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書圣弟子劉浚之
- 上品寒士:從鑿冰求鱸開始
- 瀟逸神
- 2056字
- 2025-02-10 12:01:00
“收我為徒?”
劉浚之頓時有一種意外之喜。
他在草廬這里練字看書,就這么輕易地成為書圣的弟子了?
“怎么,可是不愿?”王羲之臉上剎那間有些失望神色。
如此好的佳徒,豈非要錯過不成?
“不不不,小子當然愿意,只是王公之盛名,海內無人不知,實屬有些驚喜。”劉浚之誠意滿滿的說到。
書圣的弟子,哪怕劉浚之以后什么也不干,亦足以憑此留名青史。
“嘻嘻,劉郎這是喜不自勝了。”王孟姜在一旁俏皮的笑道。
劉浚之聞言,投之一笑。
王羲之捋著胡須,舒心一笑,“既然如此,那從今往后,你就是我的弟子,當以勤勉為第一,切勿因此驕傲放縱,空負此天資。”
如同是對于自己的子侄一般,王羲之親切地教誨道。
旁邊的王獻之卻是出言提醒,說道:“父親要收劉郎為弟子,乃是美事,如此這般是否有些草率,是不是要……”
小兒子的話還沒有說完,王羲之就擺擺手,打斷了他。
“名士當風流灑脫,豈能受限于那般俗禮,浚之,你亦是如此認為吧?”王羲之笑著問道。
劉浚之面帶笑容,非常認真的點頭,“多謝七郎為某慮及于此,不過,恩師說的對。”
一句恩師,令王羲之大為高興。
王獻之也是謙謙君子,此舉也是好心,為了顧全劉浚之的美名。
如今天下,不知道多少人都想要一睹書圣王羲之的風采,更何況是成為書圣弟子。
舉行什么束脩收徒儀式,也是為了廣而告之,令劉浚之名正言順。
不過,師徒二人,顯然不是什么凡夫俗子,根本不在乎。
“如此一來,那孩兒就先恭賀父親收的高徒。”王獻之打趣的說道。
“多謝七郎。”王羲之有模有樣,笑呵呵的對兒子說道。
一旁的王孟姜,也是笑顏如花,“既然七兄恭賀了父親,那孟姜就恭賀劉郎,得拜一位名師。”
書圣和兒女相處如此融洽灑脫,在當今可謂罕有。
劉浚之看著此情景,心中也滿是羨慕。
“浚之多謝師妹。”
劉浚之打蛇隨棍上,也是緊跟氛圍,向著王孟姜打趣回應道。
王孟姜俏皮一笑,就不再言語。
既然成了師徒,王羲之顯然立刻更加關心劉浚之了。
“吾今日要去拜會抱樸子,等回來的時候,再去錢塘拜會令尊,吾雖不才,但想來令尊也不會反對收你為徒這件事情的。”王羲之非常嚴肅的說道。
自古以來,拜師收徒,從來都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
在某些意義上,徒兒和親兒的差別也相差不多。
特別是自漢末以來,士族豪強屢屢能夠攪動風云,各家依仗的人才,除了本家子弟外,出力最多的便是門生故吏。
所謂門生,便是傳授學識的弟子;故吏,乃是為官時候提拔任用的下屬。
當年袁紹袁術兄弟,在稱霸一方的時候,被世人經常夸耀的一句話,便是‘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天下’。
東晉一朝,此種關系更是愈發為世人所看重。
生死榮辱,師徒共處。
所以,王羲之收劉浚之為徒弟這件事,其實非常的嚴肅,自然要跟人家老爹當面說說。
師徒二人名士風流,不在乎什么儀式,可有些事情是必須要做的。
“家父有事去了京口,怕是三五天后才能回來,不過,他若是知道我成為書圣弟子,只會比我還要高興。”劉浚之語氣輕松的說道。
現在的老爹劉弘,對于劉浚之這個兒子,可謂是徹底服氣。
不僅有慨然之志,而且心思深沉,計謀遠慮,稍微一出手,便搞定了一個錢塘中正品評資格,而且詩書儒玄,也全進步飛速,光耀宗族的希望是有了!
此去京口,也是劉浚之與其謀劃的一步,先跟京口的瑯琊宗親們強化一下聯絡。
“吾與劉元休也有幾面之緣,理應拜會的,到時候在這草廬住上幾日,等他回來。”王羲之笑呵呵的說道。
書圣雖然灑脫,也是遵循基本禮節的,收了劉浚之為徒弟,對人家父親劉弘劉元休不見一面,實在失禮至極。
名士雖風流率性,尚不至于如阮籍那樣癲狂。
至于說什么住在這草廬等劉弘回來,當然是不可能,屬于客氣謙遜之言。
“恩師豈能如此見外,寒舍隨簡陋,但也算一應俱全,恩師與七郎師妹住上幾個月,完全都不是問題。”劉浚之受寵若驚的說道,“還請恩師務必如此!”
老爹啊,你知道我給你掙來多大的臉面嗎?
書圣王羲之,來咱家住,專門為了等你回來啊。
劉浚之完全不敢想象,等到王羲之等人來到家中小住后,錢塘縣,不,甚至是連周邊各縣的士族名士,得有多少人前來求見拜會。
自己家的門檻,估計得被踩爛了。
王羲之辭官這些年,除了在會稽郡山陰閑居之外,一直是四處游山玩水,拜訪名士,許多人想要求拜,也難以找到行蹤。
“好,浚之之請,為師答應。”王羲之頷首笑道。
草廬這里雖然有引頸高歌的白鵝,但真要住上幾天,也是夠遭罪的。
王羲之畢竟乃士族高門子弟,光是今日簡裝出行,那外邊的牛車就有十幾輛,仆從百余人。
“父親,葛仙翁的道所已經不遠,何不攜劉郎一起去拜會,想來仙翁也不會怪罪。”小女兒王孟姜在旁邊忽然提議道。
葛仙翁,自然就是隱居在此的葛洪。
劉浚之剛才聽到王羲之的話,就已經知道他們要去拜會葛洪。
不過,葛洪乃是當時名士高人,尋常人難得一見。
他自然不能主動提議讓王羲之帶上自己去,那太有些厚臉皮。
王羲之聞言,頓時一喜,“浚之意下何如?”
劉浚之當然是不可能拒絕。
不久之后,陳操之就會主動求訪葛洪,今日若與葛洪一見,很是方便將來與陳操之親近結交。
“浚之也早就聽聞小仙翁大名,若能隨恩師一道前往拜會,幸甚至哉!”劉浚之痛快的答應下來。
王孟姜見到劉浚之答應,開心的笑道:“太好了,那我們同車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