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制止屠殺
- 大明還沒亡呢,反清復明什么鬼?
- 我不是趙高
- 2462字
- 2025-02-06 23:29:19
朱明抬首望去。
遠處的那片空地上,饑民們烏泱泱一片,猶如牲畜般擠在一起。
粗略掃視之下,半數皆為形容枯槁的老弱之人,一個個茫然無措,眼神空洞。
為數不多的青壯漢子,此刻正緊緊攥著從軍械庫搶來的刀劍,惶恐不安地盯著合攏上來的士兵。
因為長期營養不良,一個個臉頰凹陷,顴骨凸起,嘴唇干裂得如同久旱的土地,毫無血色。
毫不夸張的說,在朱明看來,掃平這些所謂的“流寇”,壓根用不到披甲的軍士,一陣大風就能將他們吹倒。
“殿下,別看這些賊寇現在一副人畜無害的模樣,要是沒有咱們在這鎮著,他們可比那厲鬼還要猖獗!”
絡腮胡似乎看出了朱明對流寇的憐憫,咬牙切齒道:“卑職的同胞兄弟就是死在了他們的手里!”
朱明瞥了他一眼,目光再度投向饑民,在心里悠悠嘆了口氣。
別的不說,單從模樣而言,這些饑民確實和厲鬼無異。
“傳指揮使大人之令,凡流賊亂寇,格殺勿論!”
陡然,身后一聲大喊。
緊跟著便是整齊劃一的吼聲。
“殺!殺!殺!”
上百名披甲軍士握緊刀劍,步伐沉穩,緩步逼近。
肅殺的氣氛籠罩整個街道,就連朱明的心底都涌起一股寒意。
“橫豎都是死,跟他們拼了!”
領頭的流寇怒吼一聲,揮刀砍向士兵。
剎那間,一場生死血戰爆發。
不出所料,饑腸轆轆的流寇根本不是訓練有素的士兵的對手,戰斗很快演變成單方面的屠殺。
除了少數仍在頑強抵抗的青壯,絕大多數饑民已放棄掙扎,有的癱倒在地,驚慌失措;有的不住磕頭,哀求活命。
然而,見到這一幕,士兵們并未停手,反而愈發興奮。
在他們眼中,人頭就是賞銀和軍功。
磕頭求饒的腦袋與奮起抵抗的腦袋,區別不過是前者更容易砍下。
“噗——”
幾顆人頭瞬間落地,鮮血如泉涌般噴出,染紅了地面。
濃烈的血腥味隔著老遠便能聞到。
小丫鬟悅兒第一次目睹這般血腥場景,嚇得臉色慘白,渾身顫抖,卻強忍著恐懼,沒有逃離。
朱明的臉色同樣難看,他直直地盯著那些瘦骨嶙峋的老弱病殘,沉默片刻后下令。
“這些人的命,本王留著有用,讓他們住手。”
他制止屠殺,不僅是出于憐憫,也是為了不久的將來完成【招兵買馬】的任務做準備。
明朝藩禁制度極為嚴苛,身為郡王,想要光明正大地組建一支屬于自己的私兵,簡直比登天還難,每一步都可能觸犯朝廷的禁忌,稍有不慎便會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在這種情況下,這些走投無路且一無所有的流民會是最好的兵源。
“可是……”
絡腮胡一愣,面露難色,剛欲辯駁,朱明卻擺了擺手,示意他不必多言。
無奈之下,絡腮胡只能把話咽回肚里,轉身對著人群扯著嗓子大喊:“殿下有令!全部住手!”
聲音如洪鐘般,極具穿透力。
領頭的百夫長聞言,先是一愣,下意識看向絡腮胡。
待瞧見朱明后,他趕忙下令,制止了那些正要大開殺戒的士兵,隨后快步走到朱明面前,恭敬行禮。
“卑職參見郡王殿下,不知殿下有何吩咐?”
