你都有大用……何況與他們一戰,我也不是沒有收獲。”
東方姐姐笑了笑,伸出手指朝李玦虛點一下。
“咦?”
李玦感覺一縷如烈日般霸道而熾熱的意念直刺自己眉心,獨孤劍意一掃,便將之破去。
“原來姐姐領悟了葵花寶典的太陽真意!”
像獨孤九劍、葵花寶典這樣的絕世武學,都蘊含著獨特的天地奧義,武學真意。
在笑傲世界,能夠領悟武學真意的人只有三個——風清揚,東方姐姐,令狐沖。
令狐沖半年就學會獨孤九劍,但要領悟劍意,少說也得二三十年。
李玦沒那個閑工夫去等,何況已經有了現成的風清揚,所以隨手就把令狐沖殺了。
東方姐姐年紀輕輕就練成葵花寶典第九重,天資橫溢,悟性卓絕,領悟太陽真意是遲早的事。
只是沒想到會這么快,快得讓人猝不及防!
“你怎么不大高興啊?”
東方姐姐發現李玦臉上隱隱有些憂慮。
“難道是怕我超過你?”
李玦搖頭苦笑,從懷里掏出一本古舊的秘籍放在她手上,“相較于太陽真意,我更希望你領悟的是這個!”
“太極拳經?”
東方姐姐一看就知道這是自己從武當山搶來的,據說是三豐祖師親手所書的《太極拳經》。
“你希望我領悟太極真意,為什么?”
李玦握著她受傷后依然十分溫暖的玉手,沉聲說道:“你難道沒發現,自從你開始修習知守冥想法之后,極陽極熱的葵花真氣漸漸變得溫和了不少?”
東方姐姐點頭:“的確如此。”
李玦繼續道:“那是因為在知守冥想法的調和下,你的葵花真氣和身體天生的極陰之氣開始相互融合。”
“如果你再領悟太極真意,那么很快就能將葵花真氣和極陰之氣融為一體,達到陰陽共濟,太極渾圓的至高境界。”
東方姐姐一點就通,“可惜我沒有領悟太極真意,反而領悟了太陽真意,促使葵花真氣朝著極陽極熱的方向又前進了一大步,相當于葵花寶典第十重。”
“難怪我受傷之后,一直感覺身體微微燥熱,之前還以為是因為傷勢……”
“原來是因為身體開始陰陽失衡,第十重的葵花真氣已經漸漸壓過我天生的極陰之氣。”
“我很快就要像男子修練葵花寶典那樣,熱火焚身而死了。”
“現在怎么辦?”
這一問是在問李玦,也是在問自己。
成也葵花,敗也葵花。
難道這是她命中注定的劫數?
可她偏不認命!
兩人思索片刻。
李玦道:“為今之計,只有兩個辦法。”
東方姐姐問:“哪兩個?”
她只想到了一個。
李玦沉吟道:“第一個,我聽說有一門嫁衣神功,因真氣至陽至剛,太過猛烈,所以在練到六七成時便將功力廢去,重新開始練。”
“這叫欲用其利,先挫其鋒。”
“重練之后的嫁衣真氣被挫去鋒芒,威力卻絲毫不減,而且可以收發由心,運用如意。”
東方姐姐眼神一亮,“我只想到了廢去部分功力,沒想到還有廢功重修這種練法,可我的葵花寶典已經到了第十重,不知道這種方法還有沒有效果。”
“效果應該有,只是沒有想象中那么好。”
李玦給她潑了一瓢涼水。
“第二個辦法,找一種媲美葵花寶典的極陰極寒功法,你自己想辦法練,或者找別人練了之后,把極陰極寒的真氣傳給你,用來調和葵花真氣。”
東方姐姐微微搖頭:“左冷禪的寒冰真氣功法我看過,比葵花寶典差了不少,其它的陰寒功法就更不用說了。”
“寒冰真氣還是可以勉強用一用的,配合太極拳的心法,至少可以緩解你的癥狀。”
李玦摸了摸她有些發燙的額頭,立刻做出決定。
“等回到黑木崖,我就把功力轉化為寒冰真氣,給姐姐輸送一些。”
東方姐姐皺起眉頭,“不能光靠你,不然我們兩個總是綁在一起,容易遭人算計,我會再找幾個資質好的侍女,讓她們練習寒冰真氣,以備不時之需。”
李玦道:“等你選好了人,我就先給她們灌輸一些功力,讓他們修練起來事半功倍。”
東方姐姐沒有客氣:“好。”
李玦又提醒道:“有件事你要注意……”
東方姐姐:“什么?”
李玦輕咳兩聲,“你如今全靠天生的極陰之氣勉強制衡葵花寶典的極陽之氣,一旦你破身……”
“什么?!!”
東方姐姐柳眉倒豎。
李玦硬著頭皮道:“一旦你破身,元陰流失,立刻就會陽盛陰衰,烈火焚身而死。”
東方姐姐惱羞成怒:“小壞蛋,想給我破身,你還嫩了點!”
李玦:(|||O?O;)
大家在討論武學奧義呢,你正經一點!
◎
半個月后,黑木崖。
東方姐姐傷勢痊愈之后,就去閉關了。
她搜集了很多陰寒屬性的武功秘籍當作參考,準備自創一門極陰極寒的內功。
李玦只能獨守書房。
書房里堆滿了少林武當及江湖各派的武功秘籍。
李玦卻捧著一柄長劍默默感悟。
武當派爆出來的大金幣,除了三豐祖師手書的一本《太極拳經》,還有一柄三豐祖師的隨身佩劍,真武劍。
李玦原本以為三豐祖師烙印在真武劍中的劍意,是太極劍意。
然而并不是。
是真武劍意。
傳說三豐祖師有一天看到真武神像座前的龜蛇二將,猛然想起長江和漢水之會的蛇山、龜山。
長蛇靈動,烏龜凝重。
真武大帝左右一龜一蛇,豈不正是將至靈至重集于一身?
于是三豐祖師連夜趕到漢陽,凝望蛇龜二山。
從蛇山蜿蜒之勢、龜山沉重之形中,領悟出了一套精妙之極的武功。
只是龜蛇二山大氣磅礴,從山勢演化出來的武功森羅萬象,浩大廣博,僅憑一人之力難以施展出來。
所以三豐祖師只能將其拆分為七套武功,分別傳授給武當七俠。
取名為真武七截陣。
七俠合力布陣施展,堪比六十四位當世一流高手同時出手。
威力之大,不可思議。
七截陣雖然分別傳給了七俠,劍意卻留在了真武劍中。
李玦看過武當傳下來的七截陣圖,再參悟出真武劍意,便可將這套真武劍法完全復原。
以他如今的功力,雖然也不足以獨自施展。
可將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