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才子佳人,蘭溪會
- 大明:我有猛將朱元璋!
- 承百年
- 2168字
- 2025-05-22 23:51:51
……
至正十四年,四月十二。
青田縣。
春風如沐,有一股清甜的味道,又有微微的涼意。
嫩綠的枝葉隨風搖曳。
野草在風中起伏。
水洼之中波光粼粼。
大地欣欣向榮,令人心曠神怡。
一對年邁的夫婦,扛著鎬頭,佝僂著背脊,一起佇立于小徑之旁。
他們望著西面。
西面有一隊騎兵策馬而來。
騎兵越來越近。
約莫一碗茶的時間之后,這一千人的騎兵隊伍,便已來到了老頭和老嫗的身前。
二老小心翼翼地退讓著,同時顫顫巍巍地打量著最前方的幾人。
最前方之人,自然是李平、郭寧蓮和李錚。
李錚只是瞥了一眼路旁的二老,沒有做絲毫停頓。
當這支騎兵隊伍遠離了二老之后,隊伍前方的李平,不由得扭頭詢問李錚:
“李錚,你的影衛軍,目前已達一萬人吧?”
李錚扭頭看向李平,他只是微微點頭,輕“嗯”了一聲。
李平再問:
“咱們現在距離臥龍閣,還有多遠?”
李錚答:“已不足五里?!?
五里的距離對于騎兵而言,可謂近在咫尺。
一刻鐘之內,李平便能到達臥龍閣。
想到這里的李平,突然勒住韁繩,開始減慢戰馬的速度,直到馬兒完全停止了下來。
他回頭看一眼身后的騎兵。
這些騎兵將士們略微不解,但無人喧嘩。他們只需要謹遵命令,跟隨李平,保護李平即可!
李平的目光,再次回到李錚的臉上。
他的目光之中有深意,緩慢問道:
“既如此,你可知方才的兩位老輩是何人?”
這個問題令得郭寧蓮摸不著頭腦。
郭寧蓮看一看李平,又看向李錚。
李錚的內心恍然,他明白了李平的話中之意,于是低聲答道:
“稟主公,那二老,隸屬于末將的影衛軍?!?
這個回答令得郭寧蓮微微一愣。
即便是李平也稍感意外。
不過,李平卻是滿意,他呵呵一笑,回應道:
“你倒是不拘一格。”
“既如此,那便繼續前往臥龍閣吧。”
“咱們將這一千名騎兵,留在臥龍閣之外,無需驚嚇了那些才子佳人。”
“寧蓮、李錚,你二人再帶上兩名勇猛忠誠的親衛,隨我進入臥龍閣即可?!?
李平重新策馬向前。
郭寧蓮緊隨其后,她還在思考李平和李錚剛才的話中之意。
李錚緊緊跟上。
片刻之后,皺眉不解的郭寧蓮,忍不住追問李錚:
“李將軍,你與主公剛才的三言兩語,是何意?”
李錚看了一眼李平。
見李平默不作聲之后,他便壓低了聲音,用只有李平和郭寧蓮可以聽到的聲音答道:
“回夫人,剛才那一對老者,距離臥龍閣已不足五里。”
“若是五里之內,出現了身份不明之人,那末將便有重罪,便是護駕不周?!?
“請夫人和主公放心,影衛軍已經提前摸查了方圓二十里的地盤?!?
“除了咱們的人,或者咱們知曉身份、背景和目的的人,其他人,休想靠近臥龍閣。”
“莫說歹人,即便是一條狗,也休想靠近主公?!?
李錚抱拳一拜。
郭寧蓮恍然。
她看了看李錚,露出欽佩之色。
如按照李錚所說的,此次“蘭溪會”上的每一位才子佳人,甚至每一位小廝丫鬟,都被影衛軍摸查得清清楚楚,排除了襲殺李平的可能。
“李將軍行事周密,有心了。”
郭寧蓮贊美一句。
李錚只是點了點頭,未做其他回應。
約莫一刻鐘之后,李平、郭寧蓮、李錚和兩名身形彪悍的親衛,共同出現在了臥龍閣的入口之外。
一千名騎兵,陳兵于一里之外的綠林之中。
十數名青年,以及三五名女子,正向入口之處的小廝述說著自己的身份。
一位小廝和一名丫鬟,甚至分別查探著青年才女們的隨身之物。
匕首、佩劍等等之物,皆留于臥龍閣之外。
有人“呵呵”一笑:
“這劉伯溫是做甚?”
“今年的蘭溪會,他竟做得如此謹小慎微,難道是怕我等如那虎狼一般,在臥龍閣之中大開殺戒不成?”
聞言,小廝立刻陪笑一聲:
“三益先生莫怪,今年的蘭溪會,將匯集天下大半的賢德之人。”
“如今,又恰逢李平、陳友諒和元廷三方混戰,各自割據?!?
“故而伯溫先生不得不謹慎一些,以防歹人入內,危及各位賢才?!?
“先生曾說,若是有不軌之人入內,傷了諸位,這天下,就再無治世之才了?!?
小廝面帶笑意,躬身一拜。
這樣的回答,令得提問之人稍感意外,他上下打量了小廝,然后道:
“哦?那倒是伯溫有心了。”
“此次,他特意邀請天下才子共聚此處,舉辦了這次不一樣的蘭溪會,我等倒是要抓住此次機會,與大家共話天下,以增才智。”
說話之人名曰“章溢”。
章溢約莫四十歲,他的臉上,洋溢著歡喜的笑容。
他與數人一道,聯袂進入了花園一般的臥龍閣。
李平看著章溢的背影。
他記得,章溢是“浙江四賢”之一。
除了章溢之外,浙江四賢還有宋濂、葉琛,以及劉伯溫。
……
“歷史之上,浙江四賢均是朱元璋的柱國之臣?!?
“不知那宋濂和葉琛,是否也會參加此次蘭溪會。”
李平在自己的內心低語了兩句。
他邁步走向小廝和丫鬟。
郭寧蓮、李錚和兩名親衛緊隨其后,四人的懷里,均藏著一把短刀。
李錚曾說,這臥龍閣之中的人,除了那些慕名而來的才子佳人,便只剩下了影衛軍。
即便是迎客的小廝和丫鬟,也是影衛軍。
……
當小廝和丫鬟看到了李錚之時,他二人的目光,微不可查地變了變。
二人同樣查探了李平等人的隨身之物。
只是李錚等人懷中的短刀,卻未被查出。
李平微微一笑,他與身后的四人,一齊進入了臥龍閣。
……
臥龍閣之中。
有近五十人談笑風生。
他們或對而飲酒,或生火煮茶,或臨摹刻畫,或皺眉密談。
……
一名四十余歲、溫文爾雅的青衣男人回過頭來,他看向李平、李錚幾人。
當他的目光落在李平的臉上之時,他不由得朝著李平拱了拱手,面帶微笑。
李平回之以微笑。
李錚靠近了李平,在李平的耳邊,低語道:
“主公,他便是劉基,劉伯溫?!?
“與其交談的兩位年輕女子,分別是蘇坦妹和曹妙清?!?
“這二女名貫江南,不過十八九歲,便已出沒于這些賢才雅士之間,受天下才子推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