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儒道隱患
轟!!!
青穹之上烏云翻墨,一道道紫電劈裂天幕,卻盡數被南宮冥周身盤旋的浩然長河虛影吞噬,隨著南宮冥踏著破碎的青石板向前邁步,每落下一步,便有金線自浩然長河當中涌出,在南宮冥那千瘡百孔的胸腔里織就一顆嶄新的文心。
“重鑄文心!”
司徒醉與柳亦瑤同時驚呼,似乎無法相信,南宮冥竟然有如此造化。
漓江城之內的潮氣被蒸騰成淡青薄霧,蜿蜒城池內部,檐角銅鈴齊齊震顫如鐘鼓齊鳴,甚至于,城內的一家家書院、書店...凡是跟儒道相關的地方,俱是有著一點點白色浩然之氣升起。
下一刻,三十六道虛影自浩然長河浮出,凝成半透明的石像,捧卷誦讀的夫子衣袂無風自動,執劍起舞的俠儒劍氣割裂雨簾,更有抱琴老者五指輕扣,弦音竟壓過九天雷暴...
南宮冥破碎的玉冠下白發狂舞,眼底卻燃起比星辰更璀璨的金芒——那是儒道儒圣、幾位半圣、諸多大儒先賢鐫刻在浩然長河中的烙印。
跪在斷墻后,一名教書大半輩子的老者忽然掩面痛哭,懷中《論語》竹簡滲出點點青光,匯入半空中的浩然長河,不少識字的士兵,呆望著翻涌的乳白文氣凝成麒麟瑞獸,蹄下踏碎滿地殘磚,更遠處,因為一腔熱血選擇留下守城的書生,內心震顫,腰間玉佩接連炸成齏粉,卻無人顧得上心疼,只顧著將額頭緊貼沁涼的青石板。
當最后一道雷霆被浩然長河吞沒時,三十六尊石像同時睜眼。南宮冥背后浮現的圣賢虛影化作實質,指尖輕點處,倒伏的古柏重新挺立抽芽,龜裂的護城河泛起粼粼金波,烏云潰散時漏下的天光照在南宮冥染血的鎧甲上,竟將原本蕭瑟、凄冷的黑夜染作三月暖陽,滿城頹垣殘壁間忽有青草破土,纏繞著倒下的朱漆梁柱開出細白小花。
甚至于,在柳亦瑤的感知當中,原本被強行破碎的護城大陣,此時此刻,竟然在浩然之氣的加持之下,發生了新的變化,一道道裂痕被浩然之氣修復,殘缺的陣基被浩然之氣填補,那些破碎的陣文被儒文代替,下一刻,在柳亦瑤震撼的目光當中,整個護城大陣竟然以一種全新的姿態運轉了起來。
而陣法能量的源頭...
“是他!”
沒錯,柳亦瑤找到了法陣運轉的能量來源,正是如今萬眾矚目的南宮冥,或者說,南宮冥也不過是一個中轉樞紐,真正讓漓江城的護城大陣重生的根源,乃是浩然長河,或者說,是浩然長河內部那些儒道先賢的力量。
大道殊途同歸,儒道修煉到了上三品,自然能觸類旁通,再加上那些儒道半圣的意識何等的強大,就算是不曾認識漓江城的護城大陣,但是強大的念頭探查之下,很快就能分析出原理,以及找到破損之處,進而推演出修復之法,甚至是改良之法。
“這南宮冥好運道啊,此前自碎文心,我還以為他死定了,想不到,竟然能引起儒道浩然長河的共鳴,以及在垂死之際,無意識的請圣,竟然還真的讓他與儒道先賢意志共鳴,非但重鑄了文心,得三十六尊儒道先賢加持,南宮冥恐怕七品·立命境穩固無比,日后儒道進境怕是要青云直上了。”
李影看著南宮冥,口中不由得感嘆道,對此,柳亦瑤更是接著說道:“若是今日這一幕被天下儒修、學子知曉,南宮冥恐怕還有望成為儒道半圣種子,得到天下儒道修士的敬仰,進而快速積累養望,匯聚天下儒道氣運,儒道八品·大儒境亦是唾手可得。”
......
在云州·玉虛宮·天墟秘境當中。
“此人難道是魏然的布局!?”
天靈子手指著鏡中的南宮冥,口中帶著疑問,對此,乾元子也開口說道:“儒道積累的太久了,那浩然長河之內到底有多少氣運,恐怕無人知曉,哪怕是魏然也不可能掌握浩然長河,儒道因為浩然長河而長盛不衰,但是浩然長河只進不出,天道也不可能一直放任的,當初就有陰陽家的高手占卜天運,曾經預言儒道將有大劫降臨,魏然身為當今儒道第一人,必然也發現了浩然長河的弊端。
那龐大的氣運,若是無法誕生一尊新的儒圣,那么儒道必定要歷劫,至少也要將浩然長河內部的氣運散去大半,否則天道不可能放過儒道的,盈不可久,月滿則虧,儒道看似沒有九品存在,但是儒道請圣之法,卻是隨時都能讓九品力量現世,只要世間還有八品·大儒存在。”
自儒圣誕生之后,儒道就不曾衰敗過,哪怕世間王朝更替,儒道修士依舊會占據王朝重要位置,甚至于,歷朝歷代的文臣高官都必定有儒道七、八品修士一席之地。
“魏然直接利用浩然長河內部的氣運晉升不就得了,為此要在這個時候,浪費氣運在一個七品身上,這不是在削弱自身么!?”
天靈子看著南宮冥身上的氣運流轉,以及浩然長河垂落的諸多浩然之氣維持漓江城護城大陣的運轉,內心困惑。
“魏然確實是當今天下儒道第一人,亦是天下儒修高層所公認推崇的,堪稱是成圣不二人選,但是浩然長河可不是屬于魏然,就算魏然得到天下儒修的認可,但是浩然長河內部可是還有著諸多大儒意志,以及半圣念頭,甚至于儒圣的意志也還未消散。
如今天下承平,魏然有什么理由讓那些浩然長河內部的儒道先賢意志放開氣運,讓魏然隨意煉化吸收,要知道浩然長河的存在,才是儒道存在的根基,魏然成圣必定會將浩然長河消耗八成以上,一旦成圣的過程出現波折,儒道體系就此破滅也未必沒有可能,這是儒道先賢們不愿意冒險的根因。”
墨韻道人口中說道,好似其對儒道亦是有著非常深刻的分析,對此,乾元子帶著一絲譏笑,不由得說道:“難道我道門與佛門不是類似的情況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