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一封信
書名: 大明:我有猛將朱元璋!作者名: 承百年本章字數: 1824字更新時間: 2025-02-26 23:07:27
李平轉過了身子,他看著永康鎮。
一會兒過后,他正色道:
“永康鎮里最重要的東西,是這里的兵馬物資。如今我們得了兵馬物資,就不需要繼續死守這座鎮子了。”
“我們的定遠軍已經擊敗了朱元璋。”
“現在,方圓百里之內,能威脅到我們定遠城的,就只剩下了那兩萬元兵。”
“我們必須集中精力擊敗元軍,否則,一切都將前功盡棄。”
語畢,李平走向了蘇寶瑞的府邸。
一群老兵跟在李平的身后,他們抓著腦袋,努力思考著李平講出的道理。最后他們只明白了一件事:定遠軍干翻了朱元璋;現在,只需要繼續干翻橫澗山的元廷軍隊,他們似乎就能在定遠城安居樂業了。
……
李平和諸多老兵來到了馬秀英的房間之外。
馬秀英打開了房門,她靜靜地看著李平。
李平問:
“馬姑娘形容憔悴,可有吃些東西?”
“朱元璋吉人自有天相,我相信他能逢兇化吉。用不了幾日,你就能和他再次團圓的。”
“是嗎?”馬秀英的眼角流下淚水,她沒有回答李平的問題,反而質問李平,“我聽人說,李大帥昨夜與重八拼殺了一宿,重八被砍了兩刀,李大帥倒是安然無恙。敢問李大帥,你麾下的定遠軍是義軍嗎?你們起兵反元的目的,是為了天下百姓嗎?”
李平微微一愣。他知曉馬秀英是個穩重務實和心地善良的女人。
若是沒有馬秀英,可能就不會有朱元璋。
“我等當然是義軍。我們反元,也是為了天下的百姓。”
“既然同為義軍,同是為了天下的百姓,那李大帥為何與我家重八水火不容,非要拼個輸贏?”
這個問題讓李平沉默了下來。
李平低頭思考了片刻。
片刻過后他抬起腦袋回答馬秀英:
“因為朱元璋有大才,而我,又不愿屈于人下。他若不愿歸降我,那我和他之間便是生死宿敵。”
說完這句話的李平朝著房間內走去。
馬秀英皺起了眉頭,她的身旁站著一個丫鬟。這丫鬟是跟隨她從濠州城而來的貼心侍女。
侍女想要阻擋李平。
馬秀英攔住了侍女。
身后的老兵圍住了馬秀英,他們示意馬秀英跟隨李平進入房間。
馬秀英心無所懼,她直接走進了房間。
李平命人取來筆墨紙硯,他一邊展開信箋紙,一邊朝著馬秀英說道:
“馬姑娘,如果我猜的沒錯的話,徐達、湯和等人,正在送朱元璋返回濠州城。他們以為你的養父郭子興能夠搭救朱元璋。他們錯了。”
“如果無人破局,朱元璋遲早會死在濠州城里。”
“你需要立刻返回濠州城,阻止你的養父做出錯誤的決定,阻止你的哥哥郭天敘從中作梗。”
“我派五名親兵,護送你走小路返回濠州。”
“我寫帶一封信,你帶上。”
李平的話讓馬秀英的臉色變了變。她仔細思考著其中的利害關系,隨著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她的臉上逐漸有了焦急。
她看著李平一筆一筆地寫著信。
大概一刻鐘過后,李平將信箋紙吹干,然后認真疊起信紙,將信紙塞進了一支竹筒當中。
李平將竹筒遞給馬秀英。
他叫來五名親兵,命令親兵護送馬秀英和她的侍女返回濠州城。
馬秀英并未遲疑,她揣起竹筒,立刻轉身走向府外。
……
這一晚,李平徹夜難眠。
蘇寶瑞的五百人和定遠軍的一百三十多人一起,拉著糧草物資和費聚三人返回了永康鎮。
楊子寰找到了李平。
李平并未多看她一眼,她默默地為李平煮著熱湯,收拾清點著保暖的衣物。
許多疲憊的定遠軍將士陷入沉睡。
整座永康鎮安靜得出奇。
就連雞鳴狗吠也少了些許。
……
子時,馬背之上的馬秀英突然勒住了韁繩。她后面的侍女差點跌落下來。
定遠軍的五名親兵護衛皺起了眉頭,他們警惕地環顧四周,又看向了馬秀英。
馬秀英取出懷里的竹筒,她用兩根手指夾出里邊的那封信,然后靜靜地讀了起來。
信中言:
馬姑娘聰穎過人,識大體,明大局,心懷天下百姓,實乃女中圣賢。因此我以此信,向姑娘道明三件事:
其一,我與朱元璋皆心懷天下,然天下不能二主,若朱元璋執意與我敵對,我不得不殺之,此非我愿,亦非姑娘之愿;
其二,這安豐路之內,已無朱元璋的容身之地;你養父郭子興終究偏愛己出,定然排擠朱元璋;朱元璋失去了先機。在元軍、我定遠軍以及濠州城義軍的擠壓之下,他已難立大旗;
其三,有朝一日,若朱元璋落難,我李平愿意接納之,他需拜我為主公。
以上三件事,愿姑娘思之慎之。
……
……
這一封信洋洋灑灑數百字。
馬秀英一字一句地讀完了信中的內容。
她折起信箋,回頭靜靜地看著西南面。
她似乎看到了身形挺拔的李平在與她對望,她內心迷茫、惶恐不安。
約莫一刻鐘過后,她才再次揚起馬鞭,帶著自己的侍女和五名定遠軍的護衛,一起沖向了濠州城。
……
翌日,清晨。
冷氣凍得百姓們瑟瑟發抖。
永康鎮里貼出了告示:
一個時辰之后,李將軍率軍離開永康鎮;
愿加入定遠軍的男人,可到蘇府門外報到,從此便是定遠軍的同袍;
天下難謀生路之人,皆可前往定遠城;
凡李將軍治下之人,皆有飯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