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姓劉的地主,都不是好人嗎?
- 大明:我有猛將朱元璋!
- 承百年
- 2191字
- 2025-03-15 18:30:46
朱元璋當然理解李平的顧慮,他朝著李平抱拳道:“咱朱元璋,領命!”
語畢,朱元璋看向了衛暉四人。
衛暉、孔宏等四人紛紛朝著李平抱拳領命。
五人一起走出了府衙大堂。
衛暉四人替朱元璋湊齊了九千兵馬。至于剩下的一千兵馬,則由朱元璋自行到濠州城外的募兵站招募。
-----------------
李平繼續對李善長說道:
“參軍立刻為我寫一道‘求賢令’,我要廣納天下之才。”
“安豐路如今最缺的是司農官、知縣、主簿等官員。”
“你需要迅速完成對人口的摸查和登記造冊。我們擁有的耕地數量,也需要弄得明明白白。”
“春耕在即,今年的糧食必須種下了,否則來年百姓們沒有糧食果腹,我定遠軍仍然需要四處搶糧!”
“至于稻種的事情,就交給我那岳父大人吧!”
“封岳父大人為‘商務司’司長,讓他給我準備足夠的稻種,無償提供給安豐路的百姓。”
“如果張家保留的稻種不夠多,就讓岳父大人設法向四周的州縣購買。購買稻種所需的錢財,參軍需要為我那岳父大人解決。”
“咱們定遠城之中,不是還供養著十一名商賈嗎?養了他們這么多天,他們總該賣我們一點物資了吧。”
李平若有所思。
李善長微微皺眉。
從商者為賤民。
李平為何設立一個前所未聞的“商務司”,還將自己的岳父大人,封為“商務司”的司長?
李善長沒有詢問其中的緣由。他只是領命稱是。
李平繼續說道:
“寫‘求賢令’、人口和耕地的摸查,以及籌集稻種、安排春耕的事情由李參軍和我那岳父大人共同完成。”
“除此之外,我欲立刻率軍收服安豐路之中所有大大小小的縣城,蕩清所有的匪兵。”
“東南西北四個方向上的防御工作,分別由王甯、費聚、朱元璋和衛暉負責。”
“我定遠軍,務必要為今年的春耕,以及安豐路內的百姓們,爭取一段無戰亂的時間。”
說到這里的李平緩緩起身。
他看著堂下的眾人。
眾人等待著李平的安排。
李平不再遲疑,他深吸一口氣,吩咐道:
“郭英、唐勝宗、陸仲亨、彭大帥、孫德崖,你等隨我前去收服安豐路內的所有縣城和匪兵。”
“湯和你前去協助朱元璋,阻止羅文素東進,你們要將羅文素趕出安豐路!”
“通知孔宏,讓孔宏駐守濠州城。”
“傳令定遠城,讓趙澤率領城外那些負責安頓百姓的兩千名步卒,以及城內二分之一的守兵,前來供我差遣。”
“有費聚的大軍鎮守安豐路的南部邊境,那定遠城內外,就不需要如此之多的守軍了。”
命令傳下之后,大堂之中的眾人紛紛抱拳稱是。
傳令兵迅速奔向了趙澤。
夜間子時,孔宏和衛暉被李平私下召見。
李平只表達了一個觀點:如今的定遠軍人心未穩,二人作為李平麾下的心腹,必須為李平打造出定遠軍中最強的兵團,隨時準備替李平鎮殺任何敢于反叛的將軍。
衛暉和孔宏嚴肅地跪下,二人向李平磕頭,而后悄然離去。
李平靜靜地看著窗外的夜幕。
半個時辰之后,他才在小汐的伺候之下睡去。
-----------------
三日之后。
率領五千名將士的趙澤,兵至濠州城之下。
李平騎著戰馬,于五千定遠軍之前,聽著傳信兵來報:
朱元璋與湯和二人,率領一萬兵馬,偷襲了羅文素在下蔡城外的大營;
羅文素的大營雖未破,下蔡仍然在羅文素的手中,但朱元璋成功阻止了羅文素朝著壽春和東面的濠州城行軍;
定遠軍兵至下蔡的消息,在下蔡和壽春之間迅速傳開!壽春位于下蔡的南面,是距離下蔡最近的縣城。
朱將軍昭告了李平大帥的命令:下蔡和壽春四周的適齡男子,皆可加入定遠軍,與定遠軍一起,共同保境安民!
兩座縣城四周,食不果腹的流民紛紛涌向定遠軍。
羅文素向朱元璋的大軍發起了進攻。
只是在定遠軍兩千騎兵、一千火銃手和一千弓弩手的猛烈攻擊之下,羅文素的大軍不得不草草退去。
兩軍之間的交戰,呈現出了拉鋸的狀態。
……
李平頗為滿意,他要的并不是血戰,而是趕走或者收服羅文素的三萬大軍。
血戰對于任何領兵的將軍來說,都是下策。
……
“郭英、趙澤,唐勝宗、陸仲亨、彭大帥、孫德崖,你六人隨我前去掃蕩匪兵,收服安豐路內的所有縣城。”
“咱們便從距離濠州城最近的鐘離開始吧!”
李平揮了揮手,命令傳信兵回稟朱元璋。
身后的趙澤等人領命稱是,他們翻身上馬,跟隨李平朝著東面的鐘離而去。
郭寧蓮和郭山甫在李平的允許之下,跟上了李平的大軍。
費聚已經集齊了兩萬兵馬,他們朝著安豐路的南面一路練兵,一路行軍。
王甯發兵東面,率兩萬定遠軍與元廷的淮安路隔河而望。
孔宏坐鎮濠州城,他的中軍在李平的特許之下,擴充至兩萬五千人!這兩萬五千人,虎視眈眈地覬覦著淮河以北的五河縣。
時至今日,李平麾下的定遠軍,已經擁有了九萬五千人有余。
李平下令停止募兵。
未加入定遠軍的百姓,則需要為安豐路境內的道路修建、水利疏通和開荒種地出力,以此獲得耕地的分配、稻種的發放,以及定遠軍每日發放的糧食。
-----------------
三月十一。
巳時。
李平麾下的大軍跨過濠水。
濠水對面便是鐘離,這座低矮破敗的小城,與濠州城僅有一河之隔。
當定遠軍出現在鐘離的二百米之外時,李平看到了幾百名鄉勇,戰戰兢兢地出現在了土墻之上。
這土墻只有一丈高,其上沒有垛口、女墻等結構,有的只是風化的泥土和破開的缺口。
李平不解地看一眼郭山甫。
他詢問郭山甫和郭寧蓮:
“這鐘離縣,不是你們郭家的地盤么?”
“為何今日,還有鄉勇膽敢走上土墻,他們意欲何為,難道想阻擋我定遠軍收取鐘離?”
郭山甫搖了搖頭,他揣測道:
“這些鄉勇,應當是劉地主家的人。”
“劉地主在鐘離附近,有二百畝糧田,他并不敢忤逆主公,他應當只是想與主公談談,期望能保留一些家產和田畝。”
聞言,李平不由得面色一沉。他記得,當初強行用一碗麩糠“買走”自家老宅的地主也姓劉,也叫劉地主。
“呵呵……是嗎?”
“難道姓劉的地主,都不是好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