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給人生留下一點什么(1)
- 隨心飛翔:蘋果教父喬布斯的22條成功心經
- 成杰
- 3638字
- 2015-02-04 12:16:22
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是天才,滿懷著理想要有所作為,但是現(xiàn)實卻總是不能讓這類人如愿。現(xiàn)實告訴那些天才們,他們需要更加理智一些,就像人們常說的那樣:
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做最壞的打算!也只有這樣在結果出來的時候,才會心平氣和。
1.你一定能做到
從來沒有人想過往手機里放一個精密的操作系統(tǒng),針對我們能否實現(xiàn)這一目標,曾經有過大規(guī)模的爭論,我不得不當機立斷地作出決定:“我們可以做到的,讓我們試試吧。”
——史蒂夫·喬布斯
嘗試一種新鮮的東西是一個艱難的過程。
你首先要有某種強烈的想法,并且這種想法要基于你的自信之中。當你有足夠的自信去承認自己的想法時,你才能看到你所想的是否真的能夠存在,這一點是很容易遭到別人的質疑,越是這樣你越要敢于嘗試。在嘗試的過程中,現(xiàn)實可能會使你迷惑,不清楚自己是否真的要繼續(xù)走下去,這個時候,最重要的就是克服這樣的難關,一旦你擺脫了他人的左右,真正投入到你自己的嘗試中,一切都會變得十分的自然。無論成功或者失敗,你都會得到別人所得不到并且自己也會出乎意料的收獲。
在比爾·蓋茨看來,喬布斯是他唯一的對手,但又必須是合作伙伴,也只有他最了解喬布斯。他們在同一個行業(yè)對峙了整整30年,蓋茨曾經這樣評價喬布斯:“蘋果公司一直致力于生產消費者想用的產品,喬布斯似乎總能夠了解行業(yè)下一步會向什么方向發(fā)展。他擁有難以置信的品位和高雅。”
事實上,喬布斯并不是技術尖子,他擅長的是商業(yè)判斷力和對商業(yè)模式的敏銳感觸力,而這一點對于一個公司的最高領導者而言,比掌握高端技術更為重要。喬布斯對生產商聚在一起建立標準和制造平臺非常抵觸。喬布斯的生命似乎就是圍繞著品位和粗俗斗爭,圍繞個性和標準化斗爭。他深知自己,也知世人。消費者不購買平臺,不購買標準,也不購買戰(zhàn)略,只購買自己所醉心的產品。當巨頭們聚在一起創(chuàng)立標準的時候,喬布斯則躲在一隅醉心研究他的“小物件”。
喬布斯說:“讓那些狗屁標準見鬼去吧!”他所有的奇思妙想和對新產品的大膽構思都發(fā)源于對人性的至察,這些都是標準里所沒有“標”出來的。在喬布斯看來,管它標不標準,反正對的就是對的。喬布斯覺得,只要自己能夠想到,就一定能看到它存在的理由,那么,就一定能夠做到。
1976年,喬布斯同沃茲在一間車庫里創(chuàng)建了蘋果,比IBM進入個人計算機市場早了5年之久。沃茲所寫的BASIC堪稱是世界第一,缺點只有一個:
只支持整數(shù)計算,不支持浮點。喬布斯要求加入這一功能,但并沒有得到滿足。于是,喬布斯砸下3.1萬美元的血本,向剛出道的比爾·蓋茨尋求幫助。當時,微軟擁有最受歡迎、最優(yōu)秀的浮點BASIC,于是誕生了世界上第一臺個人電腦。喬布斯也因此成為IT行業(yè)的奠基人之一。
喬布斯不僅成就了蘋果,在某種程度上也成就了其他行業(yè)和企業(yè)。更為有趣的是,有些管理者如此說:“如果iPhone改變了整個手機市場的游戲規(guī)則,那我們不得不盡早去適應。”
或許這種言論代表了移動巨頭們時下的心理,但在喬布斯看來,他是管不了太多的,只要對蘋果有利,只要能夠讓蘋果立于不敗之地,喬布斯什么都能想到,什么都能做。
所以,當你決定做某件事情時,無論傳來如何的流言蜚語,千萬不要對自己的信念產生懷疑,也不要被別人的異議所干擾。只有這樣,你才能夠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把一些大家都認為不可能的事情變成現(xiàn)實。
你要堅信自己的信念。
只要你想,你就能看到力量所在,這種力量一定能夠讓你達到自己的目標。
2.做一個異想天開的人
敢于夢想,就是說要我們在地球上刻上一道印記。
——史蒂夫·喬布斯
我在世界華人演說家俱樂部核心品牌課程《總裁演說智慧》中分享到:
小心你的夢想,他會成為現(xiàn)實。
一個人的人生會直接受到自己想法的牽引,這是許多成功哲學的核心思維,而個人的人生經驗會讓自己建立了一個堅定的信念:“若非自己的熱切渴望,美夢不會憑空實現(xiàn)的。”換句話說,你能實現(xiàn)的目標,就是那些你曾經衷心期盼過的。如果你連想都不曾想過,怎么可能會實現(xiàn)呢?
