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朝堂激辯
- 信鼎河山:從負罪含冤到平定天下
- 歐蘇放風箏
- 2164字
- 2025-02-21 21:11:58
金漆楠木的寶座,矗立于殿中高臺之上,代替他的主人向殿中眾人行使著宣誓威嚴的責任。
在臺座之下,文武百官分列兩側,各自垂頭而立,神色恭順而緊張。他們究竟是懾于這殿堂的威嚴,陷于對君主的屈從,還是受控于體制中本能地表現出這一神態,恐怕只有每個人自己知道。
內侍一前一后,小心翼翼地抬著步輦,從偏殿走入前堂。輦被緩緩地放下,一位侍從趕忙恭敬地匍匐于前,板直地挺起他的腰,接住那從輦中伸出的雙腳。另一位侍從則連忙走到一旁,托住輦中之人的手臂。
懷德王符榮,顫巍巍地站在寶座之下。內侍攙扶著他,走上眾人拱衛的高臺。
殿中的眾人沉默站立著,等待他緩慢挪動自己的身軀,蠕向那權力的王座。老邁的軀殼中,已完全看不出他二十年前駕馭金戈鐵馬的影子。
短短幾步臺階,仿佛走了十年。他終于來到了臺座正中,整個身體陷入身下的椅窩。
自懷德王覺得身體不適以后,這樣的朝會已經越來越少了,一兩個月也未必會有一次。他每日更愿意躺在后殿的暖閣之中,批閱遞上來的奏箋。若不是昨日夜間有人向他急稟,他也不會一早臨時召集一眾文武。
符榮瞇起迷離的雙眼,審視著臺下的眾人,又叫來身旁的內侍,耳語了幾句。
那內侍點了點頭,挺起胸膛,沖著臺下呼道:“今諸公臨朝,事出有因。眾文武大約已知曉,昨夜有刺客夜襲磐京館驛,險傷及梁國使節。召列位前來,唯為徹查此事。若有端緒,盡可道來?!?
侍從洪亮的聲音回蕩在殿之中,堂下的朝臣一時鴉雀無聲。今日被召集的官員,人數并不多,但個個都身居高位。他們知道此事關系重大,影響梁鄖兩國未來的局勢。但這些人中的大部分,都是在睡夢中被突然叫醒,然后迷迷糊糊來到懷德宮門口,對具體梁使遇刺的情形,一無所知。
少頃,卻見一長須官員走出,跪拜于地:“臣督管不嚴,以至有外賊潛入館內,臣罪該萬死,罪該萬死?!边@官員,卻是通事舍人四方館使,負責京內的館驛事務。梁使出事,他自然難辭其咎。但卻見他渾身顫抖,只是不住地以頭搶地,除了萬死,也說不出別的。
“已經對外封鎖消息,全城正徹查此事。”磐京府尹也出列幫腔,然而翻來覆去,也只是正在追查,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懷德王在王座上靜靜地看著他們,他對這些人無能的不屑被深深隱藏在皺紋之中。
他從椅子中探起身來,脖子努力向前伸著。旁邊的侍從見狀,趕緊湊到他身旁,想要替他傳達,卻被他一把推開。
“若只是一味請罪、空言追查,要你們這些官職有何用?梁國使節遇刺,稍有差池便是兩國開戰的大禍事……”他的聲音雖因年邁而略顯無力,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在空曠的大殿內回響。
“雖不知是何人所指使,但是此人的目的無疑是想要破壞鄖梁的關系。”話鋒起處,一個年過五旬的大臣從隊列前排走出。他身著一襲黑色繡金蟒紋朝服,衣擺和袖口處皆用精致的銀線勾勒出繁復的云紋圖案,在大殿的燭光下隱隱閃爍著微光。此人面龐消瘦,輪廓分明,歲月在他臉上刻下了深深的皺紋,卻無損他眼中的犀利與睿智。
此人乃是鄖國丞相徐浩然。
他微微抬起下巴,目光如炬,掃視一圈朝堂眾人后,繼續說道:“鄖梁征戰日久,好不容易得以達成和議,使百姓休養生息。意欲破壞兩國和談者,定是那些求戰謀利之徒。這京城之中有哪些人意圖阻撓兩國和好,將這些異見之人,挨個審訊,定可將真相水落石出?!?
“梁使雖然受驚,但并無大礙。當為梁使上下一眾人等,單獨安置居所?!彼p輕捋了捋胡須,稍作停頓,接著又提高了音量:“派禁軍駐于內外,晝夜把守,保全他們萬無一失?!?
“此外,應速招封翰林入朝,竭盡安撫。讓他協助我們迅速履行兩國合約,尤其當確定大婚之日,需將良辰吉日提前,避免夜長夢多?!毙旌迫徽f罷,雙手舉至胸前,恭敬卻又不失威嚴地問道:“懷德王圣明,臣所陳之策,還望定奪。不知殿下以為如何?”
懷德王聽到徐浩然的發言,慢悠悠地點了點頭:“丞相所言,有幾分道理。諸卿以為如何啊。著鴻臚寺為梁使,在磐京中尋找新的館驛。另外,此事事關重大,緝兇之事徐丞相不如親自負責。你們議一議,如何追查此事,可有線索?!?
徐浩然見懷德王點頭,臉上露出不易察覺的得意之色。他一邊向符榮拜恩感謝信任,一邊偷偷向大臣隊列中瞥去。
這得意的眼神,自然對上了蕭無彥的目光。
蕭無彥上前一步,微微躬身:“臣以為,丞相所言,雖看似周全,實則漏洞百出?!?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一片嘩然。眾人紛紛將目光投向蕭無彥,沒想到他竟敢公然反駁丞相。
徐浩然的臉色微微一沉,眼中閃過一絲不悅,但仍保持著丞相的風度,平靜問道:“蕭將軍,何出此言?不妨說來聽聽。”
蕭無彥挺直身子,直直盯著徐浩然:“既然梁使遇襲,現場必有蛛絲馬跡。徹查此案,也當從館驛開始尋找線索。官府驛所,生人不可輕易進出,院落四周,又有守衛。亦應當詢問當夜執勤之人,與當日住在館驛與附近的居客??从袩o可疑之處”
蕭無彥稍稍停頓,看懷德王正在認真聽著,繼續說道:“丞相不先實事求是,調查現場,卻先提出要審訊朝堂異見之人,可是要借案件之名,打擊異己?”
蕭無彥的這番話,如同一顆重磅炸彈投入朝堂,瞬間激起千層浪。大臣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朝堂之上頓時嘈雜起來。
徐浩然的臉色瞬間變得極為難看,他氣得胡須微微顫抖,怒喝道:“蕭無彥,老夫一心為國?倒是你累戰不息,傭兵自重,使國內民不聊生。”
“戰和乃是對國策所見不同,又與此案有何直接關聯?”蕭無彥駁斥道,他轉向懷德王,深鞠一禮:“鄖國降將彭信,曾與刺客有過照面,臣請宣此人入殿,陳述當夜之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