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在營寨之中有些懊惱。
他是萬萬沒想到一個名不見經(jīng)傳的小將文聘,竟然如此的韌性十足,憑借著數(shù)千兵馬就能抵擋自己十余日!
如今劉賢的援軍已至,自己卻師老兵疲,難以為繼,這場戰(zhàn)事該結(jié)束了。
周瑜立在案牘之前,良久無言。
伯符將江東托付給自己,自己卻錯失良機,若是趁這次機會攻打江夏,或許已經(jīng)將江夏拿下來了。
偏偏自己一意孤行,信了許昌使者的鬼話,組織大軍進攻長沙,這才落了個進退兩難下場。
好在周瑜并不是個迂腐之人,他沉吟良久,揮筆寫下一封書信,又喚來擅長騎射的太史慈,道:“子義。”
太史慈恭敬的行了一禮。
“子義箭術(shù)高強,我想請子義幫我把這封書信射到攸縣城內(nèi)。”周瑜將書信遞給太史慈,溫言道。
太史慈接了過來,道了聲諾,就退了出去。
太史慈此人做事嚴謹,用起來頗為順手。
不過片刻的功夫,城內(nèi)劉賢接到了這封書信,他看了良久,才將書信遞給諸葛亮,道:“周公瑾想約我去城外會晤。”
不待諸葛亮說話,文聘卻搶先道:“主公,萬萬不可!”
劉賢視之,文聘道:“我部將士守衛(wèi)攸縣十余日,死傷超過五六千人,將士們都敵視江東人。”
聽話聽音,文聘這是擔(dān)心劉賢失去第四軍的兵心。
諸葛亮卻道:“主公親率萬余兵馬來援攸縣,城中將士都知道此事,不至于。”
劉賢心思轉(zhuǎn)的極快,瞬間就想明白文聘為何如此,當(dāng)即看向文聘道:“仲業(yè)……”
文聘苦笑著搖了搖頭,道:“主公,我……我怕文利白死了。”
文利的死狀太過慘烈,滿城將士都看到了。
劉賢輕聲安慰道:“仲業(yè)放心,文利的仇我們肯定要報!不止是文利,還有因為攸縣戰(zhàn)死的五六千將士的仇,我都會報的!但是眼下我們軍中糧草匱乏,交州那邊連續(xù)輸糧,已經(jīng)到了極限。”
憑借著兩個郡一年的積蓄,連番大戰(zhàn)下來早已經(jīng)耗干了湘軍的府庫,交州眾人也在積極的運輸糧草,但是交州貧瘠,又能輸送多少呢?
因此讓周瑜快快撤軍才符合湘軍的利益。
諸葛亮則道:“主公,我同意文將軍的看法,此事您不能去。”
劉賢知曉諸葛亮肯定還有后話,轉(zhuǎn)頭看去,果然諸葛亮繼續(xù)道:“明公乃是湘軍的主人,不能學(xué)孫策輕而無備!此事應(yīng)該我去一趟,看看周瑜是何想法。”
劉賢頭更是搖的跟撥浪鼓一般,道:“先生不會武藝,萬一遇到事情怎么能保全自己?還是我去,我騎術(shù)雖然不如漢升甘寧他們,卻也能保全自己。”
“明公,倘若周瑜真的殺死我,您還有桓伯緒,劉子初,蔣公琰!但是我們只有一個您啊!”諸葛亮站了起來,言深意切的道:“您沒有子嗣,也沒有兄弟啊,明公。”
劉賢沉默良久,突兀的道:“孔明,我回去后會加緊努力。”
諸葛亮笑了笑,道:“靜候主公佳音。”
見劉賢和諸葛亮這般說話,文聘才意識到剛才的狹隘。
他原本覺得將士們拼死奮戰(zhàn),卻成了劉賢和諸葛亮的籌碼,實在難以接受。
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著想,眼前的兩人從來沒有把這件事簡單視之,他們也是冒著生命危險去見周瑜。
“讓我跟隨軍師去吧。”文聘突然道:“敵軍諸將都驍勇善戰(zhàn),如太史慈、程普、黃蓋等人,都不在我之下!”
劉賢見文聘這般說話,知曉眼前之人已經(jīng)想通了事情的關(guān)鍵,忙上前拉著文聘和諸葛亮的手,道:“仲業(yè),一定要保證軍師的安危。”
“諾!”文聘轟然道諾,又道:“請主公放心,有聘在,無人能傷軍師分毫!”
劉賢則一臉凝重的道:“我的文將軍,你也得平平安安的回來,此次戰(zhàn)后第四軍需要重新組建,離不了你。”
“唯!”
諸葛亮卻笑著道:“文將軍,你不能去。”
文聘一臉茫然,道:“軍師自己去嗎?”
諸葛亮笑著點了點頭,道:“既然敵軍武將眾多,文將軍出手也占不了什么便宜;反而是我孤身出城,那周公瑾是江東名士,定然不會落於下風(fēng),自不甘攜帶武將。”
說著,諸葛亮握緊了拳頭,道:“我在隆中耕讀,也曾經(jīng)下地務(wù)農(nóng),也有一些力氣,請文將軍和主公放心。”
劉賢這才道:“既如此,我在城中等待軍師凱旋的消息!”
不多時,攸縣城門大開,諸葛亮孤身一人各騎著寶馬出得城來。
片刻之后遠處周瑜的軍營中也走出來一騎,為首的一人面容儒雅,身披輕鎧,沒有攜帶任何武器,正是那周公瑾。
兩人走到了城池外約摸一百五十步的距離,這個位置兩邊的弓弩都射不到。
“我還以為劉賢會親自前來,你是何人?”周瑜搶先發(fā)問道:“想不到聞名已久的劉敬修竟然是這般懦弱。”
諸葛亮笑意盈盈,道:“孫會稽不也遠在江東么?替君主冒險,不就是我們做臣子應(yīng)該做的么?”
說著,諸葛亮對著周瑜行了一禮,不吭不卑的道:“南陽諸葛亮,現(xiàn)居我主麾下零陵郡丞,見過周將軍。”
周瑜聞言也是一怔,想不到眼前之人倒是牙尖嘴利,心中不由得重視了幾分,也還了一禮,道:“中護軍,江夏太守周瑜,見過諸葛先生。”
二人行禮完畢,諸葛亮笑吟吟的道:“周將軍,我主身負荊交二州軍政,不能與將軍見面,請將軍恕罪。”
伸手不打笑臉人,見諸葛亮將臺階放的比較低,周瑜也不敢拿大,道:“是瑜孟浪了,原本也不應(yīng)該請劉將軍出城的。”
諸葛亮只是微笑,并不說話,周瑜沉默片刻才道:“諸葛先生,進攻長沙并非我主的本意,是許昌朝廷逼迫我主,這才釀此大禍,請先生勿怪。”
周瑜給的誠意很足,諸葛亮一瞬間就理明白了事情的經(jīng)過,當(dāng)即道:“曹操名為漢相,實為漢賊也!”
“是啊!”周瑜眺望遠方,卻道:“但是曹操兵強馬壯,日后勢必南下攻略荊州揚州。”
諸葛亮難得的點了點頭,他也同意周瑜的看法,也能聽得出來周瑜的想法。