也就是說,一個人的心之所求會如實地反映在人生中。如果你想做些什么,首先就得好好想清楚自己要怎么做,更重要的是,必須以超人一等的、不顧一切的熱情去期盼,一定要有敢于異想天開的精神。
喬布斯在IBM電腦控制世界的時候,向蘋果員工發(fā)表演說,聽眾主要來自市場營銷部門。他談到即將面世的Mac電腦,第一次揭開了那著名的1987年Mac廣告計劃的面紗。他幾乎沒有提到Mac的特征和好處,而是將Mac的成功提升到專制與自由之間相互競爭的高度,稱之為“技術的民主化”。以下是喬布斯為Mac的面世大造聲勢的演說:
“那是在1985年,IBM放棄了一次收購的機會。那家羽翼未豐的年輕公司發(fā)明了一種叫做靜電印刷的新技術。兩年后,施樂公司誕生了。從那時起,IBM就一直懊惱不已。又過了10年,就是20世紀60年代末,數(shù)字設備公司聯(lián)手其他公司發(fā)明了迷你電腦。IBM認為迷你電腦過于迷你,無法承載重大的運算處理工作,因此對它們不屑一顧。當IBM最終又轉身殺入迷你電腦市場時,數(shù)字設備公司已經發(fā)展成為價值數(shù)億美元的公司。
“時光又走了10年,來到了70年代末。
“1977年,蘋果這家西海岸年輕的小公司發(fā)明第二代蘋果電腦,我們今天知道,它是第一臺真正意義上的個人電腦。IBM認為個人電腦過于迷你,無法承截重大的運算處理工作,因此對我們不屑一顧。80年代初,也就是1981年,蘋果Ⅱ型電腦已經是全球最流行的電腦了,我們也發(fā)展壯大,成為一家價值3億美元、美國商業(yè)史上成長速度最快的公司。在已經有50家競爭者的情況下,IBM在1981年11月殺入了個人電腦市場,推出了IBMPC。現(xiàn)在已經是1984年,看起來IBM想一家通吃。
“(此時喬布斯的嗓門變得更大,語調也顯得越發(fā)激動。)大家把我們看做能與IBM殊死抗爭的唯一希望。經銷商一開始對IBM投懷送抱,現(xiàn)在已經害怕有一天IBM會稱霸這個世界。越來越多的人轉向蘋果,在他們眼中,我們是確保他們未來仍享有自由的唯一力量。IBM意圖稱霸世界,已經將槍口對準了控制這個產業(yè)前的最后一個障礙——蘋果。這個藍色巨人會統(tǒng)治整個計算機產業(yè)嗎?不會!整個信息時代?也不會!喬治·奧威爾在《1984》中所寫的會變成現(xiàn)實嗎?更不可能!”
喬布斯在那次演講中受到了熱烈喝彩的情景向我們詮釋了什么叫“夢想的力量”。沒有人會為一臺電腦而歡欣鼓舞,喬布斯通過描繪一幅未來電腦功能的圖景,贏得了無數(shù)的粉絲,他又把蘋果描繪成立志保護人們遠離IBM專權控制的英雄,于是粉絲又變成了蘋果信仰的傳播者。
在喬布斯看來,理想激勵著這些傳播者,他們是將想法變成現(xiàn)實的關鍵力量。
據(jù)美國企業(yè)家協(xié)會的調查統(tǒng)計,天下真正做大事的人不一定都是精明人,但卻一定是有夢想有膽量的人。做一個有夢想和有膽量的人,比做一個有能力的精明人更難。
倘若在成功之前,你放棄了異想天開的機會,那么你的生命,注定只能留下遺憾了。
3.做一個完美主義者
我知道我的一生沒有那么多的時間嘗試所有的事情,我能做的就是把所做的事情做得無懈可擊。
——史蒂夫·喬布斯
要做好任何一件事情,就必須認真細致地做好每一個細節(jié),追求每一個細節(jié)的完美,這樣才能將事情做到盡善完美。
莫奈畫過這樣一幅畫,描繪的是女修道院廚房里的情景,幾個正在工作的天使,一個正在架水壺燒水,一個正提起水桶,另外一個穿著廚衣,伸手去拿盤子。即使日常生活中再平凡不過的事情,也值得天使們全神貫注地去做。
生活中每一件事情都值得我們去做,別輕視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即便是最普通的事,也應該全力以赴、盡職盡責地完成。只有將每一件小事做好,才有做成大事情的可能。一步一個腳印地向上攀登,便不會輕易跌落。
喬布斯是個絕對的完美主義者,尤其體現(xiàn)在“蘋果”新產品的研制中。
當時在“蘋果”負責MacOSX人機界面設計小組的柯戴爾·瑞茨拉夫認為,將丑陋的舊界面裝在優(yōu)雅的新系統(tǒng)上簡直是個恥辱,于是他很快便讓手下的設計師做出了一套新界面的設計方案。新界面尤其發(fā)揮了NeXTstep操作系統(tǒng)強大的圖形和動畫功能,但現(xiàn)在沒有資源也沒有時間去將這個新界面植入MacOSX了。
數(shù)月后,蘋果所有參與OSX的研發(fā)團隊在公司之外召開了為期兩天的會議。會上,人們開始懷疑如此龐大的新系統(tǒng)能否完成。當最后一個發(fā)言的瑞茨拉夫演示完新界面的設計方案后,房間里響起了笑聲。“我們不可能再重新做界面了,”瑞茨拉夫回憶道,“這讓我非常沮喪。”兩周后,瑞茨拉夫接到喬布斯助手的電話。喬布斯沒有看到這個設計方案——他沒有參加那個會,但現(xiàn)在,他想看一眼。
這個時期,喬布斯還在進行他對所有產品團隊的調研。瑞茨拉夫和手下的設計師們在一個會議室里等著喬布斯出現(xiàn),但他一露面,隨口而出的卻是:“一群菜鳥,就是設計MacOSX的人吧?”一向以追求完美著稱的喬布斯生氣地問道,他們怯怯地點頭稱是。
“好嘛,真是一群白癡。”喬布斯一口氣指出了他對于老版Mac界面的種種不滿。喬布斯尤其討厭的是,打開窗口和文件夾竟然有8種不同的方法。“其問題就在于,窗口實在太多了。”瑞茨拉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