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劉伯溫的邀請
- 大明:我有猛將朱元璋!
- 承百年
- 1206字
- 2025-05-19 23:00:33
于軒的話讓王甯和孔宏皆是一愣。
二人原本以為,于軒只是可有可無的存在;李平將于軒留在黃河南岸,也僅僅只是因為,李平遺忘了于軒罷了。
此時看來,李平并未忘記于軒。
相反,他將于軒留在此處,倒是別有用意。
……
孔宏和王甯一起看著于軒。
二人沉默了良久。
良久過后,孔宏答道:
“先生之言,不無道理。”
“主公既然將先生留在我和征東將軍身邊,便有主公的用意。”
“我等按照先生的意思,固守南岸便是。”
孔宏朝著于軒抱了抱拳。
于軒微微一笑,還之以禮。
王甯同樣抱拳行禮。
于軒再笑。
見王甯和孔宏二人不再有進攻北岸的打算之后,于軒便轉身回到自己的營帳之中。
孔宏和王甯相視一眼。
最終,二人只得繼續巡視南岸,構建起更加完善的防御工事。
……
黃河南岸,不僅有了火炮、投石車、蜂窩火箭車陣地,甚至還構建起了一道土墻,用以阻止元軍可能的進攻。
……
時間快速流逝。
至正十四年,三月十八。
黃河之水滾滾向東,分割了南北。
北岸的元軍不再嘗試渡河,更不再嘗試掘堤。
脫脫和忽蘭,在歸德府的黃河兩岸,折損了近三十萬大軍。
如今的脫脫疲于鎮壓北岸的流民。
流民已聚集成軍,屢屢擊潰脫脫、忽蘭、阿爾泰等人率領的元廷兵馬。
孔宏、王甯于黃河南岸,按部就班地訓練著兵馬。
定遠軍中氣十足的呵斥聲傳到北岸,令得北岸的元軍,更不敢進攻定遠軍。
……
河南江北行省與江浙行省的水稻播種在即。
約莫二分之一的定遠軍卸下了兵甲,歸于田地,開始耕種官田。
至于百姓的民田,自有百姓打理和耕種,大多無需定遠軍勞心。
……
三月十九。
拂曉之時。
蘄水城外的李平,被郭寧蓮喚醒。
傳信兵千戶慌忙而來,他向李平稟報:
白蓮教的陳友諒,已然捉住了徐壽輝。
他將徐壽輝的頭顱砍下,懸掛于軍陣之前!
陳友諒宣稱,徐壽輝并不是真正的彌勒佛轉世,否則,他不可能砍得了徐壽輝的腦袋!
他陳友諒,才是天命所歸的真龍天子,他將帶領白蓮教眾、帶領天下百姓,開創強盛的“大漢”朝!
彭瑩玉和鄒普勝宣布陳友諒才是真佛轉世,白蓮教眾,需效忠陳友諒。
陳友諒竟在短短的數月之間,掌控了全部白蓮教的勢力,其地盤,不僅涵蓋了湖廣行省,甚至輻射至江西行省,與李平的河南江北行省、江浙行省緊密對峙。
……
李平的面色凝重。
蘄水城久攻不下,定遠軍折損近萬人。
衛暉、李思齊二人進言,定遠軍可圍而不攻,與南面的陳友諒,形成對立之勢。
定遠軍已然掌控了漕運和鹽運,假以時日,天下再無能與定遠軍匹敵之師。
李平陷入了沉思。
翌日。
李錚進入了中軍大帳之中,他朝李平稟報道:
“稟主公,末將的影衛軍,早已接觸了劉伯溫。”
“只是那劉伯溫清高,且持觀望之勢。”
“那劉伯溫說,當今天下,貌似三足鼎立,但主公的定遠軍,卻未形成平定天下之勢。”
“他可助主公平定南北,只是,若想得到他的幫助,主公就需要證明自己。”
“他說,四月十二日,天下才子,大多會聚集在青田縣的臥龍閣之中,針砭天下時事、評論天下英雄。”
“若主公有意,可前往臥龍閣,與天下才子一聚,讓這天下的才子佳人皆看一看,定遠李平,是否有平定天下之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