“將這些流寇押解到城外,派人嚴加看管,不可傷其性命,留待本王處置。”
朱明語氣堅定,不容置疑。
百夫長知曉朱明的身份,不愿得罪桂王府,猶豫一下后委婉說道:“殿下,這些流寇窮兇極惡,光天化日竟敢劫掠糧倉,實在膽大包天!此次若不嚴懲,日后恐有更多刁民效仿。”
這話乍聽有理,實則經不起細究。
若單靠鎮壓就能解決流寇問題,崇禎也不至于落得個吊死煤山的下場。
在朱明看來,世代生活于此的百姓,向來溫良勤勞,但凡有丁點兒活路,怎會選擇造反?
當然,眼前這位百夫長未必不懂其中道理,只是為了完成軍令,不想再生事端罷了。
朱明懶得與他糾纏,目光冷峻,正色道:“本王的命令,你只管照辦,日后有任何差池,本王一人承擔!”
“這……”
百夫長本以為勸說幾句便能讓這位年少郡王收起那點悲天憫人的心思,卻沒想到他態度如此堅決,一時有些猶豫。
朱明見狀,冷哼一聲,眼神中滿是寒意,一字一頓道:“曾有諭曰,小民迫而從賊,若肯歸正即為良民,嘉與維新,一體收恤……本王的話,你不聽也就罷了,圣上的話,你也要當作耳旁風嗎?”
百夫長顯然沒想到朱明小小年紀竟有如此氣度,還能搬出圣上的諭旨。
他心中猛地一凜,額頭上瞬間滲出細密的汗珠,惶恐道:“卑職不敢,殿下有令,卑職定當全力執行!”
朱明見此,語氣稍緩:“本王知道此事棘手,你只管將這些流寇押解出城,妥善安置,需要多少銀子,都由本王承擔。”
話說到這份上,百夫長再也找不到推脫的借口,趕忙俯身行禮,聲如洪鐘般應道:“卑職領命!”
言罷,他身姿矯健,大步流星邁向那群被嚇得六神無主的饑民。
此刻,饑民們的眼中還殘留著恐懼,身體止不住地顫抖,在生死邊緣徘徊的他們,眼神中滿是絕望與無助。
百夫長站定后,扯著嗓子喊道:“殿下有令,暫且饒你們一命,押解出城,聽候日后發落!”
聲音在空曠的街道回蕩。
饑民們先是一怔,似乎還沒從死亡的陰影中回過神來,幾息之后,劫后余生的喜悅瞬間涌上臉龐。
一個個像是被抽去了筋骨,紛紛癱倒在地,不住地磕頭。
“謝謝大人!謝謝大人!”
呼喊此起彼伏,有慶幸,也有迷茫。
百夫長看著這一幕,心中五味雜陳,卻也不再多言,大手在空中有力一揮,向手下士兵下達指令:“趕緊善后,別出岔子!”
不遠處,朱明目睹這一切,心中的重擔稍稍放下。
他收回目光,看向身旁滿臉刀疤的漢子:“你叫什么名字?”
刀疤臉聞言,身子猛地一挺,站得筆直:“卑職肖銘!”
“之后這幾日,便由你負責看管這些流寇,務必小心謹慎。”
“卑職愿為殿下效犬馬之勞!”
肖銘臉上寫滿興奮。
他不過是個不起眼的小伍長,能得郡王賞識,不說飛黃騰達,卻也相差無幾。
“明日晌午,到王府領取所需銀兩,莫要誤了時辰。”
“卑職明白!”
見事情已基本處理妥當,朱明不再耽擱,簡單吩咐了幾句,便踏上歸途。
城中雖然動亂稍歇,但空氣中仍彌漫著一股緊張的氣息,隨處可見打斗后的痕跡,破損的房屋、散落的兵器。
朱明走在街上,面色平靜,可內心卻如翻江倒海一般。
此時正值初春,本應是萬物復蘇、生機勃勃的時節,可映入眼簾的卻是一片破敗景象。
街道上冷冷清清,百姓們滿臉惶恐,緊閉家門。
這里可是尚未被農民起義軍大規模侵擾、相對富庶的湖廣啊!
這般景象,讓朱明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明末局勢的嚴峻。
“看來明末的亂象,遠比我想象的還要棘手!若想挽救大明,必須爭分奪秒,盡快完成任務!”
朱明心中暗自思量,腳步不自覺地加快,走向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